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南澳Ⅰ号考古发掘将重启   万件明代青花瓷将出水
                  时隔半年后,“南澳Ⅰ号”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重新启动。短短3个月内,将有上万件古瓷器打捞出水,专家认为,“南澳Ⅰ号”的考古价值丝毫不逊于此前出水的“南海Ⅰ号”。
                  4月7日,八级大风将汕头市南澳县东南海域搅扰得颇不宁静。曾经承担“南海Ⅰ号”探摸任务的广州打捞局打捞船“南天顺”号在6日顺利抵达指定位置后,就密切留意着“南澳Ⅰ号”古沉船位置的海风海况,广东水下考古队及各路考古大军也纷纷向2海里外的云澳镇集结。
                  时隔半年,“南澳Ⅰ号”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重新启动,在水下静静等待了400多年的古船即将撩开神秘的面纱。
                  明万历年间,一艘满载着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瓷器的商船,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至南澳岛附近海域时,遇风暴沉没于南澳岛东南乌屿与半潮礁之间27米深海底,这就是今天的“南澳Ⅰ号”。
              广东水下考古队领队崔勇表示,目前水下考古队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天气许可,他们将立即开展“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就在不久前,“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一号工程”。
                  崔勇介绍说,去年“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因为遭受季风、台风的双重影响被迫中断。这次,他们将利用4、5、6月三个月的水下考古黄金时间,赶在台风来到之前完成对“南澳Ⅰ号”水下探摸和文物打捞工作。
                  按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不同于阳江“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发掘方式,而选择直接在海底的考古现场,对古船进行清理发掘。
                  汕头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辛国安介绍说,目前世界范围内水下考古大致三种方式:一是如“南海Ⅰ号”一样实施整体打捞;二是如“南澳Ⅰ号”一样实施船体和船载文物分开打捞;三是仅仅打捞船载文物,不打捞船体。
                  崔勇表示,本次“南澳Ⅰ号”的打捞活动,没有打捞沉船的计划,水下考古队员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完成对“南澳Ⅰ号”船载文物的清理打捞工作。
                  根据前期的考古探摸,“南澳Ⅰ号”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据水下考古队员介绍,由于400多年的海水侵蚀,“南澳Ⅰ号”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木船中部的隔舱裸露在海水中,里头整摞排列的瓷器清晰可见,估计整船将有万件以上瓷器出水。
                  而根据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的鉴定,已出水的近200件瓷器大部分都是明万历年间粤东或闽南及江西一带的民窑青花瓷。
                  崔勇表示,“南澳Ⅰ号”是继“南海Ⅰ号”出水后,古海上丝绸之路上又一重要的实物例证。“南澳Ⅰ号”上出水的文物均是民窑的瓷器,没有官窑器皿,这些瓷器釉的厚度、胎的厚度,器形、器物,都能透露出中国古代远洋贸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信息。
                  考古学家认为,“南澳Ⅰ号”上所发现的青花瓷在国内陆上考古鲜有大批量发现,它们将带给考古界许多信息。从这些方面讲,“南澳Ⅰ号”的考古价值丝毫不逊于“南海Ⅰ号”。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A.“南澳Ⅰ号”古沉船位置位于汕头市南澳县南澳岛附近海域,是有广东水下考古队在此前(2010年4月7日)的半年前发现的。
              B 号称“南澳Ⅰ号”古商船是一艘明万历年间沿古代海上丝绸航行的商船,它装载的主要是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瓷器。
              C.广东水下考古队曾在去年尝试对“南澳Ⅰ号”进行考古发掘,但因为遭受季风、台风的双重影响被迫中断。
              D.“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选择直接在海底的考古现场,对古船进行清理发掘,并且仅仅打捞船载文物,不打捞船体。
              E.“南澳Ⅰ号”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又一重要的实物例证,这就可以证明中国古代远洋贸易主要以瓷器贸易为主。
              (2)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有着怎样的作用?
