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 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一叶小舟在作者眼前的江面上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2)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拟秋怀诗
              清•蒋士铨
              文字何以寿?身后无虚名。
              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
              读书确有得,落笔当孤行。
              数语立坚壁,寸铁排天兵。
              苟非不朽物,谁复输精诚?
              入隐出以显,卓荦为光明。
              庶几待来者,神采千年生。
              【注释】①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②卓荦:卓越,突出。
              (1)下列各项与本诗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典论•论文》)
              B.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杜甫《偶题》)
              C.夫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臣仆。(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D.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其二》)
              (2)阅读下面赏析《拟秋怀诗》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首诗虚词的运用能于虚处传神。“确”“当”“苟非……谁复”“庶几”等词,曲尽其妙地表现出作者的口吻、神情,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诗作的思想内涵。这段文字对《拟秋怀诗》中虚词表达效果的分析略显空泛,请任选一个虚词,对其“于虚处传神”的特点加以具体赏析。
              (3)《拟秋怀诗》中除“元气结纸上,留此真性情”这一观点外,还有哪一主张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的阅读或写作体验加以阐释。
            • 3. 阅读下面这首元代的小令,完成下列各题。
              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释】①那个:即“哪个”。②长安:汉唐京都,此处泛指京城。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晨”、“昏”两个字相呼应,暗含着作者对世人从早到晚都在奔波的感喟。
              B.第三句中的“闹”指的是上文中的“鸡叫”和“鸦噪”,渲染了繁荣而喜庆的氛围。
              C.“路遥遥”与“水迢迢”既写出了道路的漫长,也体现了求取功名之路的无限艰辛。
              D.“今日少年明日老”用语夸张,却道出了青春短暂的事实,饱含着韶光易逝的慨叹。
              (2)请指出“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所运用的手法,并结合这几个句子说明作者所表达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