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部使者府以居。郡怜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部使者府以居  假:借              
              B.郡怜 无归也 其:他

              C.乃 支其欹斜   克:能够
              D.独 岁月之久  幸:希望



            • 2.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①!”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于胥乐兮:于,通“吁”,感叹词。胥,相。这里是一起欢乐的意思。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官 宪使              陟:提拔,升迁
              B.之楣间                揭:张贴,悬挂
              C.周环 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D.君子有谷, 孙子        贻:遗留
            • 3.

              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妻来 归:回娘家
              B.而幼孩 字:养育
              C.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
              D.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 4.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弱冠举乡试,学大进,好言兵,且善射。

              正德元年冬,权阉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弟子盈天下,世遂有“阳明学”云。

              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命勘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守仁计取南昌,宸濠惧,尽发南康、九江兵。丙辰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诸军殊死战,贼复大败。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初,京师闻变,诸大臣震惧,兵部尚书王琼曰:“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至是,果奏捷。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

              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反,乃诏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乱平,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行至南安卒,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绎旧闻 绎:整理               
              B.佯退师 佯:假装
              C.宸濠舟胶浅 胶:黏住、搁浅       
              D.官军奄至  奄:迟缓
            • 5.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日:“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日:“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乡族贫者,死亡则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觿人止之,翊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士大夫病亡道                列坐其

              B.又逢知故 馁于路               此非孟德之 于周郎者乎

              C.死亡则 具殡葬                 于人 可讥

              D.拂 其择时而仕                 举匏樽 相属           
            • 6.

              选出加下划线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A.百步而后止(或许)              无 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

              B.作《师说》以 之(赠送)   是故 贵无贱(没有)

              C.耕织  (致力于)         不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喜爱)

              D.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 先乎吾(本来)
            • 7.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正确的一组( )

              A.学不可  (已经 )   木直 (合乎)绳
              B.(背负)粮而景从   师 (道义)之不传也久矣
              C.士大夫之 ( 类)   君子 不齿(不屑一提)
              D.吾 (学习)道也    则 ( 可耻)师焉
            • 8.

              杜甫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①,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后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延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曰:“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延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贫,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视。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而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棿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注:①绪业:祖先的遗业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 忍弃之           移 民于河东

              B.臣叹其功名未          金 砺则利

              C.因许甫自往 视 君子博学而日参 乎己

              D.严挺之 有此儿         今其智 反不能及
            • 9.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独穷困 此时也           ②相与枕藉 舟中

              B.① 所以游目骋怀               ②此 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①登即 许和                 ②无物以

              D.①盖其又深,则其 又加少矣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
            • 10.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

              (1) 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寒疾,不可以      风:吹风,受风

              B.吾何 乎哉       慊:不足,少

              C.以 其二哉       慢:傲慢

              D.今天下地 德齐  丑:相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