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稜稜(lé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黄升,南宋中期词人,早年放弃科举,归隐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从“香断灯昏吟未稳”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的词人.
              (2)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
              (3)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八声甘州
              (2)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  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幽  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②,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②蹇劣:笨拙.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
              B.“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的喜悦.
              C.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
              D.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
              E.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
              (2)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
                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
              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
            • 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①-③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流水声。
              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②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雨 夜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①万井,指市井。
              (1)    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    之情。
              (2)本诗在写景方面很有特色,试作赏析。
            • 6.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①、②题。
              题落星寺岚漪轩
              黄庭坚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绝妙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注】:①落星寺:在今江西星子县,传说有星陨落在鄱阳湖北的彭蠡湾中,化为巨石,因名落星石。唐乾宁年间于此建落星寺。岚漪轩是落星寺的胜处。②开士:菩萨的意译。这里指和尚。③结屋:造屋。 ④龙阁老翁:黄庭坚的舅舅李常,曾任龙图阁直学士。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点出寺院的幽深,吸引着文人雅士前来游观题咏。其中首句中的“深结屋”中的“深”字有领起全诗意境的作用。
              B.诗的颔联“小雨藏山”和“长江接天”写出了由高到低的美景,那天际风帆,离寺那么遥远,反衬出落星寺的远离尘嚣。
              C.“蜂房各自开户牖”句,诗人用“蜂房”喻僧房,描写出寺院倚山而建,远望房舍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用语新奇、贴切。
              D.“处处煮茶藤一枝”句,诗人用“藤一枝”不仅表现了僧居生活的枯寂冷清,也营造出一种恬静悠然,虚空绝俗的情趣。
              ②“小雨藏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析“藏”字的妙处。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注】:①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重视意境创造,画中有诗。②大孤小孤:指大孤山和小孤山,世俗转“孤”为“姑”。③搀:刺入。④彭郎:指澎浪矶,与小孤山遥遥相望,传说为小姑的夫婿。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五句诗描绘长江和两座孤岛,对画面的内容进行了总体的概括。
              B.“抑扬”写出了桨声的忽高忽低,“低昂”写出了山与水的高低错落。
              C.“峨峨两烟鬟”一句将烟波之中的大小孤山想象为美女高耸的发髻。
              D.这首题画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将无声的画境转化为有声的诗境。
              ②“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两句妙趣横生,请自选角度进行分析。
            • 8.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徙倚:徘徊的意思。 ②采薇:喻隐居不仕。
              (1)这首诗属唐代近体诗中的           (填诗体)。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
              B.中间四句诗宛如一幅山村秋晚图;光与色、近与远、静与动搭配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
              C.尾联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立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从中反映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
              D.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3)从结构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是如何逐层地表达作者情感的。
            • 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州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⑤拂衣:振衣而去。指归隐。《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1)杜甫,字子美,其诗作被称作“    ”。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诗,首联“转”字写出时过境迁的意味。
              B.颔联不仅上下句对仗,而且还有“当句对”,格律严谨。
              C.颈联正话反说,尾联使用了“沧州”、“拂衣”等典故。
              D.全诗感情浓烈,运思深刻,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诗的第三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来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深得后人赞誉。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漫兴
              [唐]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①野老:杜甫自称少陵野老。‚②商州副使:王禹偁当时官任商州团练副使。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    的情景,都表现了诗人的    情怀。
              (2)王诗和杜诗在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试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