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 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节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2) 上文中“骚人”指谁?“泽畔之吟”指哪部作品?






              (3) 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对骚辞和苏李诗共同特点的评价,不超过10个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答苏武书                     李 陵
              ​       子卿足下: 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 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 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 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 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 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大罪小,不 明察 蒙:蒙蔽。
              B.策疲乏之兵, 新羁之马 当:抵御。
              C.而皆扶病,不 干戈 任:使用。
              D.何 志未立而怨已成 图:料想。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李陵不免于失败的一组是(  )
              ①五将失道,陵独遇战
              ②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③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④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⑤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⑥兵尽矢穷,人无尺铁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⑥
              (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迫不得已。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卒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4) 把原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

               

              (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 4.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 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节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2) 上文中“骚人”指谁?“泽畔之吟”指哪部作品?





              (3) 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对骚辞和苏李诗共同特点的评价,不超过10个字。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奉樊於期头                函:盒子。

              B.北蛮夷之 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自引而起, 袖                 绝:断绝,挣断。

              D.剑 ,故不可立                 拔坚:坚固、锋利。

            •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
                  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汝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薨,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 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旧唐书•杜如晦》有删改)
              【注释】:①常调:按常规迁选官吏.
              (1)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B.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C.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D.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2)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C.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杜如晦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曾祖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父曾任河内太守,祖父任温州刺史、工部尚书,父亲曾任昌州长史.
              B.杜如晦功勋卓著,多次被封赏.在跟随太宗征讨天下之际就被高祖封为建平县男,待太宗即位后,升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C.杜如晦聪慧明达,深受器重.隋朝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另眼相看,说他是栋梁之材.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在秦王府众人被外迁之际,奏请把他留下.
              D.杜如晦生前辉煌,死后亦荣耀.他死后,太宗很伤心,三日不朝,追赠他为司空.在第二年他的忌日当天,太宗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慰问他的妻子儿女.
              (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②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观,字仲宾,常州毗陵人.在
              登进士第.归宋,为彭原主簿.上请复刺史及不遣武德卒诣外州侦事,颇称旨,召拜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献所业文,赐进士及第.会
              言剑外赋税轻,诏观乘传按行诸州,因令稍增之.观上疏言:“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輓之力固不可也徒敛怨于民,未见国家之利.”
              深以为然,因留不遣.其后,复上疏曰:“臣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置崇文馆,命学士、耆儒更直互进,听朝之际,则入内殿讲论文义,商榷时政.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伏望释循常之务,养浩然之气,深诏近臣,阐扬玄风,上为祖宗播无疆之休,下为子孙建不拔之业.”上览而称之.岁余,迁左司,改盐铁判官.观数在省署及长春殿次中,谘事于其使李惟清,辨说牴牾,失礼容,惟清不能甘,因奏解其任.观抗章论列,上亦察其无失,故未几复授旧职.又谏罢治佛寺,不报.俄出为诸
              茶盐制置副使,上疏言:“更茶盐之制,于理非便.”不合旨,改知黄州,迁扬州,皆有善政.会三司改旧贯,均州县之籍以分其职,召为三司河东道判官.有诏计司官属不得越局言他事,观自以任谏官,乃上书指陈拾遗补阙之职,不奉诏.上怒,谓宰相曰:“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乃令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坐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具,卒于桂州.观广览汉史,雅好论事,辞理切直,有古人之风焉.
                                                                             (选自《宋史•张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輓之力/固不可也/
              B.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輓之力/固不可也/
              C.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輓之力/固不可也/
              D.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輓之力/固不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所指区域不尽相同.
              B.三司,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C.太宗,是一种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供奉祭祀时追尊的名号.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张观在任能直言进谏,皇上想要增加剑外的赋税,张观上奏认为不可,原因是增税会让边民生怨,而且会增加漕运的负担,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B.张观推崇佛道之学,他提议要像唐代学习,设置崇文馆,让学士和宿儒轮流到宫廷值班,为皇上讲解经义,议论时政得失,这样才能建立不朽的功业.
              C.张观性格耿直,与内阁使臣李惟清在政事主张上发生矛盾,并且争论时不顾礼节,被免去职务,不过皇上还是很快恢复了张观的职务.
              D.张观广览史书,喜欢评论政事得失,经常直言时弊,虽然他的政绩显著,早期也颇受皇上重用,但是后来还是因为惹怒皇上而被责令出京为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
              ②坐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具,卒于桂州.
            •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戣(kuí),字君严,擢
              第.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入为侍御史,累擢谏议大夫.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戣得副章,不肯受,面质让之.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有诏斥涉峡州司马,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父兄,鞫状具.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三月俸.再迁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好
              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司.”诏还御史台.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既至,免属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先是,属刺史俸率三万,又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
                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愈嗟叹,即上疏言:“《礼》:大夫七十
              .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义,而有贪贤之美.”不报.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卒,年七十三.赠兵部尚书,
              曰贞.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蚶菜:即蚶子,肉味鲜美,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B.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C.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D.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始祖,故称道家为黄老.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至东汉末年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形成影响很大,故道教也称“黄老道”.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据封建礼法,大夫七十岁而主动上书要求致仕,皇帝则加以挽留,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君臣关系.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孔戣谥曰“贞”,属于平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戣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众人惧怕监军杨志谦,孔戣邀请他到府中,实现了有效管制;在刘希光受贿案件中,他坚定不移地履行谏议大夫的职责,使相关人员受到惩处.
              B.孔戣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他慷慨论证,使很多经久不决的案件得到正确处置,如因贪赃获罪的江西观察使李少和被贬,杀从兄的崔易简被诛杀,操纵案情的京兆尹被罚俸,诬告上司的韦岳被诛杀等.
              C.孔戣才智过人,推行高薪养廉.被授予岭南节度使后,他先免除属州以前拖欠的数以万计的赋税,然后以高薪约束刺史的行为,若违反则绳之以法.
              D.孔戣进退有度,举动符合礼法.穆宗继位后,他被召回朝廷并屡次升迁;后因为年龄大而要求告老还乡,韩愈非常惋惜,向皇帝上书为他求情,助他实现愿望.
              (4)翻译文中语句
              ①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译文:    
              ②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
              译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