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诉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诗歌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肩负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伊始,诗人们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基于现代经验之上的民族精神,映射出个体担当历史的主体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曰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熙,犯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职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诗性没有国界,这是诗职独募的质素,也是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使命的缘由。
                  近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这是最值得思索的。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
              B.当代很多诗人渐离了诗心轨道,失去了一些精神、志向诉求,提振诗歌风气,关键是要建构诗人主体精神
              C.诗人们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开始,担当起历史的主体性行为,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
              D.随着社会的变迁,个体的生命意识逐渐显现,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诉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诗歌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肩负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伊始,诗人们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基于现代经验之上的民族精神,映射出个体担当历史的主体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曰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熙,犯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职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诗性没有国界,这是诗职独募的质素,也是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使命的缘由。
                  近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这是最值得思索的。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把人类对天地法象的观照所生成的精神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而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
              B.我们应该以开放的野和魄力,吸收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保持诗歌的创造力求索精神
              C.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凸显深刻的批判精神和人性之美的诗歌,就具有国际影响力
              D.汉语诗歌创作目前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诉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诗歌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肩负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伊始,诗人们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基于现代经验之上的民族精神,映射出个体担当历史的主体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曰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熙,犯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职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诗性没有国界,这是诗职独募的质素,也是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使命的缘由。
                  近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这是最值得思索的。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
                  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精神不仅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也是一种民族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
              B.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蛊通的桥梁,诗歌的诗性没有国界,因此它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的使命
              C.时下,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人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但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
              D.诗歌精神传承不息,激活诗歌精神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了深远的空间
            • 4.
              阅读下面的义字,完成6~8题。
              我们不能漠视鲁迅的存在
              李林荣
                  放宽眼界回望历史,在新文化运动以后的30余年间,用创作和翻译并重的方式,在文艺、学术和思想的天地里深耕力拓,开辟从中国感知世界、从世界审视中国的崭新精神视野,是当时文坛学界前沿的一代有识之士志业所向的共同选择。置身这一历史背景中的鲁迅,显现出的迥异于他人的特质,不在于某一局部点滴的收获,而在于贯穿始终的全程坚守和在坚守中未曾稍有松懈的自我警醒、自我克服与自我超越。
                  遗憾的是,详察迄今已逾90年鲁迅研究史,在描述和阐释鲁迅著译实践中的倔强坚守和严苛自省这两重情态的问题上,尽管众语喧哗、声浪高亢,但能体现知人论世的足够耐心和充分诚意的说法,还不多见。无限拔高的神化、圣化和蓄意扭曲的丑化、妖化,这两种貌似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在鲁迅研究的这一领域,合流为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及其具体生成情境的生硬割裂和蛮横简化。
                从中国与世界交互对观的双焦点视域中,展开自己的文学事业与思想生涯,这对鲁迅来说,并非一种纯粹自由主动的选择。不纯粹的自由主动,实质上也就是不自由的被动。施加这种不自由的被动压力的主体,正是鲁迅面前的那个时代和社会。
                  步入新文坛之后的18年里,鲁迅创作、翻译的产出日益密集,为相关书刊的编辑,投注的心血和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在思想议题和体裁类型的涉猎范围上,蔚成大家的鲁迅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在日本初涉文坛之际的选择。坚守自己青年时期发现和确认的思想议题,在鲁迅这里,更多地是源于一种对未获解的疑问难以释怀的理性诚实。今天,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明白:过去时代提出的许多问题,早已不被当作问题,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已被彻底解决,反而恰是因为它们从未被解决,于是只好被假装遗忘或者作“被失效”处理。鲁迅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种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改造国民性。用鲁迅年轻时候的话说,就是改变中国人普遍缺乏诚和爱的局面。
                  带着这个问题,鲁迅把自己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小说和杂文,都全力集中到了揭弊端、求疗治的方向上。相应地,在拣选翻译的作品素材时,鲁迅也有意避开了那些自诩或公认的高大上国度的高大上作家作品,多去搜求饱受蔑视的弱小民族和广遭非议的新兴国家的优秀作家作品。事实上,中文译本就是专译给中国人读的,都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更进一步讲,翻译和创作,在鲁迅改造国民性、增进国民精神的诚与爱的文化工程里,也是一体之两面,其共同点都是从病灶施药、自低处发力,舍高渺完美的理想主义于不问,拒先挂蓝图后上路的意图伦理于度外。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鲁迅、如何评判鲁迅的毕生之问和他为此所做的一切,现在,我们都依然得和他一起,承受一个各人心底的诚与爱都尚有不足的时代。身处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断定的,不是鲁迅之于眼前这一时代的意义,而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翻译和创作,不满足于点滴的收获,更重视全过程的坚守和坚守中的自我警    醒、自我克服与超越
              B.鲁迅的文学事业与思想生涯,受到当时他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影响,并非一种纯粹    自由主动的选择
              C.鲁迅所选择翻译的作品,虽然谈不上高大上和优秀,但目的都是“从别国里窃得火    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
              D.改造国民性,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改变中国人普遍缺乏诚和爱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当今社会依然没有彻底改变.
