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启未来    在洋溢着古典风情的乌镇,又召开了一场可以塑造未来面貌的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古典与未来的美妙结合,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的力量,也是中国当前的面貌写照。
                 今天,互联网已无所不在。会场虽在乌镇,却让人感到就在我们身边。用网络的语言来说,似乎很难有一场盛会,能够像互联网大会那样“酷炫”,一幅未来世界的图景正在我们眼前慢慢展开:互联网建设将如何升级,互联网经济将如何转型,网络规则又该打上怎样的补丁……这一切,都在本次大会的议程里,并将如春风化雨般,慢慢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世界网民也超过了30亿。无数人的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领域的一点小变革,都会放大无数倍,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互联网大会上,有洪钟之音: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既包括网络主权、构建秩序等宏大议题,也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等具体政策。这一项项新提法,都指向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都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中国如今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振聋发聩的中国表达,生动描绘了未来的远景。
                 在互联网大会上,也有百花齐放: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30年才是互联网应用的最佳机会;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说,人工智能迎来新机遇,将用技术为人类服务;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则在思考,未来用什么产品来颠覆微信……这些互联网世界的建设者们,正在从细节上逐步探索未来的方向。在乌镇的这些天,或许某个点子、某次碰面、某句谈话,就足以启发一场变革,带来更多惊喜。
              在互联网世界,中国已具备制定未来规则、描摹世界面貌的底气。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创造力的集中迸发。互联网看似是一个虚拟世界,却又需要实实在在硬实力的支撑。它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需要消费人口实力殷实,需要教育、科技提供支撑,若没有这些支撑,世界互联网大会何以开在中国,世界级的人物为何云集中国?
                  互联网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在互联网世界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也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次新的启程,在未来的航程里,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一道,在互联网这个联通虚拟与现实、穿越既往与未来的世界里,共筑规则,共享繁荣,这才是互联网大会的意义。
              (取材于2015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1)文章中“振聋发聩”“百花齐放”“举足轻重”三个成语,都是对互联网领域“中国面貌”的形象写照。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其一加以解说。
              (2)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是独具创造精神的“中国主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中国主张”的核心内涵。(不超过20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新华网济南1月24日电(记者高洁、张志龙、李放) 春节将至,辛苦了一年的中国人又将进入走亲访友、合家团圆的日子,“大吃一顿”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面对吃完后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曾经司空见惯的中国式“剩宴”开始引起网民的关注。
                  近日,一组反映上海、广州等多地酒店铺张浪费的照片在网络迅速蹿红,不含酒水五六千元一桌的宴席餐毕,几乎没动过的螃蟹、整只鸡、整条鱼都被扔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一张照片中家住甘肃的老人王义忠的独白:“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
                  中国式“剩宴”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截至23日下午15时,新浪微博关于“剩宴”的搜索超过11万条。为了更为有效地反对浪费,不少网民在网络上发起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为主题的“光盘行动”。
              (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寒冬里,我们需要这样的温暖。”12月15日,“平安丰都”发出的一则微博,给寒冬注入了一丝温暖。微博讲述的是丰都一个迷路的旬婆婆在街头犯困后的温暖遭遇---民警给他当了一个小时人人肉靠背:12月15日下午2时许,110值班民警王宇和高薇接到报警电话,说一个老婆婆迷路回不了家,请求帮助。两位民警迅速出警,找到迷路的婆婆,但带她沿路找了几十分钟却仍没有找到家。婆婆困了,休息的时候,王宇让婆婆靠在自己的腿上,自己站在婆婆的身后。在终于联系到婆婆儿子之后,民警为了让婆婆快点回家,兵分两路。高薇和贺驶员开车去接婆婆的儿子来背她(婆婆已经不能坐车)回家。王宇则继续站在婆婆背后,充当她的靠背。这一幕被民警携带的执法仪全和记录了下来。
                   细心的市民发现,从下午3时50分左右至下午4时47分,王宇一直站在婆婆的身后。王宇就这样一动不动站着,婆婆睡得很香,中途都没有睁眼。
                   执法记录仪显示,下午4时47分,高薇用车把婆婆的儿子和媳妇接到现场,将婆婆背回家。
                   高薇和王宇照顾婆婆的事,同事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二人的师傅是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敬业奉献的“中国好人”白丽蓉。
              (1)请为上述消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2)自选角度,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 4.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据报道,央企上市公司动辄亿元的“招待费”引发各方关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铁建公司“业务招待费”一项达8.37亿元居于全部上市公司首位。中国铁建公司新闻处人士5月6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恳求记者不要继续追踪报道此事,理由是这样做对企业伤害太大。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就以上新闻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50字)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问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景象如此美好、和平,作者为何感到“可怕”?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对这句话的寓意,你怎样理解?
