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从更宏观的层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当前我国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是我国旅游消费全面释放的报喜鸟,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旅游正日益成为我国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在此情况下,大家自然像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消费品价格一样,关注旅游景区价格。从这个角度看,业内外人士应当更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现象。       
              (摘自2010年8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和卧龙冈景区分票制整合为一票制,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不分节假日):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其实,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如此来看,景区门票涨价陷入了“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
              (摘自2014年9月18日中新网)
              材料三
                  “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费的支出,低收入人群还真是玩不起。”江西某旅行社负责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 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部分旅游景区票价为何会进入“三年必涨”怪圈,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据公开信息显示,以江西井冈山景区为例,近三年该景区年度平均运营维护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量77.59万人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其现行门票价格。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景区尤其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产品结构单一,除了简单的景区景色外,配套的饮食住宿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靠单一的门票收益成为维持景区发展的唯一手段。
                  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加上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存在“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入,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一些景区看到同级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就出现了“比较涨价”心理,也随之跟风申请涨价。
                  专家认为,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一味把运营成本增加都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最终景区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摘自2012年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再这样下去,连徐霞客也会变成宅男的。”这是网友针对连连上涨、纷纷突破百元大关的全国旅游景区票价的调侃。对于公众非常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经济之声”采访了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刘思敏。下面是访谈记录。
                  经济之声:面对愈演愈烈的景区门票上涨之势,国家层面出台了平抑价格的政策性文件,请问是什么?
                  刘思敏: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的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经济之声:在严控门票价格上涨方面,政府如何指导和调控,进而充分体现公益性?
                  刘思敏:这是关键问题。在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的高速成长中,门票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导致在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蜕化为“门票经济”。所以,要让景区经营走出“门票依赖症”的怪圈,关键还在于激发地方府的主动性。
                  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同时,地方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使旅游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从而拓展旅游产业体系。
                  另外,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经济之声:2003年,西湖实行免费后,获得了更大的整体利益,还带动了杭州的旅游经济的新增长。有数据显示,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但十几年来,西湖模式却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
              刘思敏:实际上从根本来说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西湖有围墙吗?西湖没有围墙也修不了围墙,你怎么收费?净慈寺、雷锋塔、岳王坟等等这些外地游客非常愿意去的著名景点都在西湖边上,而且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但是它们都收门票,而且门票贵,从来在收,何来西湖免费?所谓的西湖免费实际上在2012年的时候,杭州市政府把西湖边上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那几个城市公园给免费了,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
                  虽然西湖免费的模式不能复制,但其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经济之声:我们还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公园,其建设和维护经费来自于国家的专门机构,还有一些经费是由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是私人捐赠,这样的模式对我们有启发吗?
                  刘思敏:当然有启发了,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对它的经营管理开发的成本兜底买单,而我们的成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国外在由中央政府兜底买单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的赞助,也鼓励资源的参与,事实上就是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实际上我们中央决定要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受到这样的启发。
              (摘自2014年0月1日中国广播网)
              (1)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二者在主要内容和报道角度方面的异同。
              (3)为什么刘思敏认为“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如何通过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使景区门票价格更趋向于合理,请结合文本分别给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处提些建议。
            • 2.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①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②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是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俄国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的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全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③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的“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C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及“731”。被“731”用做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试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C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④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愤之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实在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展馆和流动展出接待的参观者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节选自《生活报》(1)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途径方面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
              (3)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
