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 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时,从陆完击贼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战柏崖、白羊峪,皆有功。十三年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 ,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帝注视久之,笑而止。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帝大怒,夺永官。巡按御史丘养浩言:“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不负知己,宁负国家?祈曲赐优容,俾还镇。”顺天巡抚刘泽及给事、御史交章救之,俱被谴。永竟废不用。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大同军再乱,廷臣交荐。召至,已就抚,复还南京。
                十四年,辽东兵变。罢总兵官刘淮,以永代之。大清堡守将徐颢诱杀泰宁卫九人。部长把当孩怒,寇边,永击斩之。其族属把孙借朵颜兵报雠,复为永所却。已,复入犯。 中官王永战败,永坐戴罪。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 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事闻,进左都督。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至是,竟得其力。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苏镇,作京师藩屏。”未及调,卒。辽人为罢市。丧过苏州,州人亦洒泣。两镇并立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B.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C.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D.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 2.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

              (选自《沧浪诗话),有删改)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 《沧浪诗话》是____(朝代)的____(作者)的作品。

              (3) 作者对近代诸公评价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 3.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曹操看到力战众将、勇救少主的赵云,赞叹“真虎将也”,传令不许放冷箭,只许活捉,因而使得赵云杀出重围,得以脱身。
              B.《子夜》中,吴荪甫先大造舆论诋毁朱吟秋,再让杜竹斋逼收贷款,随后又以苛刻的条件放贷给他,最后硬吞其丝厂,赵伯韬说他“你这人太毒”。
              C.《边城》中,翠翠和爷爷应二老之邀一起去吊脚楼看赛龙舟,时间不久,熟人杨马兵拉着爷爷去看中寨王团总家的新碾坊,意欲为翠翠说媒。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对哈姆莱特“精神失常”表示怀疑,先后派大臣波洛涅斯、奸细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前去试探,最终都被哈姆莱特一一识破。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将侄子查理带到花园,先诉说自己此时无钱,后告诉查理其父的死讯,如此说话的顺序是由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决定的。
            • 4.

              夫剧以风世,风莫大乎使人起于悲欢,而泊然于生死。生与欢,天之所以鸩人也;悲与死,天之所以玉人也。第如世之所演当悲而犹不忘欢处死而犹不忘生是悲与死亦不足以玉人又何风焉!崔莺莺之事以悲终,霍小玉之事以死终。小说中如此者,不可以数计。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乃何以王实甫、汤若士之慧业,而犹不能脱传奇之窠臼耶?

              (节选自卓人月《新西厢序》)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 《    》是汤显祖的戏剧代表作,它与《    》《     》《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
              (3) 请结合材料,概括作者对戏剧创作的看法。
            • 5.

              简答题

              (1)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有“敏探春”之称,根据“偶结海棠社”“兴利除宿弊”“抄检大观园”三回中的有关情节,概括探春的“敏”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老人与海》中,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当他通过紧绷的钓线发现有大鱼上钩并拖着小船向远海游去时,几次大声地说“真希望那孩子在我身边”“要是那孩子在就好了”,这体现了老人什么样的心理?​                                                     

            • 6.

              简答题

              (1) 《红楼梦》中,王夫人初见林黛玉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这样介绍的用意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 《茶馆》中有一位唱“数来宝”、名叫大傻杨的角色,他对剧情有什么作用?​                                          

            • 7.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赤壁之战,曹操败退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未在险要处设伏,被关羽义释,回到江陵后大哭杨修,把责任推给谋士。
              B.《风波》中,赵七爷对七斤骂自己“贱胎”耿耿于怀,趁七斤没有辫子,挟私报复,可见其内心深处的狭隘、阴暗和狠毒。
              C.《边城》中,老船夫教导孙女要有一种坚强的精神:“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D.《子夜》借范博文所谓的封建僵尸风化的议论,揭示了吴老太爷受上海五光十色景象的刺激中风而死的这一情节所隐含的意义。
              E.哈姆莱特以为是叔叔在偷听而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他为此陷入了深深的悔意中,性格也变得复杂而多疑。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又称“古风”,《诗经·氓》《归园田居》都是其中的名篇;近体诗在唐朝达到鼎盛,二者都对平仄和押韵有严格的限制。
              B.纪传体史书以人物立传的方式来记叙历史事件,反映史实,东汉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C.《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同为诗序,前者骈散相间,清新质朴,后者以骈句为主,辞采华美,都是文质兼美的千古名篇。
              D.《高老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
            •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庄子》等。
              B.元杂剧剧本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C.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纺徨》和《故事新编》,《孔乙已》和《祝福》都选自《彷徨》。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是桑地亚哥;《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小说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
            • 10.

              下列成语的出处按时代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当益壮

              ②钩心斗角

              ③刎颈之交

              ④席卷天下

              ⑤欣欣向荣

              ⑥形影相吊

              A.④③⑤⑥①②
              B.④③⑥⑤①②
              C.③④⑥⑤②①
              D.③④⑤⑥②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