              (3)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几个部分?各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4)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今年3月,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输出技术,在南非当地化生产的第95台20E型电力机车下线,南非总统祖马亲自为机车剪彩时感慨:“中国南车在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采购,技术转让和本土员工培训等方面 功不可没。”
                  ②从卖装备到卖技术,从一锤子买卖到赢得回头客,将高铁打造成国家名片的中国南车,顺着轨道的延伸,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崭新形象。2004年,中国铁路平均运营时速仍停留在百公里之时,中国南车便引进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开始了学徒生涯。四年后,时速300--350公里CRH2C型高速动车组在南车下线,中国成为继日,法,德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的国家。又两年,中国南车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 型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
                  ③拥有着高铁技术与重载技术的双桂冠,中国南车去年签下37亿美元的海外订单,是历年合同总额的两倍。今年,中国南车仍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目前,泰国铁路项目,新马高铁项目都在积极推进,其中3月14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签署合同。中国相关机构将对该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调研,预计于5月将公布调研结果并对货款等事项进行进一步磋商。
                  ④“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⑤作为国家领导人每逢出访必定推销的“中国制造”,中国南车的触角正伸向高新技术的前沿阵地。今年3月,南车四方股份研制出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填补了氢能源在全球有机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4月15日,中国南车还将斥资12亿元,收购全球第二大深海机器人供应商--英国SMD公司100%的股权。中国轨道装备巨头从陆地正式潜入海洋,或许不久的将来,海水也将沸腾起来。
              (取材于2015年4月4日《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南车”发展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外国技术                 B.开展自主研发
              C.加强合作交流                 D.开拓发展领域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第④段中“中国速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高铁对速度要求很高         B.中国高铁创造世界列车运行最快速度
              C.中国高铁技求发展速度迅猛       D.中国高铁对外合作项目发展迅速
              材料二    ①中国经济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广大民众的消食费意识迅速觉醒。由此,我们迈进了一个彰显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这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重构,中国制造业也在这一重构中深刻地改变着发展的版图。一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给中国制造敞开一扇扇新的机遇之门。
                  ②对消费者的情感抚慰,人格尊重,生活关怀,在产品设计的细节之中汩汩流淌。特别是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这是新兴市场中一片广阔的蓝海,为老年人开发的产品,尤其需要一份特别的关怀,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还得考虑他们特有的自尊需求和怀旧心理。
                  ③消费者定制,也已成为一种时尚,多种敏捷生产,柔性系统开始大量应用,个性化的消费主张,正在数字化浪潮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借助互联网平台,先锋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开始以网络的海量用户调研数据作为基础展开,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电子商务也凸显出未来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把货架移到网上,使成本降低,更可以让生产制造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数据实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
                  ④专注细节,这里有永不满足的品质追求;热爱生活,迸发着永不倦怠的生命激情,工匠精神,闪耀的是职业伦理,担当的是社会责任,仅仅掌握核心科技还不够,把每件“小事”都做到最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消费者对提升生活品质的追求没有终点,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就没有止境。
                  ⑤数字化智能化的 异军突起,为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积蓄着巨大的潜力,为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了无限的可能。自然,我们在欢呼之余还应警醒:科学必须与人文互促共生,相向而行,从而将技术以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取材于2015 年3月《半月谈》笫六期)(3)根据“材料二”,下列提法不属于中国制造“新的机遇之门”的一项是    
              A.产品设计体现对消费者人性化关怀         B.尊重消费者个性化消费主张
              C.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用网络良性互动         D.创新型企业肩负着社会责任
              (4)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制造与创业创新                    B.中国制造与数字化浪潮
              C.中国制造与电子商务                    D.中国制造与大众需求
              (5)下列对“材料一”和“材判二”中出现的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签署”的“署”是“写,题”的意思。    B.“磋商”的“磋”是“多次”的意思。
              C.“汩汩”的“汩”读作“gǔ”。           D.“进发”的“迸”读作“bèng”。
              材料三    ①跨入新的一年,中国制造向世界亮出一张张创新名片:高铁、核电等装备跨洋过海,国产大飞机蓄势待飞,华为、小米等品牌引领消费潮流,寻找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动于九天之上……即便是怀着挑剔的目光来打量,今天的中国制造也令人刮目相看。这背后,凝结着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与艰辛、追求与梦想。
