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是一种细致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字、声音和情意的综合表达,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真正的好诗绝不是查着字典、对着韵书一个字一个字拼凑出来的,一定是伴随吟诵的声音自然地“跑”出来的--所谓字从音出、字从韵出,使用的文字是从它的发音、它的声韵出来的。所以作诗的时候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声音的关系。当你做这种斟酌的时候,不是纯粹的理性,是你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辨别出来的,很微妙,很见功力。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的吟诵不是拿唱歌的调子教大家齐唱、不是花腔女高音,也不是《关雎》一个声调,《硕鼠》另外一个声调,《将仲子》又一个声调。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中国的吟诵本来就不是表演的,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要很多听众来欣赏的,是自己的感情跟这首诗要能够结合在一起,你今天晚上的心心情是这样子所以你读得高一点,明天你心情那样子就读得低一点,其中的变化虽然很微妙、很多,但节奏是不变的。
              (摘编自叶嘉莹《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吟诵要依循诗歌语言特点和平仄音韵,是文字、声音和情意的综合表达。
              B.吟诵比朗诵对作品内涵体会更深,因为吟诵把诗中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了。
              C.诗人作诗的时候决定用哪个字是由诗人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决定出来的。
              D.中国的吟诵不适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也不需要很多听众来欣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第一自然段先分析了吟诵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吟诵的目的与基础。
              B.文章论述了吟诵与写诗之间的联系,认为好诗是伴随吟诵而写出来的。。
              C.文章表明了作者希望吟诵这一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能得到传承的态度。
              D.文章将吟诵与唱歌作了对比分析,并且提出了吟诵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的一项是 ______
              A.只有把握好作者与诗歌情意以及读诵的节奏平仄,才能使自由吟诵通达。
              B.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伴随吟诵的声音自然地“跑”出来的。
              C.同一个人吟诵同一首诗也常有不同,因为吟诵者周边的环境在时刻变化着。
              D.中国诗歌的吟诵,虽然有相同的声调,但其中的变化很微妙、很多,能传达出不同的感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戏曲源远流长,饮誉中外,被认为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宋元时期,戏曲艺术趋于成熟,从明代中后期乃至清初,戏曲更是进入繁荣时期。
                    文艺繁荣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在明代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当时,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从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日益增多。城镇生活不同于农村,农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各管各的。而城镇居民或营商逐利,或麇聚求职,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增加,反映到精神生活层面,也出现很大变化。
                    当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人际关系相应地紧密,人的自主意识也相应地得到加强。这时候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正当权益的追求,也相应地日益迫切。文化领域出现了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异端”思想。许多剧作家受到这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跳出以戏曲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更多地思考戏曲应如何针砭现实,促进社会进步的问题。
                    由明入清,政治和经济状况出现了“天崩地解”的大变动,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经历国破家亡,痛定思痛。他们既吸取了王学左派某些方面的进步主张,又反对空谈心性,更重视笃行和务实。他们从晚明文风的过分张扬主体性,转而更多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力图借鉴兴亡教训。显然,在明清之际这个社会经济和政治出现大变动的时代,讲求情与理合一的思潮让进步剧作家们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同情人民大众,反思历史得失。时代的呼唤,社会的变革,正是推动明清戏曲创作走向繁荣的前提,并为一座座戏曲高峰的出现奠定基础。
                    明清一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还在于其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他们长期观察社会,深入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总之,他们严肃认真,苦心孤诣,才搦笔和墨,进行写作。汤显祖从被贬往岭南之初,便在大庾岭一带考察有关女鬼迷人的传说,后又经历几年岭南生活,了解到岭南有异于中原的风土人情,回到遂昌才开始创作《牡丹亭》,写活了柳梦梅这个具有岭南特色的形象。至于《长生殿》,“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成”。孔尚任也说《桃花扇》写“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又说,从拟作剧本,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凡三易稿而书成”。可见,优秀作家对待创作总是呕心沥血,从不粗制滥造,迎合低俗,这也是其作品一直传演不衰的原因。
              (摘编自《明清戏曲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在明代中后期,城镇人口日益增多,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增加,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正当权益的追求的日益迫切,导致城镇居民相对地减少对土地的依附。
