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分别代表每季的第一、二、三个月,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一句中的“仲秋”是指秋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刺配沧州,这里的“刺配”指的是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是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
              C.“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活,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乐器和装饰品
              D.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变徵”是徵的变调,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羽,声调激越
            • 2.
              老师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祖国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打算按照所写的地域编为两个专题:甲、巴山蜀水岭南;乙、骏马秋风塞上。下列作品与专题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1)《锦江春色来天地--都江堰》
              (2)《李清照的汴京情结》
              (3)《不教胡马度阴山--呼和浩特》
              (4)《共来百越文身地--柳州》
              (5)《烟波浩渺岳阳楼》
              (6)《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水》
              (7)《锦官城外柏森森》
              (8)《遥梦敦煌》
              A.甲:(2)(5)(7)乙:(3)(4)(8)
              B.甲:(1)(4)(7)乙:(3)(6)(8)
              C.甲:(1)(5)(8)乙:(3)(6)(7)
              D.甲:(1)(2)(5)乙:(4)(6)(8)
            • 3.
              下面的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 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六经”即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有《诗经》《尚书》《礼经》《论语》《周易》《春秋》
              C.在古代,擢,一般表示升官。黜:指罢免官职。“左迁”是降职,而范仲淹《岳阳楼语》“迁客骚人”中的“迁客”是指被贬在外的官员
              D.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后来以“社稷代表国家
            • 5.
              按要求选择。
              (1)小明要在某长辈八十寿辰时送一副寿联,以下适合他选用的一项是 ______
              A.燕挂谢兰年经半甲,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B.半百光阴人未老,一世风霜志更坚。
              C.阳春正献瑶池瑞,耋老频添海屋筹。
              D.桑输晚景休嫌少,日落红霞尚满天。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由于三国故事的传入和“壬辰倭乱”时荆明朝东征将士的文化输入,_________,而且愈加流行。
              A.朝鲜半岛不但萌生了关公信仰
              B.朝鲜半岛因此萌生了关公信仰
              C.关公信仰因此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
              D.关公信仰不但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
            • 6.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B.“长跪”,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长跪告”;“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这种姿势也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C.邑万户,指食邑万户。邑万户之人被称为“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作为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D.“字”是古人成年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如司马迁字子长,杜甫字子美,《师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7.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知杭州府。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十亩,余以均给贫民。从之。永乐初召为大理寺少卿。时有诏,建文中上言改旧制者悉面陈。谦乃言前事请罪。帝见谦怖,笑曰:“此秀才辟老、佛耳。”释弗问。而僧道限田制竟罢。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天津卫仓灾,焚粮数十万石。御史言主者盗用多,纵火自盖。逮几八百人,应死者百。谦白其滥,得论减。

                  八年,偕给事中杜钦巡视淮、风,抵陈州灾伤,免田租,赎民所鬻子女。明年,谦请振,太子谕之曰:“军民困极,而卿等从容请启,彼汲黯何如人也。”寻命督两浙、苏、松诸府粮,输南、北京及徐州、淮安。富民赂有司,率得近地,而贫民多远运。谦建议分四等:丁多粮最少者运北京,次少者运徐州,丁粮等者运南京、淮安,丁少粮多者存留本土。民利赖之。

                  仁宗即位,召还,改大理寺卿。帝方矜慎刑狱,谦等亦悉心奏当。凡法司及四方所上狱,谦等再四参复,必求其平。尝语人曰:“彼无憾,斯我无憾矣。”尝应诏上言七事,皆切中时务。有言其奏事不密,市恩于外者。帝怒,降少卿。一日,杨士奇奏事

              毕,不退。帝问:“欲何言,得非为虞谦乎?”士奇因具白其诬,且言谦历事三朝,得大臣体。帝曰:“吾亦悔之。”遂命复职。

                  宣宗立,谦言:“旧制,犯死罪者,罚役终身。今所犯不等,宜依轻重分年限。”报可。宣德二年三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虞谦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B.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C.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D.都察院论诓骗罪准/洪武榜例/枭首以徇/谦奏比奉诏准律/断罪/诓骗当杖流/枭首非诏书意/帝从之/
            • 8.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 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时,从陆完击贼有功,进都指挥同知。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战柏崖、白羊峪,皆有功。十三年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 ,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帝注视久之,笑而止。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帝大怒,夺永官。巡按御史丘养浩言:“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不负知己,宁负国家?祈曲赐优容,俾还镇。”顺天巡抚刘泽及给事、御史交章救之,俱被谴。永竟废不用。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大同军再乱,廷臣交荐。召至,已就抚,复还南京。
                十四年,辽东兵变。罢总兵官刘淮,以永代之。大清堡守将徐颢诱杀泰宁卫九人。部长把当孩怒,寇边,永击斩之。其族属把孙借朵颜兵报雠,复为永所却。已,复入犯。 中官王永战败,永坐戴罪。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 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事闻,进左都督。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至是,竟得其力。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苏镇,作京师藩屏。”未及调,卒。辽人为罢市。丧过苏州,州人亦洒泣。两镇并立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B.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C.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D.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 9.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日:“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 

              【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②赔累:赔钱亏累。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B.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C.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D.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 10.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京味儿十足,代表作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
              B.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分别是《最后一片叶子》《变色龙》和《项链》。
              C.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D.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叫殿试,殿试中的第一名称“状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