                  ②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制造既有着耀眼的光环,也不无转型的阵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价值不高、产能过剩等痼疾挥之难去,低成本优势日渐消失和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所带来的“两难”局面,使得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③.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马桶盖、电饭锅之类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令人深思的是,许多人不辞辛劳背回的产品,其实正是在中国生产的。当“爆买”在境外成为热词,市场向中国制造提出了愈来愈迫切的课题:如何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中高端?如何打造叫得响的品牌?如何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④擦亮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创新驱动是立业之基。掌握了核心技术,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就能有底气、有议价权,摆脱广告“炸”出来、低价“杀”出来的路径依赖,在“微笑曲线”之上绽放笑容;精品优质是制胜之道。品质是最好的广告,对产品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就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实现从“薄利多销”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打造品牌是长远之路。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品牌,努力对接消费需求、改善消费体验、涵养品牌文化,就能甩掉“山寨”的帽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夯实长青基业。
                  ⑤曾经“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的中国,如今已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已升至43.7%,位居亚洲第一。“我们要赶上时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怀着这样一个梦想、铆足这么一股劲,中国制造奋力追赶,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蝶变,成为“中国奇迹”中最令人震撼的部分。未来正在到来,在创新潮流中凤凰涅槃的中国制造,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取材于2016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6)下列成语放在材料三第③段段首恰当的一项是    
              A.一叶知秋                                   B.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D.一唱三叹
              (7)下列对三则材料成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不可  没:埋没                    B.不余力  遗:丢失
              C.军突起   异:另外的               D.脱而出   颖:物的尖端
              (8)“中国制造”应如何进步发展,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回答。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从更宏观的层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当前我国公众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空前关注,是我国旅游消费全面释放的报喜鸟,说明我国旅游正大踏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旅游正日益成为我国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视为自身必需的常规消费品,在此情况下,大家自然像关注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消费品价格一样,关注旅游景区价格。从这个角度看,业内外人士应当更多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当前出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现象。       
              (摘自2010年8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9月1日起,广东丹霞山景区和卧龙冈景区分票制整合为一票制,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不分节假日):9月3日,保定涞源十瀑峡景区调价方案获得通过,门票从35元上调至50元。
                  这只是今年以来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缩影。
                  其实,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的怪圈,往往3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民众叫苦不迭,发出“玩不起”的感叹;另一方面,景区面对民众对高票价的不满,也以自身运营压力大为由而大倒苦水。如此来看,景区门票涨价陷入了“两头叫苦”的尴尬境地。
              (摘自2014年9月18日中新网)
              材料三
                  “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费的支出,低收入人群还真是玩不起。”江西某旅行社负责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 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部分旅游景区票价为何会进入“三年必涨”怪圈,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据公开信息显示,以江西井冈山景区为例,近三年该景区年度平均运营维护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量77.59万人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其现行门票价格。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景区尤其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产品结构单一,除了简单的景区景色外,配套的饮食住宿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靠单一的门票收益成为维持景区发展的唯一手段。
                  部分知名景区对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涨价底气十足,加上部分“以旅游立市”的地方政府,存在“外地人的钱不赚白不赚”的短视心理,地方财政长期依赖门票收入,为景区提价大开“方便之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一些景区看到同级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就出现了“比较涨价”心理,也随之跟风申请涨价。
                  专家认为,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一味把运营成本增加都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最终景区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摘自2012年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再这样下去,连徐霞客也会变成宅男的。”这是网友针对连连上涨、纷纷突破百元大关的全国旅游景区票价的调侃。对于公众非常关心的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经济之声”采访了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刘思敏。下面是访谈记录。
                  经济之声:面对愈演愈烈的景区门票上涨之势,国家层面出台了平抑价格的政策性文件,请问是什么?
                  刘思敏:国务院近期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的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要充分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的上涨。
              经济之声:在严控门票价格上涨方面,政府如何指导和调控,进而充分体现公益性?
