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俞可平:仰望星空,做天国的学问
              肖堂
                  学而优则仕的进阶逻辑,到俞可平这里被颠覆了。争取了两三年后,这位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辞职请求,终于得到中央批复。他如愿回到未名湖畔,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一直以来,俞可平身上最引人关注的,是他大胆而犀利的学术观点。他的成长经历和最鲜活的生活细节,却很少有人知晓。如今看来,恰恰是这些被忽略的部分,生动印证了时代的发展。
                  1959年7月,俞可平出生于浙江诸暨。他曾做过两年多生产队干部,之后恰逢国家恢复高考,俞可平考入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就读政史专业,后来成为厦门大学哲学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我们这代人,受毛主席的影响特别深。毛主席喜欢读什么?喜欢读历史、哲学。”他这样解释自己选择专业的原因。
              在厦大三年,因为看到政治对中国的决定性作用,俞可平的兴趣渐渐转向了中国政治。“当时的我,内心似乎涌动着一种莫名的责任感,觉得应该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点儿什么。”俞可平说,“所谓责任,无非两种。一种是知识的责任,就是通过研究,推动学术的进步;另一种,就是通过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1984年,俞可平毕业,并留校任教。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设立了全中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点,中国新时期政治学奠基人赵宝煦决定招收开门弟子。经过努力,他如愿走到了赵宝煦面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政治学博士生之一。
                  入学一年后,俞可平放弃了当时非常难得的海外联合培养机会,试图说服导师同意自己转变研究方向--从国际政治转向中国政治,从政治理论转向政治现实。“中国政治这么敏感,干嘛要学这个?”面对赵宝煦的询问,俞可平给出了两个答案:“第一,在中国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不是经济;第二,整个社会洋溢着改革的氛围,作为政治学研究者,应该参与到改革当中去。”此后,俞可平一直专注于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
              北大毕业,在短暂的留校后,俞可平很快就调到中央编译局工作,并且一干就是27年,从一名普通的助理研究员成长为局领导。但热衷学术的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内心更希望做一个纯粹的教授。
                  尽管从政多年,俞可平至今仍保持着一个学者的习惯和作息:喜欢爬山、游泳、射击,不跳舞、不去卡拉0K、很少应酬,每天晚上只睡6个小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读书、做学问。结果是,其学术影响力不但一直在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且据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过去十年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俞可平发表论文的引用率也高居榜首。
                  在俞可平看来,做学问有两种:一种是“尘世的学问”,一种是“天国的学问”。“这两种学问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对策研究,为现实服务;后者是纯学问,属于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他说。重回校园的俞可平,希望能做自己的“天国的学问”。他说,“现在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但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思想、原创理论太少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在这么重大的转型时期,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
                  他坦率地说以前在中央编译局,尽管是分管科研,但行政事务仍很多,确实感觉时间不够用。”同时,俞可平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中央提出的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原则。“我做了 14年的副局长了,我自己研究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了解一般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不得超过8年,我已经超过任期6年了,我应当带头能上能下。”
                  “中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今后我将有更多的时间仰望星空。”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在为官的时候已经著作等身;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敏感地带游刃有余,新意频出又从不逾矩……如今,他辞官归学,投身于中国的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原创性思想的生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②在中央编译局,俞可平参与了很多中央的重大决策调研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建设工程。他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推动中国政府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做了不少努力。还发起了中国社会创新奖,推动中国的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创新,鼓励它们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刘巍《从“教官”到教授俞可平的两种责任》(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 俞可平用他的经历颠覆了学而优则仕的进阶逻辑,在仕途上已经做到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辞职后选择了回北大。
              B. 俞可平考人大学后选择政史专业、哲学专业,主要是受家庭和时代影响,而后来他转向中国政治则完全是源于内心的责任感。
              C. 俞可平在中央编译局分管科研,其学术影响力一直在相关研究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发表论文的引用率也比较高。
              D. 俞可平认为“天国的学问”是纯学问,他希望做“天国的学问”,解决中国在重大转型期原创思想缺少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 俞可平是中国首批政治学博士,是赵宝煦的开门弟子,这使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为社会的进步做点什么。
