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信息焦虑心理探因
                   美国学者朱克曼在“感觉剥夺”实验中发现,如果阻断个体的视、听、触、压等各种刺激一段时间之后,个体在心理上便会产生信息匮乏之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见,人不可以没有信息刺激输入,个体要健康生存就需要一定量地、不断地与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接触,以保持一定的神经兴奋水平。在这个信息激增的时代,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周期越来越短,而且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内容良莠不齐。这样的情况,给人的大脑带来沉重的负担,常常让许多人感觉手足无措。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是不同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紧张、焦虑症状,甚至产生信息依赖的成瘾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信息焦虑。信息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心理学、情报学、社会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信息焦虑对个人及社会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对信息焦虑进行探讨与分析,对解决信息焦虑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晚期提出的焦虑理论中,焦虑被认为是自我在试图压扫潜意识中被唤起而又不被允许的冲动时产生的情绪冲突,认为内外刺激威胁自我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焦虑是由本能决定的。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信息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然而信息时代“非我”的知识无限膨胀。使自我无法与之相适应,造成了人们的信息焦虑。从斯比尔伯格的特质焦虑理论出发,信息焦虑与人格特质也有密切关系。完美主义者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总是担心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信息,常常因惧怕所拥有的信息不足、不能与信息保持同步而不停地上网漫游或无节制地搜寻信息,由于不能获取足够信息而产生焦虑。强迫性人格则总是觉得对信息的数量把握不够,对所需处理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会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浏览无用的、无关紧要的信息资料,而给内心带来无法自我控制的困惑、痛苦和焦虑。此外,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人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会产生一种心理的满足感,而这种心理的满足感与其成就动机成相关的关系,会使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拥有更多信息而产生“自豪感”。如果个体的成就动机比较高,对信息获取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较高,一旦没有有效获取信息或者信息量大到非个体所能驾驭时,成就动机无法满足,内心就会产生相应的焦虑情绪。
                   有效应对信息焦虑,既要提高用户本人的信息素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个体有效获取信息的技术,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节奏,留出合理的思考时间来消化和吸收信息,遇到问题及时地调节自己。同时,信息提供者应规范并改善信息环境,减少信息干扰、信息污染等。
              (摘编自《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
              (1)下列有关“信息焦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焦虑”是朱克曼发现的,就是“感觉剥夺”,是个体的各种感觉刺激被阻断后,产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
              B.“信息焦虑”是信息激增的时代特有的心理疾病,与信息的数量、质量以及更新速度密切相关。
              C.“信息焦虑”在信息量超过人对信息的承载力时发生,轻则表现为紧张、焦虑,重则表现为信息成瘾现象。
              D.“信息焦虑”虽说是个体的心理问题,但如果处理得不好,仍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应当引起重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信息焦虑是求知本能使人欲将过量的“非我”信息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而造成的情绪冲突。
              B.完美主义者易患信息焦虑,他们会因担心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信息,而无节制地搜寻信息,焦虑的特征是担忧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
              C.强迫性人格总是担心信息数量不够,他们会强迫性地收集、浏览无用、无关紧要的信息,焦虑的特征与完美主义者一样。
              D.人的成就动机的高低决定了信息获取的要求和期望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人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满足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的刺激输入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的神经兴奋水平,生活中我们要克服信息量激增或不足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避免信息焦虑。
              B.信息焦虑的产生与信息本身无关,个体在信息获取、承载、消化等方面的能力、心态才是信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
              C.解决信息焦虑,既要了解其产生的心理机制,也需要心理学、情报学、社会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介入。
              D.信息提供者应当改善信息环境,进行内容过滤,区分良莠,做好分类,从而减少信息的干扰和污染。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实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是为一己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C.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D.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
              B.由孔孟所提倡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化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洲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盂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
              (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
              (1)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
              C.“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
              D.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是其自然结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B.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C.《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
              D.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元璋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可见以“民本”为基础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不相容的。
              B.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