                  刘思敏:这是关键问题。在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的高速成长中,门票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并导致在不少地方的景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门票收入的依赖现象十分严重,旅游经济蜕化为“门票经济”。所以,要让景区经营走出“门票依赖症”的怪圈,关键还在于激发地方府的主动性。
                  上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专门规划,防止地方政府过分迷信景区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将关注点从纯粹景区建设转向整体旅游休闲环境建设。
                  同时,地方政府要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财政性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使旅游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从而拓展旅游产业体系。
                  另外,针对运营成本压力,景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适当削减工作人员,适当开展志愿者服务来解决人力问题,从而保障景区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间内运行。
                  经济之声:2003年,西湖实行免费后,获得了更大的整体利益,还带动了杭州的旅游经济的新增长。有数据显示,景区每年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但十几年来,西湖模式却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
              刘思敏:实际上从根本来说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西湖有围墙吗?西湖没有围墙也修不了围墙,你怎么收费?净慈寺、雷锋塔、岳王坟等等这些外地游客非常愿意去的著名景点都在西湖边上,而且归西湖风景名胜区管辖,但是它们都收门票,而且门票贵,从来在收,何来西湖免费?所谓的西湖免费实际上在2012年的时候,杭州市政府把西湖边上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那几个城市公园给免费了,这几个城市公园并不是西湖的核心价值所在。
                  虽然西湖免费的模式不能复制,但其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经济之声:我们还了解到,国外一些国家公园,其建设和维护经费来自于国家的专门机构,还有一些经费是由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是私人捐赠,这样的模式对我们有启发吗?
                  刘思敏:当然有启发了,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对它的经营管理开发的成本兜底买单,而我们的成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国外在由中央政府兜底买单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的赞助,也鼓励资源的参与,事实上就是减轻中央政府的负担。实际上我们中央决定要推行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受到这样的启发。
              (摘自2014年0月1日中国广播网)
              (1)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景区门票上涨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二者在主要内容和报道角度方面的异同。
              (3)为什么刘思敏认为“杭州西湖的免费模式是一个伪命题”?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如何通过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使景区门票价格更趋向于合理,请结合文本分别给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处提些建议。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2004年至今的十年间,在12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开花的475所孔子学院,成为世界与中国增进认知与理解的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
                  但随着一些国家孔子学院合作协议到期,出现了部分合作大学取消续约的情况。此次斯德哥尔摩大学终止合作的决定,引发诸多联想;加之此前美国一些大学与孔子学院不再续约的先例,更是让舆论浮想联翩,甚至过度解读。
                  如能深入了解孔子学院的内在机理,相信这种误解会少得多。
                  据《孔子学院章程》,由外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首先向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申请,经总部批准后,采取中外合作方式合作办学。学院设在外方大学内,中方院长仅负责对汉语老师、志愿者以及与国内的联系等事务性工作,并配合好外方工作。
                  不论在具体的学院运作中,还是在学院对外方大学的影响力方面,孔子学院都不具备影响甚至限制对方大学学术自由的能力。而且,孔子学院作为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奉行孔子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是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合作精神的重要载体,注重平等协作,鼓励创新,而非钳制学术自由。
                  孔子学院的领导机构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某些国家强调孔子学院有政府官方背景,担心其在所在国大学内部传播中国政府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由于总部提供相应资金、师资及管理方面的支持,所以便会被某些舆论误解,而国外相关机构推波助澜,将此误读放大化,认为中国人非常清楚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而不仅是想改变外界对中国的看法,从而对孔子学院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孔子学院总部对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发展也必然要进行深刻反思,须激发并持续保持国外公众、大学、社会团体乃至政府对孔子学院的兴趣。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元化的因子,教学中要有“大文化观”。实事求是的讲,当代中国能让世界为之一亮的文化符号还很少,影视剧、文学作品等经典艺术与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时代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此外,孔子学院的运营方式、形象定位、全球分布以及合作模式等都是需要认真总结的。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相信以它博大的胸襟拥抱世界的同时,也会赢得世界对它的认可与尊重。到那时,也许世界对它依然少不了质疑,但是“果断点赞”一定会更多。
              (节选自《中新网》转新加坡《联合早报》,有删改)【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个文化超市,必须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用更好的教材适应海外汉语学习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外提斯学院等国外推广机构相比,孔子学院至今没有推出一本可与《少年维特之烦恼》《堂吉诃德》等相当的代表教材。《论语》至今还未找到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翻译并获得外国人认可的译本。
                  据悉,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孔子学院一直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授的课程几乎全凭教师自己安排,其课程无法得到校方学术委员会的认可,更没有学分,这意味着选这门课程要完全依靠学生的兴趣,这是孔子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此外就是教师的问题,国家汉办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派向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师大多是从国内各大学抽调的,师资力量的缺口非常大,而从国内抽调的教师质量也很不整齐,许多教师并不具备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语言老师只能教语言,对于中国文化却了解不多。
              (节选自《东方早报》)【材料三】    《社会观察》: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和交流过程中,有无理解上的困难?国外能否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文化?