              (4)本文写于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争论。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关注、所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护文物使命神圣: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它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然而,经过70余年的风雨侵蚀、冻融破坏等,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731遗址群部分旧址破损严重,甚至被挪为他用。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该遗址群破损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应加强修护工作”。731遗址群修复工作立刻被提上日程:731遗址群核心区改造工作开始实施,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本部大楼修缮及展览提升工程正式启动,陈列馆新馆开工建设,史料搜集和文物征集逐步开展……文物,在总书记的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份量。文物保护,也始终牵动着总书记的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针对一些文物保护措施不力,习近平就严肃批评有关负责同志:“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关心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的抢救和保护,更是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深刻。当地86岁的王月明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的事情仍历历在目。习总书记对文物价值的深刻认识,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特别感动,也特别受鼓舞。”曾经,福建发现最早的有人类活动的地点是三明市清流狐狸洞,距今八千至一万年。然而,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一经发现,就把福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前。但15年前,万寿岩遗址却一度面临挖掘机和炸药包的威胁。2000年1月1日,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对万寿岩遗址保护作出重要批示: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也是国内罕见的重要史前遗存,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习近平在批示中强调,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习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作的一系列批示准确鲜明地点出了文物的价值所在。”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物是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一旦被毁就不可追回了”。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国家确立的抗战纪念设施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当受到严格保护。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落实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的维修改善工作,尽早恢复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2014年9月,一份反映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遭破坏的报告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总书记对此写下上述大段批示。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也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更好发挥文物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让文物活起来”激活了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文物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坚持科学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价值。
                  2014年10月22日,“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传递中华民族不断进行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从这份中国文化珍贵遗产中,法国乃至欧洲观众能够更为形象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让文物活起来”还意味着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丝绸之路文物展、中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展等一系列文物展,正作为“外交使者”“国家名片”,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树立正确保护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书写城镇化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古城风貌千篇一律、文物保护方式过于简单化、盲目恢复历史遗迹……在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快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事业面临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双重任务和挑战。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更深切的关注、更深入的思考--
                  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他在序中写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2013年8月,在一份关于河北正定古城情况的报告上,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14年9月,在一份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缺失的相关材料上,总书记批示指出,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文物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国文物事业必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独特作用。
              材料二:【本报讯】4月的古城西安,仍然寒意凛冽。但在“城市更新中的文物保护”研讨会上,专家们的讨论热火朝天。
                  与会专家认为,在城市更新中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形成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从世界范围上看,文物保存最好、开发最好的城市,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如伦敦、巴黎等。因此,城市更新与保护文物之间不是矛盾的,城市更新反而可以为城市文物保护提供契机,城市文物又可以助力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为了建设美好城市,增加城市的魅力,而有魅力的城市必然是有特色的城市,那些有着悠久历史、丰厚文化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城市。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为了延续城市文脉,在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不仅可以增加市民的城市认同感,而且可以增加城市魅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显示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因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独一无二等性质而具有独特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稀缺的资源往往都是有价值的。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可以助推城市更新,共同实现建设美好城市的目标。
              (摘自《光明日报》)(1)请分析材料一以“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为标题的好处。
              (2)文物有哪些重要价值?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
              (3)专家认为,在城市更新中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形成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专家的观点体现了习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哪些论断?
              (4)习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启未来    在洋溢着古典风情的乌镇,又召开了一场可以塑造未来面貌的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古典与未来的美妙结合,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的力量,也是中国当前的面貌写照。
                 今天,互联网已无所不在。会场虽在乌镇,却让人感到就在我们身边。用网络的语言来说,似乎很难有一场盛会,能够像互联网大会那样“酷炫”,一幅未来世界的图景正在我们眼前慢慢展开:互联网建设将如何升级,互联网经济将如何转型,网络规则又该打上怎样的补丁……这一切,都在本次大会的议程里,并将如春风化雨般,慢慢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世界网民也超过了30亿。无数人的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领域的一点小变革,都会放大无数倍,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互联网大会上,有洪钟之音: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既包括网络主权、构建秩序等宏大议题,也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等具体政策。这一项项新提法,都指向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都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中国如今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振聋发聩的中国表达,生动描绘了未来的远景。
                 在互联网大会上,也有百花齐放: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30年才是互联网应用的最佳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说,人工智能迎来新机遇,将用技术为人类服务;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则在思考,未来用什么产品来颠覆微信……这些互联网世界的建设者们,正在从细节上逐步探索未来的方向。在乌镇的这些天,或许某个点子、某次碰面、某句谈话,就足以启发一场变革,带来更多惊喜。
              在互联网世界,中国已具备制定未来规则、描摹世界面貌的底气。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创造力的集中迸发。互联网看似是一个虚拟世界,却又需要实实在在硬实力的支撑。它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需要消费人口实力殷实,需要教育、科技提供支撑,若没有这些支撑,世界互联网大会何以开在中国,世界级的人物为何云集中国?
