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 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           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 岭南采访使                 充:代理
              B.庆礼 至其境                躬:亲自
              C.遂 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 方                    乖:背离
            • 2.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验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 文            属:连缀
              B. 连 公府不就         辟:通“避”,逃避
              C. 衡不 当世            慕:趋附
              D.  为河间相            出:离开(朝廷)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贪, 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赵。
              B.相如 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 而厚遇之。
              C.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 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 戏弄臣 / 赵王岂 一璧之故欺秦邪。
            • 4.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3分)        (    )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辽人常越境而 汲:取水。
              B.灌 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 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 甲 彻:穿透。
            • 5.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悉师欤?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1) 11.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

              (2) 1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行且求中以 己  益:充实 

              B.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 

              C.吾子无以韩 我    责:指责

              D.不敢倦,不敢 ,不敢肆  爱:吝啬

            • 6.

              下列对“请”的不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奏瑟    ②三十日不还,则立太子为王 

              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④璧有瑕,指示王  ⑤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②⑤/③④                
              D.②④⑤/①③
            • 7.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①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②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从秦王③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 尚:娶公主为妻。② 高祖:指唐高祖李渊。③  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唐太宗李世民。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自款结   雅:平素    B. 我父子尚肯相 乎   假:宽容
              C. 由是见亲    礼:礼遇    D. 时突厥数入        寇:贼寇
              (2) 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 为天子亦何聊
              B.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C.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D.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是兄弟,因为宇文士及做了隋炀帝的乘龙快婿,宇文化及在谋划弑杀隋炀帝的时候,对宇文士及严守秘密。
              B. 宇文士及在担任尚辇奉御一职时,就和高祖有往来,后来又献给高祖一只金环,最后和宇文化及。封德彝等人一起归附了高祖。
              C. 秦王即位后,宇文士及在边关镇守,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后没有发现确凿证据,朝廷把他召回京城任殿中监。
              D. 太宗曾经赏玩宫中树木,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宇文士及一番辩解,太宗气消。
            • 8.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 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 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奋六世之余(功业)                                始皇既(死)

              B. 非于钩戟长铩也(锋利)                         才能不及中人(普通人)

              C.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认为)     自以为关中之固(认为)

              D. 收天下之(兵器)                                   崤函之,自若也(险要的地势)

              (2)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因”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如而厚遇之,使归赵

              A. ……蒙故业,遗策

              B. 利乘便,宰割天下

              C. 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 廉颇……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  下列各句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 最后一自然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 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义。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9.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 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词类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2)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例: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天下云集 应,赢粮而景从
              B. 是故 益圣,愚益愚
              C. 乃使蒙恬 筑长城而守藩篱
              D.  取百越之地

            •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厚赂单于, 其善意        答:回答
              B.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均:比较
              C.扶辇下 ,触柱折辕          除:车马
              D.单于视左右而惊, 汉使      谢:告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