              C.以王学左派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剧作家,让他们思考戏曲如何关注社会现实。
              D.以王夫之、黄宗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文风上张扬主体性,反对空谈心性,重视笃行和务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在论证明清戏曲高峰产生的外在条件时,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B.文章三、四段以王学左派、王夫之、黄宗羲为例,分析了进步剧作家们经历国破家亡后更多地面对社会现实的转变。
              C.文章第五段采用例证法,论证了明清一些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其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
              D.围绕着明清戏曲的繁荣,文章先总述,接着从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梳理出繁荣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如果没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文艺的繁荣,特别是明清戏曲的繁荣。
              B.剧作家若不跳出创作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就很难让作品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
              C.一个剧作家不长期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认真检索文献是很难写出经典作品的。
              D.优秀作家对待创作呕心沥血,不粗制滥造,迎合低俗,这值得今天的剧作家借鉴。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据统计,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割据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共建立过21处都城,其中立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长安,宋代以前,先后有十一个王朝、三位流亡皇帝和三位农民起义领袖曾把都城建在这里,历时长达1077年,这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另一方面,长安作为国都,其规模之大,在中国古代都城中也是少见的。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更是首屈一指,它的面积比隋唐洛阳城大1.8倍,比明代南京城大1.9倍,比清代北京城大1.4倍。这说明,长安在周秦汉唐时期是最适宜建都的地方,唐代以后,除李自成以外,再也没有人把都城建在长安,国都的位置逐渐由西向东转移,五代时多以洛阳和开封为都。两宋分別以开封、杭州为都,元建大都,明朝先居南京,后徙北京,清朝亦以北京为都。
                    为什么唐代以后的长安丧失了国都地位?一种观点认为,长安之所以失去国都地位,主要是由于长安的地理位置不太适中,地理位置固然重要,但都城的确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取决于地理位置,中国古代地理位置适中的都城是很少的。以“七大古都”而言,南京、杭州地处江南,开封十偏东,安阳偏北,北京更靠近东北,都不能说是“适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长安丧失国都地位,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是因为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关中距江南过于悬远,漕运不便。唐宋之际,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中心也必须移到江南去。明清之际,江南经济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而此时的都城并不在江南,而是在北京。至于漕运的问题,则是任何一个统一王朝都不可避免的,不论都城设在哪里,都需要得到漕粮的接济,只是漕粮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而已。关中地区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区,当关中经济繁荣之时、漕运开不占有重要地位;当关中经济区遭到]破坏后,漕运才显得重要起来。所以经济并不是长安失去国都地住的唯一原因。
                    事实上,长安在唐以后失去国都地位,首先是由于长安城的彻底毁灭。《旧唐书•僖宗本纪》载:“初,黄巢据京师,九衢三内,宫室宛然。及诸道兵破贼,争货相攻,纵火焚剽,宫室、居市,闾里,十焚六七。”唐昭宗乾宁三年(896),李茂贞自岐攻入长安,“宫室塵闾,鞠为灰烬,自中和以来耳构之功,扫地尽矣”,而八年以后,朱全忠在长安的暴行导致了长安城的毁灭。据《资治通鉴》载:“全忠以其将张廷范为御营使,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五代时期,在诸王朝更替的过程中,关中一带又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都曾造成大量伤亡,关中地区在唐末久经战乱,本来已经残破不堪,加上五代时期的这些战乱,就更加残破了。
              (摘编自王双怀《长安城失去国都地位的原因:并不只有经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长安是古代各种政权立都次数最多的地方,历史上至少有十八次立都于此。
              B.长安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都城,其面积远超过后来的洛阳、南京、北京。
              C.长安在唐以后就彻底失去国都地位,各政权立都的位置逐渐由西向东转移。
              D.长安失去国都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关中地区战争频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第一段从立都时间长和都城规模大两方面证明长安曾是最宜建都之地。
              B.文章先破后立,先反驳两个关于长安失去都城地位的论断,后提出自己观点。
              C.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采用了引证法,运用许多历史文献资料进行论证。
              D.文章否定经济重心南移和涪运不便等看法,证明经济并非立都与否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如果长安城没有被彻底毁灭,中国历代国都的位置就不会逐渐由西向东转移。
              B.既然中国古代都城地理位置“适中”的很少,那么长安失势的地理因素也很小。
              C.只要前朝的都城没有被战火彻底毁灭,后朝就有在前朝都城位置立都的可能。
              D.长安失势原因是很复杂的问题,长安城彻底被毁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文化遗产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对那些来自民间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②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③四川有位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