                  互联网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互联网世界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也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次新的启程,在未来的航程里,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一道,在互联网这个联通虚拟与现实、穿越既往与未来的世界里,共筑规则,共享繁荣,这才是互联网大会的意义。
              (取材于2015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1)文章中“振聋发聩”“百花齐放”“举足轻重”三个成语,都是对互联网领域“中国面貌”的形象写照。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其一加以解说。
              (2)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主张”的核心内涵。(不超过20字)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古城全长3500米的北城墙修复项目日前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将于近期开工。此次修复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完工后有望恢复宣化古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风貌。宣化古城建城已有1260多年历史,是中国北方现存古城中地位非常重要的著名城池,为明长城九镇之首。2006年4月正式开工的宣化古城修复工程,开展古城环境整治、古城墙维修、古遗产展示、古城勘探等工作。原有的清远楼、乾隆皇帝题字“神京屏翰”的镇朔楼等得到了有效保护,相继完成大新门城台、城门楼复建,西城墙中段、北段2175米、南城墙中段177米及城墙西北角角楼的修复,还实施了辽代墓葬壁画群防水渗漏、宣化博物馆改造等23个项目。
              (1)请简要概括宣化古城的历史文化特点。
              (2)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
            • 6.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忙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先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3)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莫言来“对抗语文”吧
              伍  湖
                  书店、书摊接连有两本书《对抗语文》、《野性的红高粱一一莫言传》在热卖,作者是同一个一一叶开,他是作家、评论家,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刊物《收获》编辑部主任。记者开叶开的玩笑:尽管你也有两下子,但仍显势单力薄,“对抗语文”,校正传统语文教育僵化路子,如此重体力费脑筋的活还是交给莫言同志吧,他挟诺贝尔文学奖之势。
                  记者:一句话,说说莫言厉害在哪里?
                  叶开:新时期以来的作家里,莫言是真正触模到土地灵魂的作家之一。莫言对写作有很高的自我要求,每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结构都绝不重复,都有新发现。
              记者:很多人几乎同时看到你的《莫言传》和《对抗语文》,就自然会把莫言等大作家成功和中国语文教育扯在一起,大作家是不是只能在对抗传统语文教育中脱颖而出?
                  叶开: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体制下,优秀作家一定是“对抗语文”后才出现的。大作家更不用说了。我在《莫言传》里专门分析过莫言的创作,在创作起步阶段,如何努力地摆脱“文学教材”钳制,以新的思考、新的视角进行反思。优秀作家不是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写别人的情感,而是重返自我,展现自我,从自己内心深处挖掘喷涌的灵感之源。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是他开掘出来的一片特殊文学国土一一这是通过作家的心灵和想象再度创造出来的世界。
                  记者:莫言也在追问:“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你说呢?
              叶开:他的批判直入问题核心,高考与中考必须进行革命性改革,语文教材编订要有质的变化。我个人感觉到,在“对抗语文”上,与很多一线教师、有思考力的家长不断互动之后,产生了很多“正能量”效应。教育是立国根本,人人都应该来关心。
                  记者:莫言说,女儿经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我总是含含糊糊地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一一请你帮我们分析一下莫言的自卑。
                  叶开:莫言所谓“骨子里的自卑”不是他对语文没有看法,没有研究,而是他没有参加过长期的、残酷的作业和考试训练,没有被这种条条框框洗脑,不懂得这种“正确的思考”方法,所以也无法按照现行教育体制僵化模式来思考问题。别说他了,我是科班出身,身经百考,碰见女儿小学语文问题,照样歇菜。女儿读小学遇到一个题目: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
                  女儿自信回答:“孔明和庞统”。结果标准答案是“诸葛亮”。老师说: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输,写孔明也算错。即使作家、博士,也答不出老师规定你必须答出的答案。一一你敢不自卑吗?
              记者:《对抗语文》一书,叙述了你和女儿的痛苦经验。抗争成功了吗?
