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羲之甚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从子:侄子。②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③张芝: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④代述:代行王述职权。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 集          咸:都。
              B.故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列叙:分别记载。
              C.我书比钟矫,当 行         抗:抵挡。
              D.而羲之甚 之                   轻:轻视。
            • 2.
                                                                                                                   苦斋记

                                                                                                                 (明)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1)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里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植物 之,其味皆苦。   中:遭受。
              B.  莫不 布而罗生焉。            族:众多。
              C.  能 积热,除烦渴之疾。    已:治疗。
              D.则蹑屐登崖                    间:间或。
            • 3.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 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线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知尔          其礼乐
              B.之以饥馑       谓之方山子
              C.及三年         去,以手阖门
              D.且知 也          六七十    
            • 5.
              5、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②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郑                  ④又欲肆其西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6.
              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殁六月二日 / 汾阳王副元帅居蒲
              B.远不畏死亦明矣 / 大丈夫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C.常孟幾道言而痛之/ 则仆幾道十年之相知
              D.归而谋妇 / 投勃海之尾
            • 7.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波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命名为“快哉”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③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④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⑤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何往而非    病:忧愁,怨恨
              B.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 之    当:迎接
              C.西山之白云    揖:面对
              D.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是
            • 8.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胡为乎遑遑兮欲何?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③云无心出岫   
              ④木欣欣向荣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9.
              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爱 子,择师而教之   ②而余亦悔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师不必贤 弟子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 殊俗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      ②犹且从师而问
              D.①斧斤 时入山林         ②申之 孝悌之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