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虮楓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薯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2)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①管倅:作者的老朋友。倅(cuì),州郡的副官。②无据:无端,无边无际。
              (1)除了直抒胸臆,这首词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3.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 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本词上阕写景精于构思,请结合诗句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2)本词塑造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结合词的下阕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②平仲:银杏的别称,俗称白果。③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1)诗的颔联从特殊的角度表现了蜀道之高,请结合首联进行具体分析。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5.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明末清初卢世榷《杜诗胥抄》中说:“七言律诗以此收卷,五十六字内,比物连类,似复似繁。”请你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比物连类“的。
              (2)杜甫诗歌艺术成就极高,尤其是七律,千锤百炼,可为典则。请结合二三两联说说诗歌的艺术手法。
            • 6.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各题。
              荒    村
              倪瓒
              踽踽荒村客,悠悠远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
              穴鼠能人拱,池鹅类鹤鸣。萧条阮遥集,几屐了余生?
                   【注】①萧条:逍遥、闲逸。②阮遥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好屐。
              (1)诗的第二、三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7.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此诗表现了“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下列各题。
              泊自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
              (1)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重九夜偶成
              黄仲则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注释】①黄仲则: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②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③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年南北翔游,栖无定所。④差喜:幸好。⑤衰亲:老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重阳”“节物”紧扣诗题的“重九”,而“节物”又关联下一句中的“花”。
              B.颔联写重阳节饮酒赏菊,且无风无雨,这些雅事乐景与诗人内心寂寞凄凉形成对比。
              C.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
              D.尾联的内容情感与前三联明显不同,语意与情感的突转,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
              (2)“恋恋寒衣月似霜”一句中的“霜”,写出了幽冷、凄清、惆怅的主观感受;下列诗句中的“霜”也写出了这种感受的两项是    
              A.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B. 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C.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D.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皎然《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E.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3)“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下列各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2)结合尾联,简要赏祈“嫌”字的妙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