                  许琳:文化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教材里有一些成语教学,外国学生就很难理解“愚公移山”,他们就问,为什么一定要挖那个山呢?还有说到古时候的孝道,说是守孝三年,他们又会问为什么要守着呀,人老了死去是自然规律呀等。确实文化是有差异的。
                  斯坦福大学曾说他们设立孔子学院是“为了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他们觉得中国有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全局,要懂得中国的语言,了解中国的文化。而我们并没有想强加给谁什么。我们认为,我们出去教授中文也好,传播中国文化也好,不是要改变对方,一定要对方按照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文化去考虑;而是双方交流,相互了解对方,在实践中调整。如果通过孔子学院,海外对中国有了比较真实的了解;我们也通过交流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达到双赢,那是最好的。
              (节选自《社会观察》对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的《访谈录》)【材料四】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成为孔子学院的“金字招牌”。在合作模式上,以“和”取胜;在传播过程中,以“和”感人。从单纯的汉语教学平台到综合的文化交流平台,从单向的文化传播到双向、多向的跨文化交流,孔子学院跨越文化边界,寻找交叉点、共鸣点、融合点。
                  “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日本北陆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北元喜朗评价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先驱性实践。
              “只要沟通和交流,不同文明之间都会有启发。”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兰珊德说,孔子学院是意大利人了解中国的一个中心,为双方提供客观平等的交流平台。
                  孔子学院这颗和平友善的种子,在世界扎根、开花、结果,悄然影响着世界文化生态。
              (节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孔子学院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也是奉行孔子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合作精神的交流平台。
              B.中国很少有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包含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等经典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这是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时代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C.《论语》应该成为孔子学院标志性的教材,就像《少年维特之烦恼》《堂吉诃德》分别成为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外提斯学院的代表性教材一样。
              D.斯坦福大学认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有重要意义的中国,要懂得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就必须设立孔子学院。
              E.孔子学院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中心,为双方提供客观平等的交流平台,极大影响了世界文化生态。
              (2)材料一谈到“外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对孔子学院“取消续约终止合作”是因为对孔子学院有误解,请概括外方的这种误解。
              (3)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叙述孔子学院在目前遇到的困难有什么不同?
              (4)结合四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孔子学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 5.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①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②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是进行30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俄国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的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全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③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的“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鹏告诉英国BCC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然也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及“731”。被“731”用做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试验,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CC电视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④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愤之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国人实在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20多年时间里,展馆和流动展出接待的参观者有300余万人,其中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史,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
              (节选自《生活报》(1)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途径方面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
              (3)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
              (4)本文写于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731”罪证陈列馆是否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问题曾在全国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争论。请就此问题谈谈你个人的观点。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历史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所关注、所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护文物使命神圣: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它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然而,经过70余年的风雨侵蚀、冻融破坏等,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731遗址群部分旧址破损严重,甚至被挪为他用。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该遗址群破损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应加强修护工作”。731遗址群修复工作立刻被提上日程:731遗址群核心区改造工作开始实施,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本部大楼修缮及展览提升工程正式启动,陈列馆新馆开工建设,史料搜集和文物征集逐步开展……文物,在总书记的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份量。文物保护,也始终牵动着总书记的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针对一些文物保护措施不力,习近平就严肃批评有关负责同志:“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关心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的抢救和保护,更是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深刻。当地86岁的王月明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的事情仍历历在目。习总书记对文物价值的深刻认识,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特别感动,也特别受鼓舞。”曾经,福建发现最早的有人类活动的地点是三明市清流狐狸洞,距今八千至一万年。然而,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一经发现,就把福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前。但15年前,万寿岩遗址却一度面临挖掘机和炸药包的威胁。