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走出来细看,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宝玉请黛玉进行删改,黛玉建议他把“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宝玉不禁深表赞同,灵感一动,便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有无限的狐疑乱拟。

              B.黛玉凡事寸步留心。窗外的老婆子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听了便叫道:“这里住不得了。”她明知骂者是无意的,但想到自己的身世,肝肠崩裂,哭晕了去。

              C.“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了。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宝玉下学后来到潇湘馆。提到读书,宝玉说了上面一番话,黛玉却说八股文章中也有近情近理和清微淡远的,不可一概抹倒,还劝他读书取功名,宝玉觉得不堪入耳,心中纳闷。

              D.迎春嫁给孙绍祖以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孙绍祖好色好赌,对迎春非打即骂,还说贾赦收了他五千两银子等等。王夫人等人知道后,无不难过落泪,却也无可奈何。仍命人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

              E.香菱告诉宝玉,薛蟠要娶夏家的贾金桂。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怎么倒替你耽心虑后呢。”香菱听了,不觉红了脸,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起来。
            • 2.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③。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分古体和近体,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三联皆对仗工整,不同于常见的中间两联对仗,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颔联的“海内风尘”指战乱,切合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相关的“万里桥”。

              C.首联扣题中“望”字,视角由近及远:从终年积雪的岷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

              D.尾联最后点出深沉的忧虑: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E.此诗前三联写“野望”,由向内审视转为向外观察,尾联才指出由这一变化的原因,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美国与韩国频繁进行大规模军演,希望通过武力迫使朝鲜就范,这无异于 火中取栗,非常危险,给朝鲜周边国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B.这所小学为弘扬传统文化,把京剧纳入学校课程,为学生搭建戏台。小学生们穿上戏服,在老师指导下 有板有眼地练习京剧。    
              C.阅读经验交流会上,他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取向,阐述了自己独到的阅读方法,犹若 金针度人,令人豁然开朗。    
              D.在媒体出现不实报道、舆论对公众误导时,学术界要及时予以澄清,否则就会 积非成是,形成“常识”,谬误反成了不刊之论。    
              E.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我正在屋里和家人说说笑笑,张阿姨突然打电话让我送她去医院,对她的 不情之请我没有丝毫犹豫。
            • 4.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属于古体诗,通常是四联八句,颔颈两联各自对仗。本诗的颔颈两联对仗工稳精妙,可为典范。
              B.首联点明了相送的时间和地点。“烟波”给送行披上凄迷色彩,“孤雁”则更添一层惆怅。“阻”似指视线受阻,又似指行舟受阻,含义丰富,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C.颔联写朝廷全师出征,诸将会集南河,暗示“北虏”强大。由于这些消息来自传闻,所以说“闻道”“更言”,以含糊的语气说出。
              D.颈联是虚写,设想孔巢父到河南后的情景。“边心”句写孔到彼处后将无同乡伴侣的处境,“塞草”句运用反村手法写出边地的荒寒寂寥。
              E.尾联赞扬了“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并相信孔巢父凭借自身的才华,会顺利建立功名。这一联一扫上文哀怨低沉的基调,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