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秦伐赵, 石城 拔:攻下 B. 寡人 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私下
              C.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  靡:退却 D. 秦王 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最终
              (2)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①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3) 下列语句中能表明蔺相如“不畏强秦,有胆识”的一组是(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③秦王怒,不许

              ④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⑤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秦王提出秦赵两国修好后,赵王慑于秦王的威势,不敢前往.此时,廉颇和蔺相如建议赵王赴会,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
              B. 廉颇的保驾护行使秦王想在渑池会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的胆识和勇敢又展示了赵国不甘臣服的精神.
              C. 在渑池会上,秦御史书曰“令赵王鼓瑟”的“令”字别有深意,这个“令”字,充分显示了秦王的威势和秦国的强大,以及赵王的胆怯和赵国的弱小.
              D.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胆识慑服了秦王,他表现得不卑不亢,反击得有理有节;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背后有赵国的“盛兵”和廉颇的支持.
            • 2.

              赵逵字庄叔,其先秦人,家于资州。逵读书数行俱下,尤好聚古书,考历代兴衰治乱之迹与当代名人巨公出处大节,根穷底究,尚友其人。绍兴二十年,类省奏名,明年对策,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时秦桧意有所属,而逵对独当帝意,桧不悦。即罢知举王俨授逵左承事郎、签书剑南东川。帝尝问桧:“赵逵安在?”桧以实对。久之,帝又问,除校书郎。逵单车赴阙,征税者希桧意,搜行橐皆书籍,才数金而已。既就职,未尝私谒,桧意愈恨。逵赓御制《芝草诗》,有“皇心未敢宴安图”之句,桧见之怒曰:“逵犹以为未太平耶?”又谓逵曰:“馆中禄薄,能以家来乎?”逵曰:“亲老不能涉险远。”桧徐曰:“当以百金为助。”逵唯唯而已。又遣所亲申前言,讽逵往谢,逵不答,桧滋怒,欲挤之,未及而死。帝临哭桧还,即迁逵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帝如景灵宫,秘省起居惟逵一人。帝屡目逵,即日命引见上殿,帝迎谓曰:“卿知之乎?始终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后,为大臣沮格,久不见卿。秦桧日荐士,未尝一语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诏充普安郡生府教授。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广赐开纳,勿以微贱为间,庶几养成敢言之气。”帝嘉之。二十六年,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入谢,帝又日:“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又曰:“受陛下爵禄而奔走权门,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明年同知贡举,尽公考阅,以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逵以疾求外,帝命国医王继先视疾,不可为矣。卒年四十一。帝为之抆泪叹息。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桧以实对 ②能以家来乎 ③当以百金为助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 ⑤勿以微贱为间 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3)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而逵对独  帝意 当:适合。
              B.  亲老不能涉险远 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  怒 滋:更加。 
              D.臣不能效古人  抗折权奸 抗折:抗拒、驳斥。 

            • 3.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为永利。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父忧归,服除,留佐院事。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裕本廉介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其铨叙亦平。故事,考察目有四: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裕言:“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帝善之,遂著为令。考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裕不平,《辨诬录》,连疏乞休去。正德中卒,年八十八。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

              (1) 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裕焚之,以实              安帝雅 衡善术学

              B.持正不为万安所喜 少 父任

              C.裕本廉介 时望             决 约不偿城

              D.《辨诬录》               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胡为乎遑遑兮欲何?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二虫又何知          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5.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鸟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鸟丸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然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初,高祖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叉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每出入,以甲士从,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译叉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

                 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

                 【注】①高祖:指睛文帝。②章睡: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及帝亲 万机                      总:统管
              B.愿殿下 著仁孝                    勉:努力
              C.译擅取官材,自 私第              营:经营
              D.阴 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敕:告诫
            • 6.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比较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秦孝公据崤函固    ② 商君佐

              收要害之郡           ④ 追亡逐,伏尸百万

              A.孝公既                                                 没:通假字,通“殁”,死。
              B.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遗策              因:沿袭
              C.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关而攻秦    叩:攻打
              D. 不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
            • 7.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 山乏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项是(    )
              (3)  下列叙述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粮而景从                                赢:担负
              B. 锄耰棘矜,非 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C. 余威震于 俗                             殊:非同一般
              D.  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 8.

              廌青山人诗序    方苞

              苞童时,侍先君子与钱饮光、杜于皇诸先生,以诗相唱和,慕其铿锵,欲窃效焉。先君子戒曰:“毋以为也!是虽小道,然其本于性质,别于遭遇,而达以学诵者,非尽志以终世,不能企其成,及其成也,则高下浅深纯驳,各肖其人,而不可以相易;岂惟陶、谢、李、杜峣然于古昔者哉!即吾所及见宗老涂山及钱、杜诸公,千里之外,或口诵其诗,而可知作者必某也。外此,则此人之诗,可以为彼,以遍于人人,虽合堂同席,分韵联句,掩其姓字,即不辨其谁何,漫为不知何人之诗,而耗少壮有用之心力,非躬自薄乎?

              苞用是遂绝意于诗,而自餬口四方,历吴、越、齐、鲁以至都下,海内以诗自鸣者多聚焉。就其能者,或偏得古人之气韵,苦橅其格调,视众人亦若有异焉,然杂置其伦辈中,亦莫辨为谁何。其门户可别者,仅两三人。至晚岁乃得廌青。廌青,山人也。余往来京师四十余年,未有道其诗与名字者。盖余方混混尘俗中,所见多衣冠驰骛之士,而廌青匿迹于穷山,其声光自莫由而达也。

              乾隆二年杪冬,余自武英殿出居西华门隅,子侄辈多称东村石君之诗。东村以诗投,果萧洒无世俗人语,遂因东村以得廌青。其后廌青以诗来,不待终篇,而知非他人作也。又二年,或锓其诗于版,乞言于余。东村之门人闻之,亦刻其山居诗二十首。东村一旦悉焚平生所作,誓不更为,而谋去家以从廌青于山中。噫!廌青,非山人也,其家世勋旧,方圣祖仁皇帝西征泽旺,尝自请赴绝塞开垦,以给屯军。逾年莫有知者遂归绝人事闭关于盘山盖天实限以诗人之遭遇而使之尽志于斯术也。

              东村齿未艾,其子仕进方得路,而欲从廌青于山中,且焚诗而不为,与先君子所以戒苞者似有合焉,其志可量也哉!

              注释:①峣然:山高峻的样子,这里指在古人中成就突出。②齿未艾:年岁未老。

              (1)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其成也,则高下浅深纯驳,各肖其人   驳:驳杂
              B.苦橅其格调,视众人亦若有异焉         视:比较
              C.所见多衣冠驰骛之士                   驰骛:奔走趋附
              D.或锓其诗于版,乞言于余               乞言:求助
            • 9.

              (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羲之甚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从子:侄子。②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③张芝: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④代述:代行王述职权。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 集          咸:都。
              B.故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列叙:分别记载。
              C.我书比钟矫,当 行         抗:抵挡。
              D.而羲之甚 之                   轻:轻视。
            • 10.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