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课文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B.《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汉朝的孝妇。
              C.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D.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作,其中《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
              B.曹禺的《雷雨》写了周鲁两家的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C.柳永,原名柳三变,他的《望海潮》描绘了钱塘地区花团锦簇的美景。
              D.辛弃疾,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的一生满载着北伐抗金的壮志。
            • 3.
              下面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于投机的贾雨村巧藉学生林黛玉的关系结识了贾政,并谋补了应天府缺职;而黛玉也应外祖母之召,与雨村同行,来到了荣国府。
              B.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在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王夫人。
              C.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另一家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馒头庵老尼姑求王熙凤摆平这件事,王熙风派人去打通长安节度使的关节,竟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断送了两条人命。
              D.省亲园林竣工,贾珍遂请贾政亲自视察,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宝玉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分别题有“曲径通幽”。“沁芳”。“有凤来仪”等匾额。
            • 4.
              下面关于《红楼梦》中的人物指述,不正确一项是(    )
              A.十二金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B.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C.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D.贾政的妻为王夫人,张姨娘是他的妾,王夫的丫鬟有:金钏儿。玉钏儿。彩云。彩霞等;贾宝玉的丫鬟及小厮有:袭人。麝月。秋纹。茗烟。锄药。扫红等。
            • 5.
              下面对相关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夜别友人》情和景的安排精致而巧妙,诗人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长,最后以展望征途结束全篇。
              B.《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江”为主体。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引领诗情涨落起伏。
              C.《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二句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安静淳朴的生活理想。
              D.《燕歌行》处处隐伏着对比: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的室家分离与汉将的纵情声色,李将军的身先士卒与汉将的贪图享乐……这些对比大大加强了诗歌的讽刺力量。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和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7.
              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马谡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也为诸葛亮出过一些好主意。但是刘备却看出马谡不踏实,认为此人不可大用。诸葛亮在伐魏时,派马谡守街亭。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不听众将领劝告,将营寨扎在了山上。结果被魏军断了水源,打得惨败,丢了街亭。想起先帝遗言,诸葛亮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入海才知天地远,出水才见两腿泥。
              D.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8.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 9.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B.“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及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曾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
              D.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
            •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 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诗经》里的诗多为四言诗。
              B.《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乐府”,原指古代封建王朝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选自《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作有《曹操集》。曹操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后人称以“三曹”为核心的文坛所体现的文风为“建安风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