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学常识填空。
              (1)《像山那样思考》选自 ______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
              (2)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是唐代 ______ 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 2.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又称生肖纪年法。
                  2017年春节,张新国先生书写了一条幅,时间落款为“丁酉年”,生肖纪年应是 ______ 年。2018年春节张新国先生若又书写一条幅,时间落款,用干支纪年是 ______ 年,生肖纪年应是 ______ 年。
            • 3.
              从下面的短语里选出适当的部分组成一副有关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特点和对联要求。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人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 4.
              根据语境填空。
              (1)在中国文学史上,一些花有别名。如牡丹因其富丽华贵叫贵客,杏花艳丽多姿叫艳客,玫瑰浑身有刺叫 ______ ,梅花开在冬季,耐得寒冷叫 ______ 。
              (2)古诗文中“客”有各种称谓,经商之人叫贾客,替人游说者叫说客,诗人叫骚客,写字画画的人叫 ______ ,朝山进香的人叫 ______ ,寄居或停留在他乡的人叫 ______ ,被贬谪流放的人叫 ______ 。
            • 5.
              文学常识填空。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作者是德国作家 ______ (写全名),197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也获此殊荣的我国作家是 ______ 。
            • 6.
              下列对联,分别纪念哪一位人物?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______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______
              (3)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______ 。
            • 7.
              根据名著内容回答。
              (1)《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 ______ 五关斩将, ______ 七步成章。
              (2)《雷雨》中的人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挣扎。周萍抓住 ______ 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魂来洗涤自己; ______ 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
              (3)《欧也妮•葛朗台》:“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句话是谁说的?体现他什么性格特点?
            • 8.
              写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人物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______
              (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______ 。
            • 9.
              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1)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评委会称她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纪念碑”。她在生活中的职业是 ______ 。
              (2)中国作家刘兹欣凭科幻小说《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 ______ 奖。
              (3)《活着》是中国作家 ______ 的小说,他写过《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
              (4)台湾作家齐邦媛的作品《 ______ 》描写的是家族从东北到台湾的变迁,反映的是两代中国人的苦难。这本书的繁体版腰封上有一句话:读了这本书,你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分子。
            • 10.
              与下列作家相对应的作品选项依次是
              (1)博尔赫斯(阿根廷): ______
              (2)卡尔维诺(意大利): ______
              (3)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______
              A.《霍乱时期的爱情》
              B.《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C.《小径分岔的花园》
              D.《洛丽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