                  叶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不能眼瞅着女儿被中国语文教育的地沟油伤害,在填鸭式教育中被豢养成了肥胖的鸭子。“对抗语文”不全是痛苦,我们得到的更多是快乐。因为关心现在的语文,我才有机会深入分析语文教材,研究其中潜藏的各种问题,并与孩子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快乐的阅读。小学低年级时,我每晚在她临睡觉前都给她读书,到她自己能读厚书了,自己就成了很有经验的小读者。她的阅读积累在今后,会成为一种财富一一评价标准如果按照现在的考试成绩来讲,她并不是语文成绩最好的,但总很轻松地在前几名。考试我是专家啦,小学初中总不及格,到高考、硕士、博士,几乎都是第一名,还是那么一点阅读积累起作用。莫言虽然没有上过初中高中和正规的大学,但他的有效阅读积累,远超他的同龄人。小学毕业的他在县棉花加工厂夜校给那些中学生上语文,参军后他给高中毕业生战友们上语文和政治。这都是因为读了“干货”,学到了真材实料的知识。
              (选自《申江服务导报》2013.01.09,有删改)(1)结合全文,概括让莫言来“对抗语文”的埋由。
              (2)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①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体制下,优秀作家一定是“对抗语文”后才出现的。
              ②不能眼瞅着女儿被中国语文教育的地沟油伤害,在填鸭式教育中被豢养成了肥胖的鸭子。
              (3)结合全文,请分条概括应从哪些万面来“对抗语文”。
              (4)访谈的最后部分叶开谈到“有效阅读积累”,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油腻大海中所熬过的地狱般的45分钟
              拉里•艾伦  
               
                  12月16日凌晨,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3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3分钟,便在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的波涛下。
                  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五脏六腑,炸声如雷,火光冲天。
                 在这艘濒死的巡洋舰后甲板上,我奋力抓住右舷栏杆,直到舰身倾斜将我掀入寒冷的大海里。
              我在浑浊的油污中挣扎了45分钟后获救。
                  12月14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炸机7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提亚”号成功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
                  12月15日午夜,“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一级战备,各就各位!”炮手们依令严阵以待。
                  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我跑到副舰长室通知路透社海军记者亚历山大•梅西•安德森。我们一面调整救生衣,一面踏上漆黑的后甲板,奔向舰桥。
                  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腾起一股火焰,剧烈震撼着“加拉提亚”号。此刻是零时2分。
              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追逐我们。随着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一座6英寸炮塔下面,战舰浑身颤抖。
                  当战舰左舷迅速倾侧并下沉时,我抓住甲板栏杆,扔掉钢盔、防弹衣和雨衣,用一只手拧开套在脖子上的救生衣软管上的气嘴。我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救生衣吹气,在这艘巡洋舰完全倾覆时刚好把气吹足。
              随着舰身的剧烈翻转,我从右舷滑入大海。数百名官兵也随我一起落水。
                  安德森在我稍右一点的地方抓住了栏杆。当我落水时,我听见他在对一名军官叫喊着什么。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不会游泳。
                  我害怕我从高处栽到海里会撞破身上这件旧救生衣。
                  我栽入海里时,这艘巡洋舰带着极大的吸力消失了,留下一大块油污的海面,当她殒命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爆炸。
                  油污和海水把我灌了个饱以后,我才冒出水面。
                  四周的海面上数百名水兵人头攒动。
                  几名水兵成功地发动了一只摩托救生艇。我试图游向它,却再次沉入水中。我感到肺部像是炸裂似的,可是我浮上来了。一名水兵把我拉到艇上。
                  但是,有几十人也想上来。越来越多的人爬上来,把艇尾部压了下去,很快艇舱灌满了海水。最后艇翻了,把我们大家猛抛入海里。
                  我竭力接近救生艇,再次爬上了前部驾驶座。
                  然而它下沉了。
                  我同一个水兵紧紧地抓住艇首边沿,直到它坠入波涛之下。我抓住不放,被它往深水中拉,结果又喝了一肚子油水。我使出浑身力气让头部浮在水面上。在海浪下面,一双手伸过来,抓住我的双肩,然后又滑落了。
              我撞上了一根漂浮的小圆木。我绝望地挣扎着,竟然把它夹在了左臂之下。
                  我同另外几十人一起大呼救命,希望能在漆黑中被驱逐舰发现。谁也没有手电筒,救援舰船难于发现我们。
                  就在这时,我看见前方大约75码远处一艘驱逐舰的巨大黑色轮廓。
                  “救命,我快淹死了。”我身旁一名水兵上气不接下气地叫着。
                  “忍着点,”我乏力地喊道,“瞧,前面有一艘驱逐舰。”
                  这句话似乎让他活力再现,他游向驱逐舰。我也试图游过去,但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当我喊救命时,海浪似乎把我冲得更远了。接着,一个大浪再次将我吞没,又让我喝了一口油。随后,如有神助一般,又一个浪头将我推向前方,几乎推到“格里芬”号驱逐舰螺旋桨下。
                  我喊着救命,直喊得声嘶力竭。突然,有人向我身边扔过来一根油腻的大绳。我抓住了它,但是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抓紧!”舰上一名军官叫道,“我们把你拉上来。”
                  “不行啊!”说话间绳索就从我手指中滑走了。
                  “尽力再向前挪一点,”军官喊着,“我们正在放绳梯。”
                  我奋力向前,抓住了绳梯。我安全了,但已筋疲力尽,没有人帮助,我连一级绳梯也爬不动。这时,一只救生筏飘向驱逐舰。我的头同战舰连撞了几下。我一声声喊叫:“停下!你们会送我命的!”
