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氏”在夏商周时用来区别贵贱,贵者有名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氏可用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住地名等.
              B.“闾里”可以指乡里或城里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在汉代也是对城市居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单位.
              C.“西域”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D.“谥”分为官谥和私谥、褒谥和恶谥等.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后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
            • 2.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ǎn坎坷不顺)终身。(节选自《旧唐书》)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 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C.“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祝福》选自小说集《呐喊》,文章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流弊和余毒。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 6.
              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B.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 7.

              选出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古代对天子皇后之死称“崩”,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
              B.古代地理称谓:山北水南为“阴”,东为“左”,西为“右”。
              C.年龄称谓,垂髫为三四岁——八九岁,豆蔻为八九岁——十三四岁。
              D.古代借代词语,三尺代法律,烽烟代战争,膝下代父母。
            • 8.
              下列有关文本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云南冬天的树林》是叙述、描写与抒情的完美融合,作者主张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采用最简单的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自然的直观状态.这种客观化的描写反而更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礼赞.
              B.《雷雨前》以自然界的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基础,抓住其特征大胆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作形象概括,生动而传神.在同一背景中的苍蝇、蚊子、蝉等的丑恶表演同巨人的英勇行为相对比,衬托了巨人的形象.
              C.《森林与河流》描写细腻,充满诗情画意.以额尔齐斯河为主要抒情对象,描绘了大自然纯净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之情.想象丰富,并运用多种修辞增强表达效果,尤其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更让人觉得作者思路开阔和联想无限.
              D.《葡萄月令》结构严谨,详略有致,观察仔细,知识丰富,行文从容自然,口语色彩浓厚.
            • 9.
              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B.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李清照--《声声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10.
              下列语句对应的作家,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唯山可使性情逸,有酒未拔身背疾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
              ④先生刺笔医国,谓狂人呐喊,怒向刀从觅小诗。
              ⑤八大家以公首为瞻仰,挥毫唐宋即风雨。
              A.①白居易②杜甫③李白④鲁迅⑤柳宗元
              B.①白居易②杜甫③王维④鲁迅⑤柳宗元
              C.①孟浩然②杜甫③王维④鲁迅⑤韩愈
              D.①孟浩然②杜甫③李白④鲁迅⑤韩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