                  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值得让现代人学习。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并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化,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
                  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延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绍阳《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201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1)不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
              B.很多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只属于农耕时代,已经远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C.非遗传承人毕生专注祖传工艺,积累丰富经验,炼就过硬本领,完美演绎工匠精神。
              D.雕版印刷业一度辉煌,如今却早让位的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就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表明了态度,为下文的阐述定下一个基调。
              B.文章主要从传统手工艺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阐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C.文章以竹簧艺术和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说明要传承非遗中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D.文章认为,文化遗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真正成了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部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如果匠人能格守初心,延续工匠精神,使非遗技艺与时俱进,非遗就可更好地传承。
              B.如果非遗从生产生活中退出,其“形”与“魂”都将随着社会转型而沉入历史深处。
              C.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要因地制宜,不断求新求变,使之重新融人当代生括。
              D.文章指出,要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即其中的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 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2)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醒醒吧,知识付费只是一种学习幻觉
                     近年来,互联网的风口刮向知识付费产业。一时间,各大宣称知识付费的平台纷纷出现,迅速累积起成千上万用户。这不禁让人们感叹,知识终于值钱了。
                     目前,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如有些平台的模式是平台花钱请一些“答主”,聚拢人气和流量,接下来才会考虑向用户收费的问题。
                     而类似“得到”“小密圈”这样的付费专栏,则直接在用户和作者之间建立了金钱协议关系。所谓“1000个铁粉”定律,就是指你的专栏只要售出1000份,每份199元,一年能有20万的收入,似乎是一个“知识人”体面的保证。薛兆丰的专栏卖出20万份,可以说是知识人里面的富翁了,更新了人们对教授的观念。
                     不管模式是什么,“知识付费”的核心观念就是花钱获得阅读特权,从而节约自己的时间。某APP中的听书服务,受众群很大。一本书有20万字,先找人整理一个5000字的干货,再制作成语音。你听一本书,只需要花一元钱和半小时的时间,因此,朋友圈突然就有了一些一年“读”200本书的读人,那不是自己读,而是听别人读出梗概。
                     到底什么是知识?就这个根本问题,人们都无法达成一致。但是,不管你是听很多书,或者追随薛兆丰这样的名家,阅读一年的专栏,你获得的都不是整体性知识,而是一堆“知识”的碎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薛兆丰会根据一些热点问题,做出经济学的解读,但那并不是经济学本身。如果你要真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人们用“海洋”这个词来形容知识,说明个人无论如何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对一个人来说,关键是结合自己的兴趣,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或“阅读谱系”。人和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知识体系的不同。人有了知识体系,就能获得一个思考的支点,此后,你只需要不断延展它、丰富它。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很有可能是知识体系更合理。
                     恰恰在构筑知识体系上,“知识付费”是很无力的。过于追随一个人的“专栏”,容易成为他思想的应声虫,而大量听书的梗概的人,也不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干货。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和网络热点一样转瞬即逝,对构建你的知识体系来讲,实在毫无作用。这也是很多人的体会:为什么付费听了一年,回头想想自己却并没有记住什么,生活和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我观察过薛兆丰专栏的数据,20万付费订户,但是每篇文章的阅读数在2万左右,也就是说,只有10%的读者打开了专栏(更谈不上认真阅读了)。那些付费而又没有读专栏的人,他们购买的只是“我花钱购买了专栏”这个行为而已,这是十足的学习幻觉。这是“知识付费”热里最经典的场景,有知识,有付费,这是一个买卖,而和学习无关。
                     本质上讲,任何有价值知识的获得,都要付出时间和辛苦的努力。幻想花钱能够买来捷径,最终却只是成就了别人的致富捷径。学习需要吃苦,试图偷懒的人,最后会一无所得。
              (摘自《新京报》2017.11.24,作者张丰,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互联网催生了知识付费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作者认为知识真的值钱了。
              B.知识付费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其一平台花钱请“答主”;其二向用户收费。
