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首次发现外星系大气层

              两个不同的科学家小组分别在1月14日发表的报告中说,他们第一次在地球上观测到位于我们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大气。 这两项科研成果为研究系外行星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系外行星是一种很难观测到的天体,它们围绕位于我们的太阳系外的恒星运行。据天文学家推测,虽然现实中还有很多系外行星有待发现,但是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仅确定300颗系外行星,它们中的一些行星上的环境,与地球上形成生命的环境非常类似。迄今为止,天文学家都是通过太空中的“斯皮策”红外望远镜收集的数据,了解系外行星的大气。但是,不久后“斯皮策”红外望远镜将用完制冷剂, 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它的观测能力。因为制冷剂是给仪器降温所必需的东西。

              一个科研组发现一颗体积是地球的很多倍的巨大行星,它是一颗所谓的“热木星”,编号为OGLE—TR—56b。热木星是一种比地球大很多倍的巨大行星,它们的运行轨道距离母恒星非常近。因为它们距离恒星很近,因此天文学家认为,它们的高温足以使它们喷发出从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放射物和近红外波。

              论文的联合作者、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默西迪丝·罗泽·莫拉莱斯说:“要想从地球上看到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它必须喷发出大量热量, 而且大气中必须无风或者存在很小的风。”另外,当这颗系外行星从它的恒星后面经过,被恒星遮住时,地球上必须正好是一个晴朗宁静的夜晚,这样天文学家 才能准确测量出它的热发射出现的轻微变化。莫拉莱斯在一项声明中说:“它被恒星遮住,使我们可以把这颗行星发散的热量与恒星区别开来。”

              两个科研组对OGLE—TR—56b进行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去年夏季进行的,一个科研组利用的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另一个科研组利用的是卡尼基研究所的麦哲伦—巴德(Magellan—Baade)望远镜,两台望远镜都位于智利。

              论文的第一作者、法国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大卫·斯宁说:“这颗行星就像一个燃烧的火炉,发出炙热耀眼的红光。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种行星被恒星遮住的现象会在何时发生,以便对它进行精确测量,揭示这颗行星的热发射变化情况。”在其他也发表在法国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strophysics)杂志上的研究中,荷兰的天文学家观测到另一颗被称作TrES—3b的系外行星存在热发射现象。