            • 5.
              阅读下面的义字,完成6~8题。
              我们不能漠视鲁迅的存在
              李林荣
                  放宽眼界回望历史,在新文化运动以后的30余年间,用创作和翻译并重的方式,在文艺、学术和思想的天地里深耕力拓,开辟从中国感知世界、从世界审视中国的崭新精神视野,是当时文坛学界前沿的一代有识之士志业所向的共同选择。置身这一历史背景中的鲁迅,显现出的迥异于他人的特质,不在于某一局部点滴的收获,而在于贯穿始终的全程坚守和在坚守中未曾稍有松懈的自我警醒、自我克服与自我超越。
                  遗憾的是,详察迄今已逾90年鲁迅研究史,在描述和阐释鲁迅著译实践中的倔强坚守和严苛自省这两重情态的问题上,尽管众语喧哗、声浪高亢,但能体现知人论世的足够耐心和充分诚意的说法,还不多见。无限拔高的神化、圣化和蓄意扭曲的丑化、妖化,这两种貌似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在鲁迅研究的这一领域,合流为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及其具体生成情境的生硬割裂和蛮横简化。
                从中国与世界交互对观的双焦点视域中,展开自己的文学事业与思想生涯,这对鲁迅来说,并非一种纯粹自由主动的选择。不纯粹的自由主动,实质上也就是不自由的被动。施加这种不自由的被动压力的主体,正是鲁迅面前的那个时代和社会。
                  步入新文坛之后的18年里,鲁迅创作、翻译的产出日益密集,为相关书刊的编辑,投注的心血和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在思想议题和体裁类型的涉猎范围上,蔚成大家的鲁迅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在日本初涉文坛之际的选择。坚守自己青年时期发现和确认的思想议题,在鲁迅这里,更多地是源于一种对未获解的疑问难以释怀的理性诚实。今天,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明白:过去时代提出的许多问题,早已不被当作问题,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已被彻底解决,反而恰是因为它们从未被解决,于是只好被假装遗忘或者作“被失效”处理。鲁迅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种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改造国民性。用鲁迅年轻时候的话说,就是改变中国人普遍缺乏诚和爱的局面。
                  带着这个问题,鲁迅把自己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小说和杂文,都全力集中到了揭弊端、求疗治的方向上。相应地,在拣选翻译的作品素材时,鲁迅也有意避开了那些自诩或公认的高大上国度的高大上作家作品,多去搜求饱受蔑视的弱小民族和广遭非议的新兴国家的优秀作家作品。事实上,中文译本就是专译给中国人读的,都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更进一步讲,翻译和创作,在鲁迅改造国民性、增进国民精神的诚与爱的文化工程里,也是一体之两面,其共同点都是从病灶施药、自低处发力,舍高渺完美的理想主义于不问,拒先挂蓝图后上路的意图伦理于度外。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鲁迅、如何评判鲁迅的毕生之问和他为此所做的一切,现在,我们都依然得和他一起,承受一个各人心底的诚与爱都尚有不足的时代。身处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断定的,不是鲁迅之于眼前这一时代的意义,而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存长达90多年的鲁迅研究史中,不少学者在对鲁迅倔强坚守和严苛自省的问题上,缺乏体现知人论世的足够耐心和充分诚意
              B.鲁迅的小说和杂文,都全力集中到了揭弊端、求疗治的方向上,最突出的目的是改造国民性
              C.抱着对未获解的疑问难以释怀的理性诚实,鲁迅一直坚守着自己青年时期发现和确认的思想议题
              D.虽然鲁迅对于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
            • 6.