              C.“知识人”过去是靠授课来获取体面的保证的,而现在却是靠卖出“1000个铁粉”。
              D.“知识付费”把“花钱获得阅读特权”当作核心观念,人们通过“知识付费”获取的只是一堆知识的碎片,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1-4段作者首先交待本文写作的背景,接着介绍“知识付费”运行模式,然后剖析“知识付费”的概念内涵。
              B.第5段从知识的概念分析入手,论证知识付费只是获得了一堆“知识”的碎片,真正的知识还必须自己下功夫获得。
              C.第6-7段首先介绍了构建知识体系或阅读谱系的重要性,继而提出知识付费无法构建这种体系。
              D.第8段通过举例分析,回扣论题,指出付费而没有阅读专栏只是一个买卖行为,是十足的学习幻觉,与学习本身无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知识付费只是一种学习幻觉,要想真正地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还得付出大量时间和辛苦的努力。
              B.知识付费只是试图偷懒的人,幻想花钱来买个获取知识的捷径而已,最终会一无所得。
              C.知识付费只是平台或专栏致富的手段,订户不仅要支付费用,而且长此以往,容易让自己的知识成为碎片。
              D.知识付费的实质是通过“花钱”“省时间”来获取知识;传统学习则是通过“花”艰辛的努力“花”时间来获取知识。
            • 7.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
              当然从最简单最普通的思路而言,作为一国的政治中心应当位于国家的地理中心位置上,以便于对全国进行行政管理。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而从三河缩小到一个地点的天下之中则是洛阳。所以,从西周到唐代,都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虽然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有时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现实位置。因为除了理想以外,政治军事经济因素要起着实际的作用。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一方面要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在这种考量下,首都就可能设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是地理中心。
                     具体而言,在唐代以前,适合这一要求的是西安一带。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对山东地区(即崤山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而言是居高临下,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盐铁论•非鞅》所说:“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就是这个意思。而这一地区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优势,即使控制不了东方,也能据险保守独立。洛阳则没有这个优势,万一四方叛乱,则难以保全国家政权。这是控内。而对于御外而言,由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威胁来自西北,对于强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抗敌自保。如西汉、隋、唐都是如此。到了宋以后的外患则来自正北或东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迁。
                     另一个与地理中心有矛盾的因素是政治根据---王朝时代称为龙兴之地。一般而言,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周秦隋唐如此,辽夏金元清亦无不如此。甚至后梁的朱温,明太祖与明成祖(各选择不同地点),中华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概莫能外。甚至连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也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
                    在以上因素之外,首都所在地的经济地理条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虽然首都地区的粮食与其他用品可以从全国调配,但粮食供应却要有最基本的保证,于是都城所在地区要求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在以上所说的五大都城中,都有这一优势。与经济地理相关的则是交通条件,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
                     以上这些条件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于是中国的都城,尤其是统一王朝时期,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很难有一个地方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既然如此,就会产生某一时期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的情况;二,在长达三千年时间里主要的都城实际上很少,唐以前只有西安、洛阳,开封只是一个补充。金以后至今主要就只有北京,南京只是一种权宜。
              (摘编自周振鹤的《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三河地区就处于该流域核心区,洛阳是全中国的中心,因此古人常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
              B.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和南京能成为古都的政治地理条件各不相同,但它们所在的地区都有一块保证都城粮食基本供应的平原。
              C.明太祖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明成祖却定都北京,看似不同,实则他们都遵循了要将首都定在龙兴之地或与之不远地方的原则。
              D.西安作为古都,它有地理区位优势,既能居高临下,又能凭借四塞之固据险自保,同时它偏于西北的位置,也有利于抗击西北外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从政治地理角度,先后就地理区位和地理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建都存在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现象的原因。
              B.文章举长安和洛阳的例子,分析了建都时出于控内与御外的考虑,都城往往会选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是地理中心位置的道理。
              C.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二、三、四段从地理区位角度分析,第五段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了经济地理和交通条件对选都的影响。