              (新浪科技 作者孝文 2009年1月16日)
              (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个不同的科研小组在对系外行星进行观察的时候,第一次在地球上观测到位于我们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大气.虽然他们的观测结果一致,但是他们获得的科研成果不同.
              B. 两个科研小组在观察系外行星的地点都在智利,他们的观测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他们所使用的观测方法不同.
              C. 科学家们在观测系外行星的时候,不约而同选择了观察同一颗行星,并在同样的观测条件下观察到了它.
              D. 美国的科学家们在对系外行星进行观察研究的环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大气中没有风或者很小的风;没有云的晴朗夜晚.而法国的科学家们却技高一筹,可以在任意条件下进行该研究.
              (2) 下列各项关于系外行星的信息推断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系外行星是指在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中环绕恒星运行的行星,这些行星的观察难度很大,至今人类天文学家仅确定300颗系外行星.
              B. “热木星”是一种比地球大很多倍的巨大行星,它们的运行轨道距离母恒星非常近.这种情况和我们太阳系的木星是一样的,所以科学家们给它们归类为“热木星”.
              C. 在已知的系外行星中,一些行星上的环境,与地球上形成生命的环境非常类似.所以这些行星上是有可能产生生命的.
              D. 目前人类在观测系外行星大气的时候,唯一的手段就是运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来推断系外行星的大气结构情况.
              (3) 下列各项关于文章内容推断正确一项的是(  )
              A. 人类科学家在观察研究外行星大气的时候,以前依靠的是太空中的红外望远镜“斯皮策”收集的数据,而“斯皮策”的制冷剂用完之后,人们对外行星大气的研究将只能依靠其他方式.而这两个科学研究小组获得的科研成果正好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B. 这两个科研小组发现,要对系外行星的大气进行观测研究,满足以下条件就行——是热木星.必须处在母恒星的背后.热木星必须没有风或者很大的风.地球上必须是风平浪静的晴朗夜晚.
              C. 发现热木星的科学研究小组所属的国度是美国,因为他们说“要想从地球上看到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它必须喷发出大量热量……”而另一个小组来自法国,而荷兰的天文学家也发现了一颗有着热发射现象的系外行星.
              D. 在不借助太空中的“斯皮策”红外望远镜收集的数据的情况下,天文学家们只有在所有系外行星处在母恒星的背后时才能观测研究它们的大气结构情况.
              (4) 对文中画线处词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项科研成果”指的是美国科研小组的凡有热发射现象的系外行星均有可能不借助太空中的红外望远镜收集的数据进行该系外行星的大气观测研究.而法国的科研小组得出的成果却是来自对“热木星”的观察.
              B. “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它的观测能力”是指冷却剂的消耗殆尽,将使得太空中的“斯皮策”红外望远镜受本身热量的影响而出现故障.
              C. 这样天文学家“才能准确测量出它的热发射出现的轻微变化”.它的热发射出现的轻微变化被测量出来,主要是用以区别系外行星与其母恒星之间的热发射的.
              D. “而且大气中必须无风或者存在很小的风.”这里所说的条件是指的被观测的系外行星的大气条件.
            • 2.
              订正前三次作业:成语,病句,得体,不会的成语和得体词语摘抄,拍照上传!
            • 3.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随着淡水供应如今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不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1) 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 (  )
              A. 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成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 从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 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创造性。
              D. 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2) 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是 (  )
              A. 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B. 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C. 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D. 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3) 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 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 “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 淡水“不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B. 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C. 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
              D. 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用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书老、庄亦不名,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评二世曰:“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白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1)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司马迁在《史记》中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
              B.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中国历史的黑暗,抨击了统治者的罪恶。
              C.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D.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人世家,肯定了项羽和陈涉的历史功绩;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
              B.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暗示司马迁的抑扬之意。
              C.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明确地表达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
              D.《史记•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不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同避。
              B.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C.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白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
              D.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后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先秦到汉唐,湖湘还属于中华文化体系的边缘地区,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还不是特别高,宋明 以后湖湘文化进一步发展,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湖湘文化崛起于两宋,与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背景有关。两宋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期。在周 秦汉唐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中原 文化。两宋以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南宋、元、明时期, 主导中国文化大传统的主要是南方人,这个地理文化格局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宋元明清时期湖湘地区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文化人,他们对中华文化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佛教文化的挑战时,一直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态度,到两宋时期终于完成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更新。就在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完成的两汉时期,佛教文化开始从西域传入,刚开始 时影响很小,而到了隋唐则演变发展到极盛。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有严重 的冲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价值理念面临严重挑战。然而,要想重振中华文化,就必须经过一个吸收、消 化佛教文化的过程,再重新建构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这个任务是两宋兴起的新儒学思潮完成的。
                  两宋以后中国文化的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处南国的湖湘文化获得了崛起的机会;而湖湘学者通过吸收、 消化佛教文化,参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重构,建构了一个以儒家价值系统为主体、兼容佛道文化的理学 思想体系。这一以理学为中心的中华文化体系,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并一直沿续到晚清中 国的近代化时期。对于湖湘文化而言,这两个背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湖湘文化在理学思潮的兴起、发 展、总结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参与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区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重心转移到南方,为湖湘理学兴起、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 史条件。
                  理学思潮的整体过程,大体包括北宋理学兴起、南宋理学集大成、明清之际理学总结、晚清理学再起 等几个阶段。湖湘之地向来被学术界视为“理学重镇”“理学之邦”,就在上述理学思潮的几个阶段,均涌 现出了一些重要的学者、学派,很多学者成为这几个不同阶段的标志性人物。理学思潮的出现表明中华文 化在面对外来的佛教文化挑战时完成了主体性重建,湖湘之地成为历史上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湖湘的理学传统,是这个时期的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成果。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下列有关湖湘文化崛起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从先秦到宋元明清时期,湖湘文化的崛起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B.两宋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湖湘文化崛起,这引起了新儒学思潮的兴起。
              C.两宋以后,湖湘学者建构了一个以儒家价值系统为主、兼容佛道文化的理学思想体系。
              D.湖湘之地成为历史上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这是湖湘文化崛起的表现。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______
