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 2.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     )
              A.民生之多艰                    
              B.相道之不察兮
              C.余马于兰皋兮                    
              D.太息以掩涕兮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答苏武书                     李 陵
              ​       子卿足下: 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 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 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 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 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 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大罪小,不 明察 蒙:蒙蔽。
              B.策疲乏之兵, 新羁之马 当:抵御。
              C.而皆扶病,不 干戈 任:使用。
              D.何 志未立而怨已成 图:料想。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李陵不免于失败的一组是(  )
              ①五将失道,陵独遇战
              ②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③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④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⑤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⑥兵尽矢穷,人无尺铁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⑥
              (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生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是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在异族左右劝勉言欢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迫不得已。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卒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4) 把原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 4.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去今之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使之   ③亦以死生之大

              ④买五人之头而之   ⑤不能容于远近     ⑥诡踪迹,行露宿

              ⑦宁许以秦曲       ⑧与郑人         ⑨素留侯张良        

              A.①③⑦/②④⑨/⑤/⑥⑧          
              B.①④⑧/②⑥/③⑨/⑤/⑦
              C.①③⑦/②⑤/④⑥⑨/⑧          
              D.①④⑧/②⑤/③⑥⑨/⑦
            • 5.
              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奉樊於期头                函:盒子。

              B.北蛮夷之 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自引而起, 袖                 绝:断绝,挣断。

              D.剑 ,故不可立                 拔坚:坚固、锋利。

            • 7. 文言文断句.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 8.
              【题文】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⑵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 9. 【题文】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译: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B.高可二黍许。译: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表示感谢。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