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①蔡家亲:指表亲。
              (1)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韦苏州(韦应物)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白居易)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请简要分析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诗“优”在何处。(4分)
              (2)简要分析此诗表达出的作者感情。(4分)
            • 2. 阅读《声声慢》下片,回答后面问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对《声声慢》下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女词人由于过度悲伤,美丽的秋菊开了,她也无心采摘,任它自开自落,以至于“满地堆积”,一片凄凉景象!
              B.女词人形单影只“守着窗儿”,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挨到天黑呢?
              C.黄昏时,偏偏下起了小雨,连梧桐树也知道女词人心里的苦处,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情形,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完呢?结句点明了全词的主旨--女词人此刻的感情状况绝非一个“愁”字所能言尽.
            • 3.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洛阳闲居15年之久,但他不忘国事,撰写《资治通鉴》,此诗是当时所作。
              (1)诗中描写的初夏景色有什么特点?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技巧来描绘这种景色。
              (2)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简析三、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及其表现效果。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绝句六首》(其五)
              杜甫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注】:绝句也叫“截句”,意指绝句是截取律诗中的两联四句成诗。‚《绝句六首》,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听闻“安史之乱”平息以后写的一组描写草堂周围景色的诗歌。
              (1)本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向来重视炼字,请从两联中各找一个生动传神的词,结合诗句分析其精妙之处。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tú)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词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请赏析这首词结尾句的表达效果。
            • 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分:情分。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前四句、后四句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前四句:    ;         后四句:    
            • 7.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这首诗作于诗人去世前一年,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长安在北,长沙在南。
              (1)“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写了怎样的图景?联系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百年歌自苦”,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苦中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8.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注】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曾为朝官,因议论权贵,被免职多年。诗与梅尧臣齐名,称“苏梅”,诗风超迈横绝。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诗作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人说三、四句中的“吹”和“惹”用得巧妙,请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什么作用?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指沈约。沈约晚年身体病弱,消瘦。
              (1)请对第二句词中“争”字的运用加以鉴赏分析。
              (2)“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诗句内容,具体说说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