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括号里对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立石于其墓之门,以 其所为(表扬)            使来者读之, 予志焉(悲痛,悲哀)

               闻大王有意督之,脱身独去(过错,过失)        会使辙交驰,北邀国者相见(掌管,主持)    

              B.旦日 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犒劳)              王无罪 ,斯天下之民至焉(年成,年景)

                请息交以绝(交往)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急促地呼吸)

              C.虽臣 之劳,不亏于此(奴隶)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 牧(修养,约束)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次江北(临时驻扎)      国无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被抛弃)

              D.王 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果真,假使)         倚南窗以寄傲, 容膝之易安(清楚,明白)

              君臣无事,可以尽游之乐(安乐,安逸)       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超过,超出)

            • 2.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 惠于其臣加:增加
              B.治国不失 秉:同“柄”,权柄
              C.君若 而反之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 也比:并列
            • 3.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 青 李 纳 虽 削 伪 号 而 阴 蓄 奸 谋 冀 有 以 逞 其 兵 数 千 自 行 营 还 道 出 滑 或 谓 馆 于 外 耽 曰 与 我 邻 道 奈 何 疑 之 使 暴 于 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称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请馆于外耽/ 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B.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 请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C.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请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D.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请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 4.
              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长:养育,抚养
              B.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              逮:在
              C.吾未晡食,请假设 草具             草具:不精的餐具,代指粗食。
              D.为我 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          吊望:凭吊拜望
            • 5.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票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

              去病侯三岁,为票骑将军。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敖失道。上以不与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①。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明年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度漠击单于,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李广、赵食其等属大将军。青之与单于激会也,广、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逐单于不得,引还,乃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

              其时,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②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③也。事多此类。

              去病。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②赍jī:赠送食物。③穿域蹋鞠:开辟场地踢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骞坐行留, 斩,赎为庶人       当:应当
              B.由此去病日以亲贵, 大将军      比:与……齐肩
              C.广、食其军 从东道            别:另外
              D.上为遣太官赍数十            乘:古代称四马一车为乘
            • 6.

              下列加横线词形、音、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君尝 晋君赐矣  wéi  给予;      必 其泉源   jùn   疏通
              B.虑 蔽            yōng 受蒙蔽;    举所佩玉    jué   一种玉器,环状而有缺口
              C.目 尽裂         zì  眼眶;        生说我曰   zōu   小人
              D.令将军与臣有    xì 嫌隙;         则思正身以黜恶  chuò    排斥
            • 7.

              余庆传

              王世贞

              余征君,讳庆。王父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而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征君甫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以偶对,辄应若。叹曰:“是儿,国器也。”以是橘泉公益重。弱冠补弟子员。中州属文以气胜,而征君独传于理,其词藻足发之,屡试学使者辄冠其曹偶,而至大试,则数奇,凡四试皆北。又试为戊午,其文已中鹄矣,至署榜而有轧者,两罢之。征君不为阻,又再试为甲子,司理长矣,从征君试而独得魁选。征君既稍自愉快,已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顾汗血,立享千金,乃不如骥之子,而奈何逐逐盐车于太行之崎岖乎?”乃谢不赴有司试,而考筑河之湄,凿池、编篱、浇花、竹木,日召亲知文酒会,甚适也。征君既为诸生祭酒,束请益者众。

              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征君脱骖马赎之出,而医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且鬻妇以偿也,趋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柴毁骨立。每念不能终养公,泪交下于颐。

              少能诗,晚而渐入唐格。能文,能书,旁晓星历之技。盖盖都邑既欲以公应辟书不果,则以应岁荐,甫治装而病卒矣,年仅五十七。

              赞曰:余所睹博士师弟之荐征君牍,抑何其详至委曲也。汝南故善“月旦评”,今犹有古之遗也。夫以其文俳故不志,志大都云司理之治晋陵。余以是传之。

              (节选自《固始县志》,有删改)

              【注】①司理,官职名,文中用作人的称谓。②月旦评,指评价人物。

              (1)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辄应若             响:回声

              B.浇花、 竹木         荣:使……繁茂

              C.束 请益者众         贽:礼物

              D.问知其有巨室       逋:追讨

            • 8.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人传》。

              (1) 下列句子加画线的词,解释 不对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项是(    )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尔其无忘 父之志           乃:你的   
              C.吾遗 也                   恨:痛恨的事   
              D.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 9.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鄂州崇阳,号难治,乃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少而所亲旧 (2)终身不其门      

              (3)号难治 (4)乃公治之 


              (2) 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

            • 10.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好学,善 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 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 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 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