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①-③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流水声。
              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②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
            •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狮子林竹下偶咏
              (明)徐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
              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
              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幽竹”、“琴声”、“经房”,营造了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
              B.诗中写溪涧、琴声,以声衬静,更加显现出竹林的幽静。
              C.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景致之中,不知不觉走到了烟雾缭绕的竹林深处,以致于迷途忘返。
              D.诗人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3)诗人徐贲也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请你展开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出诗中的情景,使之具有画面感。
            • 3.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作者通过         等意象,描绘了夏季生活场景,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