2000年1月1日,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对万寿岩遗址保护作出重要批示: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也是国内罕见的重要史前遗存,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习近平在批示中强调,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习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作的一系列批示准确鲜明地点出了文物的价值所在。”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物是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一旦被毁就不可追回了”。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国家确立的抗战纪念设施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当受到严格保护。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落实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的维修改善工作,尽早恢复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2014年9月,一份反映辽宁阜新“万人坑”遗址遭破坏的报告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总书记对此写下上述大段批示。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也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更好发挥文物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让文物活起来”激活了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文物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坚持科学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价值。
                  2014年10月22日,“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传递中华民族不断进行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从这份中国文化珍贵遗产中,法国乃至欧洲观众能够更为形象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让文物活起来”还意味着用文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丝绸之路文物展、中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展等一系列文物展,正作为“外交使者”“国家名片”,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树立正确保护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书写城镇化与历史文物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古城风貌千篇一律、文物保护方式过于简单化、盲目恢复历史遗迹……在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快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事业面临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双重任务和挑战。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更深切的关注、更深入的思考--
                  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他在序中写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2013年8月,在一份关于河北正定古城情况的报告上,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14年9月,在一份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缺失的相关材料上,总书记批示指出,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文物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国文物事业必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独特作用。
              材料二:【本报讯】4月的古城西安,仍然寒意凛冽。但在“城市更新中的文物保护”研讨会上,专家们的讨论热火朝天。
                  与会专家认为,在城市更新中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形成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从世界范围上看,文物保存最好、开发最好的城市,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如伦敦、巴黎等。因此,城市更新与保护文物之间不是矛盾的,城市更新反而可以为城市文物保护提供契机,城市文物又可以助力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为了建设美好城市,增加城市的魅力,而有魅力的城市必然是有特色的城市,那些有着悠久历史、丰厚文化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城市。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为了延续城市文脉,在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不仅可以增加市民的城市认同感,而且可以增加城市魅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显示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因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独一无二等性质而具有独特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稀缺的资源往往都是有价值的。因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可以助推城市更新,共同实现建设美好城市的目标。
              (摘自《光明日报》)(1)请分析材料一以“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为标题的好处。
              (2)文物有哪些重要价值?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
              (3)专家认为,在城市更新中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形成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专家的观点体现了习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哪些论断?
              (4)习总书记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启未来    在洋溢着古典风情的乌镇,又召开了一场可以塑造未来面貌的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古典与未来的美妙结合,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的力量,也是中国当前的面貌写照。
                 今天,互联网已无所不在。会场虽在乌镇,却让人感到就在我们身边。用网络的语言来说,似乎很难有一场盛会,能够像互联网大会那样“酷炫”,一幅未来世界的图景正在我们眼前慢慢展开:互联网建设将如何升级,互联网经济将如何转型,网络规则又该打上怎样的补丁……这一切,都在本次大会的议程里,并将如春风化雨般,慢慢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世界网民也超过了30亿。无数人的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领域的一点小变革,都会放大无数倍,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互联网大会上,有洪钟之音: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既包括网络主权、构建秩序等宏大议题,也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等具体政策。这一项项新提法,都指向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都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中国如今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振聋发聩的中国表达,生动描绘了未来的远景。
                 在互联网大会上,也有百花齐放: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30年才是互联网应用的最佳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说,人工智能迎来新机遇,将用技术为人类服务;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则在思考,未来用什么产品来颠覆微信……这些互联网世界的建设者们,正在从细节上逐步探索未来的方向。在乌镇的这些天,或许某个点子、某次碰面、某句谈话,就足以启发一场变革,带来更多惊喜。
              在互联网世界,中国已具备制定未来规则、描摹世界面貌的底气。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创造力的集中迸发。互联网看似是一个虚拟世界,却又需要实实在在硬实力的支撑。它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需要消费人口实力殷实,需要教育、科技提供支撑,若没有这些支撑,世界互联网大会何以开在中国,世界级的人物为何云集中国?
