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辛弃疾,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冢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 ∕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 2.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 ”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 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 仗的特点。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 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E.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 主义风格。
            • 3.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 4.

              辋川别业

              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写诗人在辋川隐居时的生活,其状写精细传神,抒情流畅自如,意境恬静优美。
              B.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C.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D.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E.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B.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宴席中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 6.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汾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两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仄,泛指诗文的声调韵律。一般说来,普通话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声,古入声字也属于仄声。
              B.《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皆为纪传体历史散文,纪传体是以人物经历为线索的一种记史体裁。
              C.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由于表演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冲突比小说更为集中。和小说一样,戏剧剧本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是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D.词产生于唐末,兴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词牌名除首创作品外,一般与内容无关,只规定了形式特点。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孔尚任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丑。
              B.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政治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D.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 9.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注】①张养浩: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弃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②伍将军:指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③干休:徒然被杀害。④丞相:指秦丞相李斯,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下面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此曲兼有“沽美酒”和“太平令”两曲牌,两者皆属“双调”这一宫调,依照曲牌对曲子句数的规定,本曲有13句。
              B.开头两句作者写自己居官之时意欲归隐,待过上闲适的生活后,却因思恋官场而心有不甘,道出矛盾而悔恨的心理。
              C.“直到教人做样看”是说作者于人前故作平静之状,来掩饰内心的纠结,能看出那时候作者的精神还未至自由之境。
              D.作者大量用典,列举出屈原等古人从政得祸的例子,借此慨叹仕途的险恶,渗透出作者脱离官场、远祸全身的心理。
              E.整首曲词句式参差中见整齐,整齐中而又富有变化,音韵畅达自然,用语平白如话,构成了和谐而婉约的艺术特色。
            • 10.

              下列各选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楔子常在剧本开头,简要介绍人物、故事,有时也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角色有旦、末、净等,正旦是男主角,正末是女主角。
              B.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比如尊称有:“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中的“牛马走”、“少卿足下”中的“足下”。谦称有:“臣虽下愚”中的“下愚”。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诗意浓郁的爱情悲剧,他的重要悲剧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威尼斯商人》。
              D.后人将《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诗经》和《楚辞》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风格流派的源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