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1)“背飞双燕”一语与成语“    ”意思相近,在词中的寓意是    
              (2)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 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题目。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第一句“沅水”与“通波”蝉联而下,绘出江河相连之景。一个“接”字,更给人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B.严诗第四句一个“尽”字写出了诗人长久独立江边,寒鸦飞尽,还不愿离之态。
              C.王诗后两句描写青山明月,严诗后两句则描写寒鸦江水,两位作者都运用了景物描写,烘托情感。
              D.王诗和严诗,从体材上说都是七言绝句,从题材上论都是送别之作。
              (2)两首诗歌在情感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赠孙思顺
              [元]杨载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
              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                     
              南浦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   【注释】①玉屑:喻美好文辞。②南浦:地名,古诗词中常借指送别之地。③谢玄晖:谢朓,字玄晖,南朝颇有才华的大诗人,以山水诗名世。
              (1)如将诗中“             ”补充完整,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落日帘栊燕子飞B.日落帘栊燕子飞
              C.帘栊落日飞燕子D. 帘栊日落飞燕子
              (2)与“芳草漫随愁共长”中“芳草”所营造之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登黄鹤楼》)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C.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D.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3)在此首赠送友人的诗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分条作答。
            • 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写出了    的环境特点.
              (2)请赏析颈联的表现手法.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①,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③.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①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前人每以分为两股的钗作为别时留赠之物。②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1)从词风看,这首词应该属于    派。在通过细节刻画心理方面,本词有两句与唐代诗人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把这两句词填在横线上:        。 
              (2)结合全词,简析画线词句的表现手法和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  别
              范 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注】范云:字彦龙,南朝齐梁间诗人。
              (1)题为“送别”,从诗文可知,是        
              (2)试从情景关系及艺术手法角度赏析首句“东风柳线长”的妙处。
              (3)本诗的情感表达丰富有致,请作具体分析。
            •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
              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苹③.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
              ③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诗人通过“望”、“挥手”等动作描写,表现了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B.第三联,描绘了朋友远行而去,独留诗人在落日的太湖边惆怅的景象。
              C.第四联,写诗人站在汀洲上不忍归去,情景交融,表达了不尽的愁思。
              D.全诗虽没有“别离”二字,但诗人借眼前之景表达情思,有婉曲之妙。
              (2)本诗第二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8.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在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注释】①忘机:忘却心计。②泛泛:在水面飘浮或浮行的样子。
              (1)画线句写的是    情景,“懒”字状出    之情态,“慵”字状出黯然神伤之情态,“怕”字状出    之情态。
              (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
            • 9.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1056年,苏氏兄弟赴京应试,“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1061年,苏轼苏辙均制科入第。是年11月,苏轼赴任陕西,苏辙别后想到兄必经渑池,于是作诗寄兄。苏轼和诗作答。②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后因考中进士,未到任。③蹇(jiǎn):跛脚。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辙诗首联饱含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怕”字更道出一种无奈之感。
              B.“人生”两句写出苏轼看到鸿雁飞过,踏过雪泥留下足迹,不由感慨万千。
              C.苏轼以“新塔”“坏壁”回应弟弟“旧宿僧房”的回忆,应和其怀旧之情。
              D.苏轼最后以往事作结,提醒弟弟回忆当年入京时旅途中的艰难,含意丰富。
              (2)苏轼和诗,由“雪泥”得“雪泥鸿爪”佳境新意,苏轼诗“雪泥鸿爪”蕴含着怎样的新意?请比较两
              首诗,具体说明。
            •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交代了作者与路六是儿时旧友,一别四十年,彼此杳无音讯,童年时代结下的深厚友情却从来未曾改变。
              B、三四句写作者突然想到:倘若还能再次相会,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这次意外的相逢竟然是在匆忙的告别筵宴上。
              C、前四句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写离别之情:儿时情深、久别重逢、乍逢又别、后会难期,道尽了人生的离合悲欢。
              D、五六句转而写别筵的眼前风光,红艳如锦缎般的桃花,自得胜过棉花的柳絮,让作者对景伤情,不免嫌恶憎恼。
              ②这首诗“剑南春色还无赖”一句中的“无赖”,有人解释为“可爱”,有人解释为“可恶”。你认同哪一种解释?请结合全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