                  互联网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互联网世界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也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次新的启程,在未来的航程里,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一道,在互联网这个联通虚拟与现实、穿越既往与未来的世界里,共筑规则,共享繁荣,这才是互联网大会的意义。
              (取材于2015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1)文章中“振聋发聩”“百花齐放”“举足轻重”三个成语,都是对互联网领域“中国面貌”的形象写照。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其一加以解说。
              (2)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主张”的核心内涵。(不超过20字)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有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在历史上,此次埃博拉暴发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埃博拉一直没有走出非洲。尽管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只会在非洲局部暴发流行,像SARS一样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埃博拉走出非洲也许只是早晚的事。
                  认为埃博拉不会在全世界流行的理由是,埃博拉感染的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
                  只有非洲当地人才会“谈埃色变”,因为埃博拉是迄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死亡率在50%-90%之间。由于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第四级病毒会造成致命疾病,并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救治的,死亡率最高。除了埃博拉,第四级病毒还有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等。
                  然而,在病毒和疫情的凶险上,埃博拉可能是首屈一指的。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当无数病人都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且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为第四级病毒的HIV只是潜伏在人体的免疫T细胞中慢慢发作,并毁坏T细胞的免疫功能,虽然不能治愈,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而且如果终生服药,艾滋病病人还可以达到常人一样的寿命(可活到70岁),这是艾滋病与埃博拉的天壤之别。目前人们已经对艾滋病有了很多了解,也有了较多的药物疗法。但是,迄今,人们对埃博拉并不了解,包括对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当然更没有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了。
                  不过,埃博拉与艾滋病或许有一个相似之处,就在于当初人们也认为艾滋病只是性传播疾病,只会局限在性乱的国家和地区,不会蔓延到世界各地。但是,由于艾滋病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迅速传遍全球。现在,人们只认定埃博拉有接触性传播,然而,即便只是这一项,也会广为传播,因此埃博拉向世界广泛传播也是时间问题。
                  埃博拉的悲剧也在于,尽管其死亡率极高和症状极为惨烈,但是它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如果这一次埃博拉能走出非洲,当然可能是人类社会的不幸,但没准是一种大幸,因为埃博拉会像艾滋病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了解它、研究它,并像控制艾滋病一样控制它,最终征服它。
              (摘编自“中国网”)(1)下列各项中,关于“埃博拉疫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其中729人丧生,这说明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在呈现加速蔓延的趋势。
              B.因感染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所以埃博拉被认为不会在全世界流行。
              C.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像SARS一样走出非洲而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只会通过接触性传播。
              D.人们虽然至今仍不了解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病理、流行病学特征等,但还是可以采取积极手段对埃博拉进行比较有效的治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此次埃博拉暴发在历史上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有国际医疗组织认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
              B.因为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遇到埃博拉感染者后感染的概率也非常低。
              C.尽管埃博拉与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一样都属于第四级病毒,但埃博拉却是死亡率最高的。
              D.世界卫生组织将易致命的埃博拉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与埃博拉的最大区别是,前者虽然不能治愈,但病人如果终生服药,就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
              B.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使无数病人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
              C.艾滋病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与之相似,即便只是接触性传播,埃博拉也会向世界广泛传播。
              D.这一次大范围的爆发终于使得埃博拉得到社会重视,人类会像对待艾滋病一样了解并研究它,最终控制和征服它。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会复谈第一瞬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北京钓鱼台宾馆五号楼新厅。来自一百二十多家中外媒体的近二百位记者都见证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公元二00八年六月十二日九时许,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隔着长长的谈判桌,没有丝毫迟疑,各自微笑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一刻,距离一九九三年四月两会领导人汪道涵、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已有十五年,距离一九九八年十月在上海的汪辜会晤也有十年之遥。
                  识,两会商谈停滞八年。期间,辜、汪分别于二00五年一月及十二月抱憾去世。
                  今年三月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国民党取得执政权,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五月后,两会先后产生了新的领导人,并就双方互动有了新的规划。十七年来,一直专责处理两岸交往中相关问题,扮演两岸间最重要桥梁的受权民间机构--海协会和海基会大展身手的机会再次来临。
                  六月十一日,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如期率该会代表团应邀抵北京,受到隆重欢迎。十二日上午,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的复谈。
                  又称庆功厅的钓鱼台五号楼新厅内,北墙是大陆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的大幅牡丹花《总领群芳》,五十六朵盛开的牡丹,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成员。东面和南面是一整排的落地玻璃窗,北京初夏爽朗早晨的阳光清晰透射进来。巨型的圆形穹顶浅蓝色光线柔和温馨,与方形会场,构成天圆地方格局。