              B. -直以来,人们关注俞可平大胆而犀利的学术观点,但很少有人知晓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细节,而这些被忽略的部分也是值得关注的。
              C. 尽管从政多年,但仍然保持着学者的习惯和作息,很少参加应酬,将全部精力用于学术研究,这是俞可平在为官时就已著作等身的原因之一。
              D. 中央关干干部任用有“干部能卜能下”的用人原则,俞可平辞官归学,除了热衷学术,也有带头践行中央提出的用人原则的考虑。
              E. 文章多次引用了俞可平自己的话,有助于读者直观地了解其经历和思想,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俞可平对责任是如何理解的?又是怎样践行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汉学家叶嘉莹
              上官云
                  5月10日,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温家宝致信祝贺,称先生七十年来孕育桃李,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在致答谢词时叶先生说:“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著作等身,精研古诗词,培养无数学生,被称为“大师的老师”。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旧北京一个传统世家,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恪守礼仪。闲暇时,父亲与伯父会声情并茂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也会各执一册诗词默默研读。受此环境熏陶,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十几岁能写格律诗词。1941年,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打下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
                  她容貌端丽,天资聪颖,是典型的民国“闺秀”。直到今天,叶嘉莹仍然打扮得十分齐整:着纤长指甲、佩戴粉边眼镜,仪态优雅。或许是出于天然的气质,辅仁读书期间几乎没有人敢随便跟她讲话,直到毕业时同学道别,我才听说有男同学编排我‘孤芳自赏’我行我素’。很多人说我爱情诗讲的那么好,长的又不难看,但事实上,我真的没有感情方面的经验。”
                   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她也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幸与不幸:937年抗战爆发,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杳无音讯;17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母亲因病去世;24岁婚后随丈夫迁至台湾,遭遇白色恐怖入狱……在屡次磨难中,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却始终贴身携带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除了这些笔记,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命传达出来,所以,拼尽一切,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
                   在恩师影响下,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叶嘉莹的生活,包括“白色恐怖”时期。放出去后我没有工作,甚至没有桌子床铺,先生仍在监狱,身边带着吃奶的孩子。我放弃研究还是没有放弃过?”叶嘉莹自问自答,怅然叹息,或许当时我内心仍然热爱着我的古诗,但在生活中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生活非常困苦,但是我还会背诗啊。”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叶嘉莹远赴哈佛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并与人合作做古诗词研究。那段时光,让她受益匪浅的是哈佛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我的办公室就在图书馆楼上二与我合作的美国教授为我提供很多方便,他告诉图书馆的人“:你们五点钟闭馆,但是叶先生可以一个人留在里面看书。”为了尽可能节约时间,她每天很早起床,一杯咖啡、两片面包做个三明治,带到图书馆算作午餐,然后去馆外的推车买个三明治当晚餐,一直工作到天黑。
                     叶嘉莹逐渐在古诗词领城取得成就,于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08年,还荣获了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单看文学领城的成就,很难把这位学者跟柴米油盐联系起来,而她将二者平衡得很好。虽然投入诗歌会忘记一切,但她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不会因为能够读一点书就骄傲,在家里,媳妇儿就是媳妇儿。”在北美教书时,为了节约开支,她“算计”租房地点:要离教书的学校近、离女儿学校近、离菜场近。我白天带了三明治上班,背着大书包下班先到菜场,抱着一堆纸袋子里的菜回家,洗菜切菜,洗米做饭,包括吸尘扫地都是我来做。”这样的生活,她过了几十年。在台湾,女儿刚出生,她甚至会亲手洗涮尿布。在外甥眼里,舅妈就是洗碗做饭、伸手掏水沟的居家媳妇。直到他去加拿大,才知道这位常常蹲着洗尿片的女人竟然是大学教授。
                  “事实上,就算我一直教书,我也不是好为人师。”她说,我的‘好”是‘好为人弟子’。我喜欢学习。除了教书以外,虽然很忙,我仍然去听外文系的诗歌或诗歌理论的课程,我是下了工夫去学习的。”此前一直两地奔波讲课的她说,回想我这一生,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国!”    
              (节选自2014年11月6日中新社刊文,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叶嘉莹出生于旧北京一个传统世家,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恪守礼仪。闲暇时召集家人开诗词朗诵会。
              B.叶嘉莹容貌端丽,天资聪颖,但打扮时髦,喜欢留长指甲,佩戴粉边眼镜,并孤芳自赏,我行我素。
              C.尽管成长过程遭受许多磨难,但她从没有放弃对古诗词的研究,以致凭借其卓越贡献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D.作为一个媳妇、母亲,家里的柴米油盐和孩子安排得妥帖;作为一个教师,她几十年坚持教学,培养无数学生;作为一个学者,她精研古诗词,著作等身。
              E.叶嘉莹说“事实上,就算我一直教书,我也不是好为人师。”而是‘好为人弟子’。表明她热爱学习,比如除了教书之外,她仍然去听外文系的诗歌或诗歌理论课程。
              (2)温家宝在致信祝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时,称赞她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她在古典诗词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 ______
              (3)文末叶嘉莹说“回想我这一生,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国!”你对叶嘉莹的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