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焚烧。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 2.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 3.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 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的鸡肋事件是杨修被杀的导火索,但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其目中无人,过于自恃.所以后人有诗评价: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B.《边城》中说爷爷接翠翠晚了,翠翠就哭了.爷爷叫翠翠坚强勇敢,不要遇到事情就哭.翠翠知道了很多妈妈的事情,爷爷却开始悲伤起来.
              C.《哈姆雷特》剧中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哈姆雷特的直截了当、波洛涅斯的矫情迂腐、奥斯里克的咬文嚼字均恰到好处地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
              D.葛朗台是个极其吝啬的人物,仆人拿侬辛勤劳作30年,只是在第20年,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
              E.《天狗》是《女神》中的名篇,“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 5.
              下列对《红楼梦》及《子夜》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红楼梦》第三回,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做了安排.
              B.《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王熙风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敛财的勾当.
              C.妙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重要人物,她是“槛外人”,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始终静静地独守栊翠庵,以在槛外的世界中寻找一份超脱自得.
              D.茅盾先生的《子夜》是一部社会分析小说,该小说表现了走民族资本工业救国和买办资本工业变国都是走不通的主题.
              E.孙吉入是买办资本家,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政治上与蒋介石政权有很深的关系.他操纵着上海滩金融市场,故意与吴荪甫作对.
            •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赵云本是袁绍辖下之人,因见其无忠君救民之心,故弃之而投公孙瓒,但不被重用.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甚敬爱之
              B.交易所的斗争日渐激烈,吴荪甫与赵伯韬由联合转为对垒,形成了以赵伯韬为“空头”和益中公司为“多头”之间的角斗
              C.《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借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与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D.鲁迅先生在《药》中安排了华老栓一家和夏瑜一家一明一暗始终平行的两条线索.既突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揭示了革命者的悲哀.
              E.《哈姆莱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