              阅读下面的义字,完成6~8题。
              我们不能漠视鲁迅的存在
              李林荣
                  放宽眼界回望历史,在新文化运动以后的30余年间,用创作和翻译并重的方式,在文艺、学术和思想的天地里深耕力拓,开辟从中国感知世界、从世界审视中国的崭新精神视野,是当时文坛学界前沿的一代有识之士志业所向的共同选择。置身这一历史背景中的鲁迅,显现出的迥异于他人的特质,不在于某一局部点滴的收获,而在于贯穿始终的全程坚守和在坚守中未曾稍有松懈的自我警醒、自我克服与自我超越。
                  遗憾的是,详察迄今已逾90年鲁迅研究史,在描述和阐释鲁迅著译实践中的倔强坚守和严苛自省这两重情态的问题上,尽管众语喧哗、声浪高亢,但能体现知人论世的足够耐心和充分诚意的说法,还不多见。无限拔高的神化、圣化和蓄意扭曲的丑化、妖化,这两种貌似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在鲁迅研究的这一领域,合流为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及其具体生成情境的生硬割裂和蛮横简化。
                从中国与世界交互对观的双焦点视域中,展开自己的文学事业与思想生涯,这对鲁迅来说,并非一种纯粹自由主动的选择。不纯粹的自由主动,实质上也就是不自由的被动。施加这种不自由的被动压力的主体,正是鲁迅面前的那个时代和社会。
                  步入新文坛之后的18年里,鲁迅创作、翻译的产出日益密集,为相关书刊的编辑,投注的心血和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在思想议题和体裁类型的涉猎范围上,蔚成大家的鲁迅一直没有离开自己在日本初涉文坛之际的选择。坚守自己青年时期发现和确认的思想议题,在鲁迅这里,更多地是源于一种对未获解的疑问难以释怀的理性诚实。今天,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明白:过去时代提出的许多问题,早已不被当作问题,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已被彻底解决,反而恰是因为它们从未被解决,于是只好被假装遗忘或者作“被失效”处理。鲁迅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种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改造国民性。用鲁迅年轻时候的话说,就是改变中国人普遍缺乏诚和爱的局面。
                  带着这个问题,鲁迅把自己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小说和杂文,都全力集中到了揭弊端、求疗治的方向上。相应地,在拣选翻译的作品素材时,鲁迅也有意避开了那些自诩或公认的高大上国度的高大上作家作品,多去搜求饱受蔑视的弱小民族和广遭非议的新兴国家的优秀作家作品。事实上,中文译本就是专译给中国人读的,都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更进一步讲,翻译和创作,在鲁迅改造国民性、增进国民精神的诚与爱的文化工程里,也是一体之两面,其共同点都是从病灶施药、自低处发力,舍高渺完美的理想主义于不问,拒先挂蓝图后上路的意图伦理于度外。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鲁迅、如何评判鲁迅的毕生之问和他为此所做的一切,现在,我们都依然得和他一起,承受一个各人心底的诚与爱都尚有不足的时代。身处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断定的,不是鲁迅之于眼前这一时代的意义,而是我们还没有抵达可以漠视鲁迅的时代高度。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下列不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对于鲁迅的拔高和丑化这两种极端对立的思维惯性,其区别在于是否对历史人物、历史文本等进行割裂和简化
              B.过去时代提出的很多问题,虽然现在不被当作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被彻底    解决
              C.在改造国民性上,鲁迅拒绝理想主义,坚持从低处入手,从国民劣根性的“病灶”施药
              D.鲁迅时代过去了,但那个时代的国民劣根性今天依然存在,为此我们要呼唤鲁迅,不要漠视鲁迅的存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7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
                  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巷六百七十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罜䍡,陇种行楼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法一样,仍称“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可以提前226年。
              (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以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础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
                  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7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
                  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巷六百七十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罜䍡,陇种行楼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法一样,仍称“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可以提前226年。
              (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导致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粪耧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入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界一般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和“仁”的思想,于是着重进行有关“礼”和“仁”的研究,却忽视了“敬”这一更具本质性的精神内涵
              B.人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会自然产生出于内心的崇拜与仰慕的“敬”的心理,而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的心情
              C.当“礼”发展成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得以留存下来,从而得以成为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即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在继承周礼的同时,也吸纳了“敬”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敬”,把对待事物的敬业精神的对象扩展为普通人
              B.由“敬”而发的礼活动合乎天理,并且具有道德价值,因为“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发自内心,也出于天赋
              C.许多学者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但“敬”的精神也应蕴涵其中,没有发自内心的“敬”,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D.“礼”和“仁”都以“敬”为本,但与“礼”“仁”相比,“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