              A.宋代以前,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湖湘处于边缘地区,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B.尽管湖湘地区崛起较晚,但是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过程中,湖湘地域的一些重要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C.在周秦汉唐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在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中原文化。
              D.湖湘学者建构的理学思想体系,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促使佛教文化融入儒家文化中。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两宋时期湖湘文化崛起的原因。
            • 6.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君子”作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而言,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B.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C.《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D.“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洞穿一切的眼光与视野。
              B.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C.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D.君子知礼好礼。与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相比,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更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
              B.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C.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D.无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禅宗修行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悟”。关于“悟”,各种解释,大同小异,究其实质就是不借助逻辑推理的心领神会,即非逻辑性,重在自我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禅宗的这一特点与艺术思维是十分类似的。
                  一、“无理而妙”。由于人们对艺术的不合逻辑已经习以为常,因而见怪不怪,如果将艺术的眼光收起,而以逻辑的眼光审视,艺术的有悖常理则比比皆是,诸如这样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按照审美的眼光来看,每句都是荒谬的。白发再长也不会达到三千丈,瀑布也不是银河从九天落下,花、鸟不是人何来溅泪、惊心?月光各处皆一样,又何来“月是故乡明”。奇怪的是,人们不仅宽容了这样的荒谬,而且极为欣赏、推崇这种荒谬。正如清代诗论家贺裳所说的“无理而妙”。在非逻辑、非常理这一点上,禅悟与艺术思维实在是太一致了。
                  二、意在言外。意在言外是禅悟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禅悟的这一特征竟然用诗来比喻。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最是讲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诗之耐品,也就在这里,如果一目了然,显豁明白,还有什么诗味?还有什么美呢?中国艺术向来推崇含蓄、空灵。含蓄,重在含而不露,空灵则重在透彻玲珑、实中见虚、虚中见实、淡而有致、语浅意深。在这些方面,参禅与作诗是颇为相通的。
              “活参”是构成参禅的重要特色。禅宗有个著名理论:“参活句勿参死句。”所谓“参活句”,就是说,不可拘泥活句表面的意思,要善于灵活地理解。禅的“活泼泼”,充满生气,禅的耐人寻味,言此意彼,禅的空灵透脱,妙趣横生,均与“活参”有关。诗人们从禅的“活参”获得启发,认为“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三、瞬间顿悟。禅宗南宗讲顿悟。艺术构思讲妙悟。用今天的术语就是灵感。古代的诗评家对于这一点特别感兴趣,他们强调妙悟的突发偶然性,李德裕说:“文之为物,自然美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杼轴得之。”汤显祖也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可见这种妙悟是非理智可以把握的。这种情况与顿悟完全一致。妙悟是人最佳的精神状态,人的创造力在这个时候得到超乎寻常的发挥。就艺术创作来讲,首先是想象极为丰富,“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其次是新意迭出,不同凡俗,正如皎然所说:“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
                  别看悟只是瞬间的事,在此之前尚需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相当好的修养,没有相应的精神准备,悟的境界是不会出现的,而且悟之后仍需深造,作诗如此,参禅也是如此。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悟”的实质就是非逻辑性,重在自我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说。
              B.在非逻辑、非常理这一点上,禅悟与艺术思维十分类似。
              C.妙悟的突发偶然性与顿悟完全一致。
              D.“悟”虽然只是瞬间的事情,无需付出艰辛的劳动,但需要好的修养和相应的精神准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是“无理而妙”。
              B.中国艺术推崇含蓄、空灵,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体现了禅宗的“参活句勿参死句”。
              D.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一种妙悟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禅宗与艺术思维十分类似,因为禅宗与艺术思维都是“无理而妙”。
              B.在含蓄和空灵方面,参禅与作诗是相通的。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具有空灵的美感。
              D.皎然所说的“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是一种妙悟状态。
            • 8.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周国平
                  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完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无聊的前提是闲。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存在了。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的可贵就在于此。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排遣的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的法子有的是。“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乎?面对屏幕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胀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踏闲暇的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停滞。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前停住了。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
                  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这个自我,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章花了一定的笔墨写“闲”,这对阐述“无聊”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
            • 9.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精神,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______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 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至少还有记忆
              刘瑜
                     最近,看了一部话剧《弗罗斯特》.该剧是对1977年一场电视访谈半写实、半虚构的舞台重构,访谈者是英国脱口秀主持人弗罗斯特,被访谈者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虽然当时水门事件已经过去了5年,尼克松也下台了3年,但是尼克松从来没有真正承认过错误。弗罗斯特雄心勃勃地想迫使尼克松在访谈中认错,而尼克松步步为营,将弗罗斯特咄咄逼人的提问转化为自我辩护,但最终还是“战败”了,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出尽洋相,不得不缴械投降。
                     这个故事的主题,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不忘记,不原谅。
                     尼克松30年前的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西方文化中公众对政治家过错“耿耿于怀”的态度令我感慨。虽然尼克松在世时就受到了政治的、舆论的惩罚,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救赎,几十年来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要许多习惯领导特权的人来说,美国总统对竞选对手进行窃听,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丑闻。但是美国社会没有这种“宽容”,支持率的自由落体、弹劾的压力、甚至入狱的威胁,迅速将尼克松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不忘记、不原谅”的表现,就是各类文化产品中反思主题反反复复的出现。拿水门事件来说,电影《尼克松》《迪克》《所有总统的人》都有对水门事件的再现和反思,电视片《辛普森》《X档案》《福图拉马》中也都有反映水门事件的剧情。当然,文化产业对政治错误最不依不饶的典型,还是越战的“文化工业”。且不说书籍、电视、歌曲、漫画等,就拿电影一项来说,作品就已经汗牛充栋,如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
              可以看出,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面对权力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相比之下,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三年自然灾害”死亡成千上百万,我们有几部电影反映那些苦难?面对血流成河的土改、镇反、文革、四清,我们的奥利弗•斯通在哪里?在《大话西游》里?在《无极》和《遍城尽带黄金甲》里?权力固然封锁了记忆,但是社会本身、公众本身又有多少回忆的冲动、诉说的冲动、用历史的火炬去照亮未来的黑暗的冲动?
                     对于历史的伤痛,我们习惯于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揭历史的伤疤”;对于哪怕映射这一伤疤的文艺作品,我们涂抹着西方解构主义、荒诞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口红的嘴巴又说,“这种宏大叙事是多么的土气”。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它同样可以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事实上,当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去包裹怯懦时,它正在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
                     当然,《弗罗斯特》这样的作品集中出现在这几年,绝非巧合。显然,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都或多或少有影射当代政治尤其是伊战的意图。也许,历史的妙处正在于此: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
              (选自《民主的细节》,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认为“不忘记,不原谅”在中国鲜有表现的原因有哪些?
              (3)“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深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