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诗句都写到了梅花,其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A.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C.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D.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 2.

              从下面10个句子中选出8句组成四副工整的对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梨花院落溶溶月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月送花香浮小院

              ④阑干摇红水摇绿

              ⑤水清石出鱼可数

              ⑥风摇竹影到幽斋

              ⑦霜叶红于二月花

              ⑧柳絮池塘淡淡风

              ⑨桃花含露柳含烟

              ⑩竹密花深鸟自知


              A.②⑦/③⑥/④⑨/⑤⑧
              B.①⑧/③⑥/④⑨/⑤⑩
              C.①⑧/②⑦/③⑥/④⑨
              D.③⑥/④⑨/⑤⑩/②⑧
            • 3.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 4.

              青   草

              ①青草的味道在山间弥漫,就像村里的孩子在奔跑。

              ②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那些青青的草,生长在山里的任何地方。

              ③它们长在路边,甚至还会长到路的中间,任来来往往的人踩着。到了晚上,它们就像没被踩过一样,抖一抖身上的土,继续生长。我猜那是它们对人的依赖,顽皮地跟在人们的脚边。

              ④草长在河沟里,有水的滋润,就长得异常茂盛,那是命好的草。可是,一场雨下过,河水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冲倒,冲走。河水退了之后,那些被冲倒的草,眨眨眼睛,又悄悄爬起来;那些被冲走的草,在水里打几个滚儿,不定被淤积到哪里,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⑤草们不仅长在路边、河沟,更多的长在田边、地头,更混进田里,与庄稼一起生长。于是,庄稼人就只能花费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在地里锄草。可是那些草说锄就能锄尽吗?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一代代农人就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地与草纠缠不清。

              ⑥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变成了锄草的农人,其实在地里锄草的每一个农人,都曾经是草一样生长过的孩子。出生在贫穷的山里是一种不幸,这样的山里只适合草的生长。每一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孩子与草们一起生长,孩子也就像草们一样地生长。

              ⑦我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或许就是青草。在我只会爬的时候,就被带到院子里或者大门外、路边,自己爬着爬着,就爬到了那些青草的面前,我用呀呀的语声,不知所以地与它们打过招呼,就伸出了小手。我抓住一株青草,用力拔下,嫩嫩的绿叶上有着细细的白色绒毛,被我拔断的地方渗出清亮的汁液,洁净,透明,一如我嘴边垂着的涎水。我在草丛边爬过,随便抓着那些青草,青草的气息在我的身体里弥漫,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意味。这世界就是这样将如此相似的生命气息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⑧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孩子们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的一切都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到一座房子、一条路、一道河、一座山,所有的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就像一块砖、一块石头、一掀沙土被垒进墙里。当身体停止了生长之后,身边的一切,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⑨在乡间长大的孩子,是很少有人看护的,不会爬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有什么闪失,只是记着按时喂奶喂饭就行,像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给吃的就会长大。会爬之后自然就多了许多担心,有时家里没人,又不能带到外面去,就只能用布带子栓了孩子的脚丫子,另一头拴在泛黄发黑的窗框上。这样,孩子活动的半径就只能在炕上了,不会爬过了头掉到地上。更多的时候,大人下地干活,也将幼小的孩子带到地里,放在路边、地头,任其像小猫小狗一样与青草为伴。

              ⑩你不知道那些草籽是从哪里来的,甚至在泥土里根本看不到一粒草籽,但是那些草,在一场春雨之后,就很茂盛地生长出来,比有人用心播种过都更加蓊郁。整个夏天,虽然常常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草们总是生生不息,绿意犹存,直到长出狗尾巴一样轻盈透亮的穗子。这些长了狗尾巴的草,常常连成一片,在斜阳的映照下,草地上浮起一片朦胧的淡白。

              ⑾大人忙着地里的农活,几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等到从草丛里再把孩子找回来,手里、嘴里、头上、身上,已经到处都是青草了,说不定肚子里也吃进了许多葱翠的青草。

                                                                                                                                                                                     (选自《散文》2015年第4期)

              (1) 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4分)

              每一个在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

                                                                                        

              (2) 13. 结合上下文,谈谈下列句子的含意。(6分)

              ⑴ 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⑵ 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意味。

                                                                                             

              (3) 14. 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将孩子比作“小猫小狗”?请简要分析。(4分)

                                                                                               

              (4) 15. 结合全文,探究“青草”蕴涵的深意。(6分)

                                                                                             

            • 5.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节选自《孔雀东南飞》)

              (1) 划线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叙述的故事是悲剧性的,却又在结尾这样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成了鸳鸯,给故事带来了一点亮色。请从中外文学作品中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并说出这种结尾的作用。
            • 6.

              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 7.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哈姆雷特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 8.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2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 9.
              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B.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C.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D.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 10.

              请根据《泌园春 长沙》,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既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