              救生筏上的水兵抓住绳梯,爬上安全的地方,而我在全力搏斗,以免被淹死。好几个人踩在我头上,把我踏到深水中。
                  半知半觉中,我用右臂勾住绳梯,头部才得以不时高出水面。
                  我又喊起救命来。救生筏上的一名年轻的英国水兵救了我的命。
                  他在我的胳膊下面穿了一根又粗又重的绳索,系上了它,又将另一头扔到驱逐舰的后甲板上。3名水兵将我慢慢拉出了油污的海面。“这家伙是美国人。”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有人说话。他们在为我挤出肚中的海水时,看到了我那件满是油污的外衣袖子上“美国海军记者”字样。
                  他们割开了我的衣服,把我抬到下层的住舱甲板上。在那里,大约100名幸存者正在接受治疗。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新闻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1月,并获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新闻的导语很有特点,请从叙述和描写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请结合文本概括作者在逃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这篇新闻没有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战争,而是着重叙述逃生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追寻共同的国家记忆    2013年4月1日,下午三时许,台北红‘馆。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捡拾雨后泛黄的落叶,扎成一束花’开心地笑着。她背后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六七十年前的云南腾冲街头,一位中国老者向一个美国大兵借火点烟。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影像播放厅里,大屏幕上播放着记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吵校》,不少台湾人静静坐着观看,有长者,有年轻人。“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首度跨越海峡,在此展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无凝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其能够 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的280余幅图片,来自中国大陆一群民间人士“把历史搬回家”的行动。
                  1999年,云南人文学者孙敏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退休馆员张孝仲老人那里,看到了腾冲光复之战中一位阵亡美国上校的20多张照片。这一小批尘封60余年的照片,激起了一群人追寻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热情。
              这群人中有章东磐、晏欢、邓延康和牛子等,为拍摄《寻找上校》,牛子于2006年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190多幅云南战场的照片。2010年他们一行又历时两个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了中、缅、印战区照片2300幅,复制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图片说明。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1941到1945中缅印战场的状况。
                  2013年3月29日,“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在台北拉开序幕。开幕酒会座无虚席。章东磐告诉记者:“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当年任驻印远征军炮兵连长的郝柏村强调,八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是全中国人的光荣,有些人淡忘甚至故意淡化这段历史是不应该的。两岸年轻的中国人要共同重视抗战历史。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昊伯雄也出席了开幕式。他说,希望由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唤起民族魂爱国心。何亚非说,自己很渴望多与台湾同胞说说话,完成期待已久的文化之旅。何亚非认为,这样的_个展览会启示人们,勿忘惨痛战争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他还强调了文化直指人心、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些年来,两岸之间向全方位迈进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这次展览,无疑将有助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意外成了中国远征军名将之后、老兵们的聚会场所。展厅里,也频频闪现台湾年轻人的身影。在台湾政治大学图书档案研究所任教授的邵铭煌也带着九名学生来到现场,实地教学。他说,带学生来是让他们了解这个战场的意义、战时中国人的生活。深谙对日抗战史的他还说,大陆文史工作者,从一个美国少校的葬礼开始,几年苦苦追寻下来,殊为不易。尤其是大量少年兵的影像资料,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这些少年兵,看上去大多不满1 5岁,有的甚至不满十岁。“在摆弄玩具枪都唯恐伤着自己的年纪,已经端着真家伙上血肉磨盘了”。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个个脸上都带着自信与无畏的微笑。他们的灿烂笑脸,却让章东磐流下了最多的眼泪。他写道:他们留在历史相簿上的形象,是他们每一位暮年回首的骄傲,但却是国家之耻,军队之耻、中华民族成年男人之耻。
                  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4月第2期,有删改)(1)这篇新闻开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有何用意?
              (2)如何理解“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这句话的含意?
              (3)为什么说“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请简要分析。
              (4)作者认为“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举例谈一谈。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问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景象如此美好、和平,作者为何感到“可怕”?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对这句话的寓意,你怎样理解?
              (3)本文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举出一例,分析其作用。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