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 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 “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B.卑辞厚礼以 之                  遗: 赠送
              C.乃 大夫种于吴王               见: 接见
              D.振贫 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 慰问
            • 2.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相同的一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岁 五经                            六艺经传皆 习之
              B.白 傲放                              圣 圣,愚
              C.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          吾 终日而思
              D.璘败,累 浔阳狱                      俯首
            • 3.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 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唯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唯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唯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下之贤才皆已 用       举:提拔,推举

              B.四海皆已无                   虞:欺骗,欺诈

              C.则将不 食与沐矣               暇:闲暇时间

              D.亦宜 而进之                   引:推荐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安慰            月落庭空影 长                 许:如此的

              B.舍瑟而                      作:起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C.别有疾而至斯乎       抑:还是          大块 我以文章                假:假借

              D.后五年吾妻来 归          归:女子出嫁       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送给
            • 5.
              下列加点字意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谁易之 约我
              B.举直错枉 闻斯行
              C.不让我如浮云
              D.又顾之他 人无信
            • 6.

              书叶机
                                              龚自珍
                  鄞人叶机者,可谓异材者也。嘉庆六年,举行辛酉科乡试,机以廪贡生治试具,凡竹篮、泥炉、油纸之属悉备。忽得巡抚檄曰:贡生某毋与试。机大诧。
                 初蔡牵、朱濆两盗,为海巨痈, 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俟其去,或扬帆施枪炮空中送之,寇反追,衄不以闻,故为患且十年。巡抚者,仪征阮公也。素闻机名,知沿海人信官不如信机;又知海寇畏乡勇胜畏官兵,又知乡勇非机不能将。
                 八月,寇舶定海,将犯鄞,机得檄,号于众曰:我一贫贡生,吮墨执三寸管,将试于有司,售则试京师,不售归耳。 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虽然,不可已,愿诸君助我。众曰:盍请银于文官?不可。盍假炮于武官?不可。事亟矣,何以助君?叶君则揎臂大呼,且誓曰:用官库中一枚钱,借官营中一秤火药而成功者,非男子也。飞书募健足,至行省,假所知豪士万金,假县中豪士万金,遂浓墨署一纸曰:少年失乡曲欢致冻饿者,有拳力绝人者,渔于海者,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与无此数端而愿从我者,皆画诺。夜半,赍纸者返,城中村中,画诺者几三千人。
                  天明,簿旗帜若干,火器若干,船若干,粮若干。机曰:乌用众?以九舟出,余听命。是日也,潮大至,神风发于海上,一枪之发抵巨炮,一橹之势抵艅艎,杀贼四百余人。九月,又败之于岸。十月,又逐之于海中。明年正月,又逐之于岛。浙半壁平。出军时,樯中有红心蓝边旗,机之旗也。自署曰代山,其村名也。朱濆舰中或争轧,诅于神,必曰遇代山旗。阮公闻于朝,奉旨以知县用。今为江南高邮知县,为龚自珍道其事。
                                                                        选自《龚自珍集卷二》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寇反追,不以闻衄:挑衅

              B.则试京师售:考中

              C.夜半,纸者返赍:送

              D.天明,簿旗帜若干    簿:登记造册
            • 7.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②乃令张良留

              ③若属皆为所虏                ④臣死不避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8.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②,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

              (节选自《史记》列传第四十三)

              【注】①噍呵:斥责。②施易:变卖以换钱财。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帝且 时,属孝景曰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
              B.景帝 上林                幸:指皇帝到某处
              C.剑尚盛,未尝 也           服:使用
              D.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将:统率,率领
            • 9.

              高继勋字绍先,仪状颀伟,太宗见而异之,召问其家世,以琼子对。擢寄班祗候,累迁内殿崇班。咸平初,王均据益州。招安使雷有终以兵五百授继勋,守东郭二门,会贼攻弥牟寨,继勋引兵转斗至嘉州,败之。会日暮,有终欲少休,继勋曰:“贼窘矣,急击之,无失也。”率十数骑鏖战,身被数创,血濡甲,贼退保子城,不敢出。迁洛苑使、并代州钤辖。契丹聚兵五万屯草城川,继勋登高望之,谓军使贾宗曰:“彼众而阵不整,将不才也。我兵虽少,可以奇取胜。先伏兵山下,敌见我弱,必急攻我,我诱之南走,尔起乘之,当大溃。”转战至寒光岭,伏发,契丹果败,相蹂躏死者万余人,获马、牛、橐驼甚众。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徙知环州,又徙瀛州。时岁饥,募富人出粟以给贫者。明年大稔,郡人上治状请留。迁内藏库使,以宫苑使奉使契丹。还,知定州,徙鄜延路钤辖,坐市马亏价失官。已而复为西上阁门使。仁宗即位,改东上阁门使,直授陇州团练使、知雄州。其冬,契丹猎燕蓟,候卒报有兵入钞,边州皆警。继勋曰:“契丹岁赖汉金缯,何敢损盟好邪?”居自若。已,乃知渤海人叛契丹,行剽两界也。入宿卫,出为天雄军都总管,愿复护边,既而留不遣。以老病乞骸骨。召见便殿,许一子扶掖,俾勿拜。授建雄军节度使、知滑州。河水暴溢啮堤岸继勋虽老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犹不辍水乃杀怒滑人德之。卒,年七十八,辍视朝一日,赠太尉。继勋性谦,有机略,善抚御士卒,临战辄胜。在蜀有威名,号“神将”。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被数创,血 甲  濡:沾湿,浸渍。
              B.援送军食,师乃   济:渡河。
              C.市马亏价失官 坐:因为。       
              D.候卒报有兵入  钞:抢掠。
            • 10.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径 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B.时运不齐,命途多  舛:乖违,不顺
              C.举世非之而不加  沮:沮丧
              D.本图宦达,不 名节 矜:怜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