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圣人无 师 天行有
              B.弃甲曳 而走    者,国之大事也
              C.闻 有先后 伐无 ,诛暴秦
              D.春江花朝秋月夜    闻道,夕死可以
            • 2.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日:“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日:“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乡族贫者,死亡则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觿人止之,翊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士大夫病亡道                列坐其

              B.又逢知故 馁于路               此非孟德之 于周郎者乎

              C.死亡则 具殡葬                 于人 可讥

              D.拂 其择时而仕                 举匏樽 相属           
            •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独穷困 此时也           ②相与枕藉 舟中

              B.① 所以游目骋怀               ②此 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①登即 许和                 ②无物以

              D.①盖其又深,则其 又加少矣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
            • 4.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仁寿令,豪纵, 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   伏:认罪       
              D.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 5.

              袁盎者,楚人也,字。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1)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氏不 如带                      非能水也,而 江河

              B.吾与而兄 ,今儿廷毁我 积 成德,而神明自得

              C.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 所以祸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 所以为愚

              D.且陛下幸 ,即厚赐之              蚓无爪牙 利,筋骨之强
            • 6.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下列两组加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 其为也,终不解矣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从句式特征看,与“未之有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 7.
              对下面两组划线字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冰泉冷涩弦凝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 境 

              ③曲终收当心画        ④转轴弦三两声

              A.①与②的意思相同,③与④的意思不同。
              B.①与②的意思相同,③与④的意思相同。
              C.①与②的意思不同,③与④的意思相同。
              D.①与②的意思不同,③与④的意思不同。
            • 8.

              李沆传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节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议遂                     寝:停止,搁置
              B.以西北用兵,或至 旰食        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C.驾而往                    趣:趋向,奔赴
              D.身食厚禄,时有 赐          横:出乎意料
            • 9.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下列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3) 下列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4) 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若民, 无恒产(那么)
              B.然后从而 之(处罚)
              C.是故明君 民之产(规定)
              D.然后驱而 善(往,走向)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

                    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宣德五年五月 廷臣九人为知府 简:选拔        
              B. 咸获 苏息 苏息:死而复生
              C. 一意拊 抚  循:抚慰安抚                       
              D. 人情大 扰:扰乱
              (2) 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

              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 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 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 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道的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
              B. 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 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 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