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末期,养“士”之风盛行。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
              B.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苏轼评价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D.“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古代以五百户为“党”。“庠”是设在党中的学校。“序”是设在遂中的学校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和《孟子》都属于对话式论辩著作,都是晚年和弟子们一起编纂而成的。
              B.《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丛书,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编纂。
              C.道家是由老子在春秋末年创办的一个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和道教属于一个体系。
              D.“中庸”,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是一种调和或折中的标准。
            • 3.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C.序,介绍写作经过、原因、目的等,分为自序(自己作序)和他序(他人代序)。《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因放在集子的最后,故这篇称为“后序”。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最后。从《鸿门宴》中的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  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南朝梁代刘义庆所著的《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前代文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巨著。
            • 5.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天下分九州,为兖州、冀州、青州、雍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梁州,秦居青州.
              B.六艺经传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C.“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唐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
              D.“五陵年少”中的五陵是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
            •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是古代对储君的称谓,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力,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足下”是古代的交际用语,是一个广泛用于一切场合的敬词,表示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C.“五音”是五声音阶的意思,依次为“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五声音阶
              D.宗庙是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之所,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古代帝王有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 7.
              选出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红楼梦》共120回,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B.小说是指和散文、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是它的几个要素。
              C.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蜀道难》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指一种和乐的诗歌。
            • 8.
              下列诗词名句以及作者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北宋---苏轼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李白
            •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祝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海明威是美国作家,他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C.唐代以前出现的诗歌一般叫古体诗,唐代出现的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叫近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和《琵琶行》中的“行”都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
              D.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 10.
              下列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清初散文家。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其代表作,他的作品对后来的“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
              B.“除”,原是“除旧官,任新官”的意思,后来通用指授职。“束发”,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顶上。“归”,旧指女子出嫁。
              C.史铁生,当代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D.《陈情表》中“表”,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项脊轩志》中“志”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而“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欧阳修《醉翁亭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