              (3)本文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举出一例,分析其作用。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拆除
              丘濂
                  ①1月26日,民间文保人士曾一智无意在老北京网的论坛上看到了一位网友1月13日发布的帖子《最终还是拆了》,照片显示,位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院落最南端的倒座房已经被完全拆除。曾一智立刻通知她所认识的文保志愿者、记者,并且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
                  ②此时距2009年7月公众第一次通过媒体知晓梁林故居面临拆迁,已经过去两年半。当时,声称之前并不知道这是梁林故居的北京市规划委叫停了对故居建筑物的继续拆除,决定进一步研究其存废问题。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表态“将在建设规划上确保院落得以保留”,并尽快落实保护问题。但当年11月,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家民间组织向市文物局提交将故居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申请,却遭到文物局的拒绝。
                  ③2011年3月11日,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给开发商华润置地发了通知,称梁林故居位于你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项目内,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请你公司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有关纪律和法规,对故居实施保护修缮,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④但2012年1月26日当志愿者进入故居时却吃惊地发现,倒座房和正房均已被拆掉。附近居民证实,拆迁行为发生在2011年下半年。本刊记者看到,故居院内依然还有因未谈妥补偿没搬走的住户,但他们并没有成为第一时间的举报者,这和房屋的产权属性有关。当年梁氏夫妇住的北总布胡同3号如今都成为不止一家住户的“大杂院”,因此不像一些名人后代依然具有产权的宅院,这里的居民没有任何保护文物的动力。2009年夏天媒体开始对故居历史做大幅报道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故居的居民对所住房屋的这重身份感到厌烦。住在26号院中的一位王女士认为她的家庭生活每天都要受到访客的打扰。她说:“这房子是我家的,不是故居。”
                  ⑤梁林故居被拆除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谢辰生说,梁林故居的价值在于梁思成和林徽因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过,因此,只要梁林故居的原基址未变,复建就有意义。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认为,故居的位置应该作为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和纪念馆,但要按照可识别原则设计,其建筑形制与原貌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混同。这两位超过80岁的老人都是古建筑保护领域的权威。
                  ⑥在各方为保护梁林故居奔走呼吁时,故居所在地块开发商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华润置业对外将故居拆迁解释为一种形式的保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也对此发表评论说,拆除是建设单位提前对房屋进行的“落架维修”,是维修前的一种“前期筹备工作”。而一位文物修复专家则告诉本刊记者,“所谓的‘落架’有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不过从文保志愿者了解的情况看,这次拆除的过程完全缺乏秩序,在现场参与拆迁的两个工人说,砖瓦大家随便拿,也没有人不让拿。
                  ⑦究竟开发商的拆除行为如何界定,还需要等待东城区文委会的进一步调查。《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一书的作者陈光中认为,在这个事实尚未查清的阶段,舆论和媒体就指责开发商也许有欠公允,毕竟在那片地上没有出现建筑物前,谁也不能说开发商就不会在那里复建。“不过这并不是件坏事,这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但我过去常目睹的一种情况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被迅速拆除,接着新的地基打了,楼也盖起来了。就是那么一眨眼的工夫,怎样都来不及挽救了。”陈光中提到了位于宣武区棉花胡同的林白水故居,那是一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商硬是拆掉了,结果交了罚款,又在旁边的位置建造了一个四合院,但外观、格局、大小和原来的故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崭新的、不伦不类的四合院。”“《文物保护法》中对于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是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样的数目和那块黄金地段的地价相比,和古建筑的文物价值相比,又算什么呢?”
              (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6期,有删改)(1)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本报道是如何体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的?
