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与现代汉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阮籍 猖狂   
              B.问 征夫以前路

              C.三餐而反,腹犹 果然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 不能 十一                   
              B.于是余有叹焉
              C.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D.望 美人兮天一方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会 虞常 论:判罪             ② 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B.① 之二策   均:权衡。比较   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死   当:应当
              C.①左右皆    靡:退却             ②如惠语以 单于   让:责备
              D.①扶辇下    除:台阶。殿阶   ② 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别:分别隔离
            • 4.
              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铸以为金人十二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5.

              虞集,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竞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所取每称得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选自《元史·虞集传》)

              (1) 下列对文中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B.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C.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D.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 6.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1) 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2) 下列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5) 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    )
              (6)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学(鼓励)        河内 (荒年)     槁暴(晒干)
              B.绳(合乎)        者(挺拔)      涂有饿 (饿死的人)
              C.砺(接近)        步(一小步)    闻者 (清楚)
              D.声非加 (大)      须臾(片刻)       博见(见得广)
            • 7.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未半岁也。逾年,俺答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

              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大学士严嵩 擅政             擅政:擅长政事
              B.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 得罪         得罪:获罪
              C. 惟日读《周易》为 疏解          疏解:疏通调解
              D. 衰病 侵寻                  侵寻:渐进,渐次发展
            • 8.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好学,善 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 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 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 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