                  十二日上午九点,在会场中央长条形绿色谈判桌两边的两会各十五位参谈人员注视下,陈云林和江丙坤握手致意。大批记者以摄录机、照相机和笔记录了这个重要画面,不少采访过以往两会谈判的两岸记者表情激动。
                  十分钟后,所有记者退场。双方随后进入商谈。
                  江丙坤十一日晚表示,他与陈云林过去对于两岸交流就有许多共同想法。今天双方的致辞,果然印证了这一点:二人都提到汪、辜二老对两岸关系的卓越贡献;陈云林说,他们未竞的夙愿“需要由我们来继续推进。这厚重的历史责任使我们深感任务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只有以鞠躬尽瘁的精神努力工作才能不负两岸同胞的厚望。”
                  江丙坤说,这次会谈象征两岸两会互动的恢复,也是两岸关系重新启动的起点,而两会正常化、制度化的往来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相信借由两会正常互动一定能够达到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的目标。
                  陈云林则指出,两岸的协商能否顺利进行一向是两岸关系是否改善与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面临重大的机会。两岸关系经历过漫长的蹉跎岁月,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华民族以追求和谐为理想价值,新形势下的两会商谈应牢牢地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方向。
                  对于一个月前四川发生大地震,江丙坤表示,台湾各界不分党派表达由衷关切,积极捐输,希望将来两会能透过相互协调,为地震灾区提供更实质的协助。陈云林对于台湾同胞深切关怀和无私援助灾区同胞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会复谈的重要内容。陈、江在致辞中都表态大力促成。而明天上午,两会已经排定了相关协议签署仪式。
                  会谈一结束,江丙坤在陈云林陪同下驱车前往香山碧云寺,拜谒中山先生衣冠冢。
                  当记者们步出两会协商现场时,已近中午。北京6月的阳光,毫不掩饰它的热情。
              (1)为什么说这是“ 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2)特写第7段描写了钓鱼台五号楼庆功厅的那些景物?主要有什么作用?
              (3)这篇特写直接写“两会复谈”的内容很少,而穿插的背景材料特别多,这是为什么?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Beta Analytic Inc.)时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东营坊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采集到大量石制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对这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蓟县这次考古调查发现方法科学,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对2005年调查时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东营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米,共出土石制品90余件,石器埋藏层位清楚。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天津市考古史土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通过该项工作,进一步确认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津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在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同时,也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距今l万年以上。
                  2008年,文保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蓟县考古调查与发掘旧石器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研究,将取自东营坊遗址地层堆积内的14C、孢粉和光释光(OSL)样本送往国内、外权成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为研究以东营坊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以往对于蓟县旧石器遗址群的年代认识,是根据采集石制品文他面貌与埋藏层位的地质年代综合推定的,即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0万-1万年。这一年代认识既缺乏直接证据,也不精确,所以每提到天津最早的旧石器遗存的年代,只能做出不少于1万年的结论,甚至也有学者认为最多也就是距今2万-1万年之间,不会太早。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其结果对于后续学术研究、探寻天津市更为古老的遗存都有标尺意义。同时,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于提升公众对于天津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认同感、为当前天津市正在全面进行的美丽天津建设活动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此文来源于网络,有修改)(1)下列关于“东营坊遗址”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来自东营坊遗址的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该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
              B.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东营坊遗址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C.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了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D.天津市考古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就是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分析检测,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重大突破。
              B.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距今1万年以上;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分析检测结果,更是将此地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
              C.2005年3月,在天津市域内的蓟县北部地区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
              D.半个世纪以来,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是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科学方法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的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对天津考古甚至中国考古学,都意义重大。
              B.要研究以东营坊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需要借助先进科技,将样本送往国内、国外权威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C.有学者认为蓟县旧石器遗址群的年代最多也就是距仿2万~1万年之间,不会太早。由此可见,蓟县旧石器遗址群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D.考古成果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人文价值。天津考古的新成果能让市民对本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产生认同感,也能为在进行的美丽天津建设活动注入新的文件内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