              (2)④⑤⑥中针对梁林故居的拆除,各方人士表现出了哪些不同态度,请概括归纳。
              (3)此文报道的是梁林故居被拆除的始末,对社会各界有警醒、指导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
            • 7. 根据下面的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新社上海6月9日电  高考英语开考后,上海一考生迟到2分钟,被拒之门外。
                  据报道,6月8日下午2:45刚过,一名考生在母亲的陪伴下急匆匆赶到华东模范中学考场。由于比规定入场时间晚了2分钟,所以工作人员拒绝了考生进入考场。据称,考生是因为自行车坏了,所以才迟到。在考点门前,心急如焚的母亲情急之下下跪央求工作人员通融,但是未能获许。最终考生未能参加考试。
                  高考落幕,这场因迟到引发的“下跪求情风波”并未结束。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
            • 8.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挂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丹青学园的这两条横幅走红微博。
                  丹青学园的横幅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校园话题。去年梅雨季节,天天下雨,很多学生心情压抑。学园挂起了“没有过不去的黑夜,没有等不来的晴天”的横幅,在浙大校园论坛CC98上得到好评。还有去年浙大开学,“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这两条横幅,就曾引发微博网友疯狂转发,大多数人觉得横幅清新文艺有内涵。
              (1)用简洁的语言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就第一段中两幅横幅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缺的是见识
              --崔永元对话刘震云
                  崔永元(以下简称“崔”):现在:“知识分子这个词在网上很热门,但好像成了一个中性词,甚至成了贬义词,这是因为今天的知识分子当中发生了很多事,比如有人约着打架,您怎么看这样的事呢?
                  刘震云(以下简称“刘”):我们国家的知识分子,我觉得脑子都挺灵光的。如果说他们出现问题的话,可能出现在眼睛上--知识分子到底能看多远。知识分子的目光应该像探照灯一样,它照射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应该是未来。比如讲,你是一位科学家,苹果掉在你头上,你确实应该发现地球是有引力的。还有像发明蒸汽机、汽车冰箱等等,这是知识分子应该给我们带来的。那么作为一位研究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你应该考虑如何照亮这个民族未来的道路,而到底我们的知识分子做了多少呢?
                  崔:你说的是公共标准,还是个人感受?
                  刘:我觉得是个人感受,如果是公共标准就应该这样要求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有担当,要能够照亮未来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存在,这是民族的幸运;如果感受不到,就是知识分子的失责和缺度。
                  崔:我们怎么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的存在呢?
                  刘:比如讲我们上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关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知识分子在把持着。我曾经在我的母校就说过,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们通过传授标准答案的方式,把一百个孩子变成一个孩子,但是在有些民族和有些国度,他们却把一百个孩子变成了二百个孩子。如果我们和人家比,不说在其他方面的较量,单是在智力上的较量,或者是对于世界认识的宽度和深度的较量上,我们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知识分子,从校长到教授,当然也包括像我和崔老师这样的人,我们大家应该有那么一点儿反思,甚至是惭愧。
                  崔:我试着总结一下您这个结论,
                  刘:特别准确。但是呢,有的知识分子比我说的还要更退一步,他不是知识分子,他是“知识分子”。他从幼儿园小班到博士毕业,考试成绩都非常好,别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识。但是我觉得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点是应该有创见,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什么都不缺,我们不缺人,因为中国人最多;我们不缺钱,因为现在世界上很多奢侈品店是靠中国人来支撑的。我们缺的是什么呢?可能就是你刚才说的,缺的是见识,是远见。就像我们修马路,往往第二年就要挖开看一看,可能前一年施工的时候,把什么宝贝给落进去了;我们的很多座大桥,寿命超不过二十年,那可是桥啊,我们的精英们为什么不能考虑得稍微长远一点呢?
                  故适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说一个民族和族群,总是在提倡道德而不注重规则的话,这个民族是会道德沦丧的。我也特别赞赏你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的价值比许多其他知识分子的话有价值多了。你说,很多牢骚其实是建设性的声音。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一个人、一个族群、一个民族,想要干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你不能干什么,有时候发牢骚就是告诉你不能干什么。
                  崔:其实我在听的时候,脑子在走神,我觉得可能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状态,他总是忧国忧民,这就是知识分子。但是所谓的忧国忧民,不是说读过很多课本、受过从学前班开始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见识:那么,知识分子的见识是从哪儿来的呢?
                  刘:老崔不愧是老崔,问题提得特别好,知识分子的概念,未必是读过书的人是知识分子,有些不识字的人,见识特别深远,在我看来就是非常好的知识分子。伟大在哪里?见识在哪里?我觉得也不总在远方,有时候就在你我身边。
              (1)结合全文看,刘震云认为知识分子应具备哪些特点?
              (2)请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崔永元的结论。
              (3)刘震云为什么说:“我们大家应该有那么一点儿反思,甚至是惭愧”?请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