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句的次序打乱了,请选出排列恰当的一项( )

              ①玉垒浮云变古今             

              ②可怜后主还祠庙

              ③万方多难此登临             

              ④西山寇盗莫相侵

              ⑤花近高楼伤客心             

              ⑥日暮聊为梁甫吟

              ⑦北极朝廷终不改             

              ⑧锦江春色来天地

              A.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 2.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3.
              指出下列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
              B.我在水族馆里看到蓑鲉,竖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鲉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C.鳞环叠合在一起,振动起来就像响板——这是一种罪恶的音乐,因为它常常是发出攻击的前奏。
              D.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
            • 4.

              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②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③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A.①拟人      ②对比      ③比喻      ④拟人
              B.①借代      ②夸张      ③借代      ④对比
              C.①对比      ②夸张      ③借代      ④拟人
              D.①比喻      ②借代      ③比喻      ④对比
            • 5.

              同学们,本期学习中,《记念刘和珍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是一副关于鲁迅的对联,已给出上联,请你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判断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上联:先生竟去矣!何堪千万青年,彷徨呐喊!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伟人归来兮,谁怜华夏山河,朝花野草
              B.中国其醒乎?谁怜华夏山河,朝花野草
              C.中国其醒乎?谁怜半壁山河,野草朝花
              D.伟人归来兮,谁怜半壁山河,野草朝花
            • 6.
              褒词贬用,是常见的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请参照例句仿写一个褒词贬用的句子。

              (1)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 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

              仿句:                                                                    


            • 7.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所谓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______”。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题签)的(yíng)等。对联的写,往往注重其(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丰富,平仄协调,(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所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古代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归为平、仄两大类。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也有个别仄声字入阴平、阳平的。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因为一般仄声短促,平声舒缓。对联或(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 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秋 (rěn)冬祥 意
              B.(jùn)刻     锒锒上口
              C.言简意 (gāi)   写       
              D.楹(yíng)联    齿颊留香
            • 8.

              下列歌词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英雄泪》)
              B.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光阴的故事》)
              C.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冰雨》)
              D.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风雨无阻》)
            • 9.
              课文注释说,作者的保姆原没有名字,因她娘家住在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可作者在诗中却利用谐音,把她的名字改为“大堰河”。作者为什么这样做?(    )
              A.偶然的,没有内在的含义。
              B.觉得“大叶荷”不好听,所以利用谐音改为“大堰河”。
              C.因为人们常把养育自己的河流比作母亲,用谐音就暗含了这一层意思。
              D.因为家乡有一条河叫“大堰河”,正好和“大叶荷”是谐音。
            • 10.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了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B.神仙掌是黄沙中的碧玉,是枯海中的岛屿,它们给火热如焚的戈壁,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昌盛。
              C.茫茫一片银世界!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
              D.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