              D.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为什么都把首都定在距离统治集团发源地不远地方的原因,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一般来说,处于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一方面它能有效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它能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
              B.选择都城往往要考虑它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如,它是否处于地理中心,是否有利于控内御外,是否靠近统治集团的龙兴之地。
              C.从古代帝王把首都选择在与全国领土范围中心有所偏向的位置上看,在既要控内又要御外时,帝王们把重点放在了抵御外部侵略行为上。
              D.中国统一王朝时期,统治者们出于种种考虑,总会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而在长达三千年时间里,可供中国帝王选择作都城的地方实在是少得可怜。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______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B.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B.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C.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D.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2)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B.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C.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D.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就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B.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C.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D.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聋老婆子那番话和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就暗示读者,在贾府这类事件必然是经常发生,这才使聋老婆子这样的仆人也不以为奇,以至于麻木不仁了。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映射到薛宝钗和王夫人的身上。薛宝钗听到金钏儿跳井惨死的消息,只冷冰冰地说了一句:“这也奇了。”赶忙到王夫人处“道安慰”去了。接着就写两人一段对话。王夫人有意掩盖她污辱和逼死金钏儿的真相,推脱自己的罪过。而薛宝钗却这样安慰王夫人:“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这些冷冰冰的话,令读者感到透骨的心寒。
                   第三层,是所有这些又都一齐映射到贾宝玉的身上,使他对金钏儿之死独异的感情和态度,突出地显现了出来。贾宝玉被打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对金钏儿的惨死悲痛到“五内摧伤”,以致“茫然不知何往”。而在遭到一场几至丧命的毒打之后,还对林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了金钏儿。艺术上经过这样几层映射,便突现出贾宝玉的心地、感情,是多么善良,多么纯朴!
              映射艺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对生活有深切的体验而眼光敏锐的作家,才能看到生活的内在联系并在作品中自觉地揭示这种联系。映射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触发他们的艺术想像,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红楼梦》是运用映射艺术运用得最好的作品,因此,阅读《红楼梦》就需要瞻前顾后,善于联想,在联想中发现和体会作家的艺术匠心。
              (选自周先慎《琐碎中有无限烟波》,有删改)
              (1)下列对于“映射”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映射”体现了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它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于作家能否整体认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B.“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能使生活中本没有关联的人物、事件产生关联,进而从整体上显现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C.在运用了“映射”艺术技巧的小说中,作者所写的一个人、一件事往往不是孤立的,如贾宝玉挨打这件事就和金钏儿跳井相关联。
              D.“映射”体现了不同的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它能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在贾府中,聋老婆子虽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一样,都是被压迫者,但对金钏儿被逼惨死却极其冷漠,认为贾宝玉对金钏儿之死如此关切是小题大做。
              B.曹雪芹安排聋老婆子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既是因为情节发展方面的需要,又是因为要通过她映射贾政、薛宝钗、王夫人和贾宝玉的性格。
              C.从聋老婆子的语言和态度,读者可联想到金钏儿之死这类事在贾府一定经常发生,也可知贾政之言“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之假。
              D.对金钏儿之死独异的感情和态度是贾宝玉遭受毒打的原因之一;遭毒打之后,贾宝玉还说情愿为金钏儿这些人而死。由此可见贾宝玉的善良和纯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红楼梦》中,聋老婆子把贾宝玉的“要紧”听成了“跳井”,这是匠心独运之处。作者由“要紧”而“跳井”,起到了映射作用。
              B.读者阅读《红楼梦》要瞻前顾后,善于联想,在联想中发现和体会作家的艺术匠心,因为《红楼梦》是运用映射艺术最为杰出的作品。
              C.曹雪芹对生活体验深切,眼光敏锐,看到了生活的内在联系并在《红楼梦》中自觉揭示了这种联系,这使《红楼梦》具有独特魅力。
              D.《红楼梦》对日常生活的描写看似琐碎但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如写金钏儿“跳井”就映射出同一阶层人物麻木不仁,令人心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