              C.“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其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D.在崇尚“霸道”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论”是很难有市场的,因而司马迁称孟子的“仁政”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 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而下之器表现着形而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是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的艺术境界。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路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1)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D.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    
              A.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B.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C.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D.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
              B.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C.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
                  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被广为运用的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组成。“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⑥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以广大的而不是专门读者为对象的报刊,是最适合于说理的大众媒体。微博则主要是在朋友、熟人,或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传播。在这些群体里,三言两语,说说心情,发发感慨,晒晒心情,是用不着太说明理由的。“非说理”并不是微博的错,因为微博本来就不是为说理的。
                  ⑦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这是因为微博信息需要借助强烈的情绪感染方能得以传播,结果更是不断强化、激励已经在起作用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似乎能够提高说服力。然而,在这种说服中,需要把说理与感染作一区分。有感染不等于就有好的说理。
              (选自2011年《南方周末》,有删改)(1)对“罐头思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方便的解答可能导致“罐头思维”。
              B.“罐头思维”使得人们习惯接受可以免除思考之劳的论断。
              C.凡是“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的行为都属于“罐头思维”。
              D.“罐头思维”让人们从懒于仔细思考到丧失仔细思考能力。
              (2)“微博不是好的说理形式”的理由,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篇幅有限,容易缺失说理的必要部分。
              B.微博主要在朋友圈和熟人圈中传播,用不着太说明理由。
              C.过于注重感染力,妨碍了说理。
              D.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个人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妨碍了理性说理。
              (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  人一种雄辩的感觉,能够提高说服力。
              B.文章第⑤段用尼克松的例子是说明,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可以通过还原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假设,并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来验证。
              C.微博常常裹挟大批的粉丝,其实就是一种同声相求的效应。在同声相求的群体里,人们往往更能够交互信息,思维更加完备,更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事物本质。
              D.新的传媒方式一旦被普遍采用,便有可能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非理性的转变。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改朝换代、国家灭亡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文素质与背诵《论语》《道德经》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文理分科只能教出“
              1
              4
              个人”,这话说得不错。现在教育越来越畸形,为什么自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办起教育来越来越背离马克思所说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真是咄咄怪事。
                  文理分科,始自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一切向苏联学习,把以前办得还不错的高等教育搞了一个院系调整,这一大手术伤筋动骨,有些院校至今没有缓过劲来,以清华大学最典型。许多研究性的大学,办成纯理工、甚至是纯工科的大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应付全国统一的高考,于是在高中阶段开始文理分科。我是1957届的高中生,在1959年就开始了文理分科。这种做法不仅在高中时代就剥夺了学理工的同学接触人文学科的机会,而且到了理工科大学或纯工科的学院(如北京的八大学院),再也感受不到人文的气息,一天与符号、公式打交道,培养了许许多多单面人。
                  这些年来,许多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的老教授谈起此事无不痛心疾首,而喜欢津津乐道数学家苏步青如何写得一手漂亮的旧体诗;地矿学“开山大师”丁文江,如何广泛涉猎人文学科领域,对现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我想,杨叔子先生大约就是这一类理工科教授,不同的是杨先生不仅感慨,而且还在积极地致力于改善。
                  然而改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科学生的科学理念、科学兴趣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只是少数高校教授的事,甚至不单纯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人文素质应该从孩子的学前就受到关注,家庭是第一关。当然不是逼迫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家中有一种文明氛围。建国五十多年来,受教育面扩大了,受教育的人大大增加,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然而,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是文明下降了呢?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用杨先生的话说怎么就少了点“文气”呢?关键在于人文素质的降低,这不仅体现在学校里,更多的还反映在社会上。
                  提高人文素质要从小学做起。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50年来中小学文科教育之弊,其中提到过去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然而,语文难道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写文章吗?我认为不是,语文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举凡传统上优美的诗文,古今中外进步的、具有博大爱心的、有代表性的著述都应该让孩子接触到,篇幅巨大的也可以做一些节选,哪怕尝鼎之一脔。中小学教育有12年,长久地浸润其中,其素质必然会受到熏染。到了大学我主张无论文理医农都要有“大一国文”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从成年人的角度理解人文精神,培植人文素养,懂得社会的责任。读这些多了,必然是心胸开阔,“腹有诗书气自华”,杨先生说的“文人气”也就来了。过去研究性的大学所实行的通才教育也是建立在有一定人文素养的中学毕业生基础上的。几十年前痛批过通才教育,后来好像也未为之正名。
                  当然,这些说起来,好像有些迂缓,但人文素质的“素”,正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素”一样,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一个人内在的“气”,而且能向外发散,这需要长期的浸润熏染。用一些机械方法让他口诵、默写、甚至倒背如流,大约也只是“入乎耳,出乎口”,“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我欣赏杨叔子先生一些惊世骇俗的大胆作为,例如,他要求博士研究生在上台答辩前先要背《老子》,后又增加背诵《论语》前七篇。过不了《论语》和《老子》关,休想从他手里毕业。这些反映了他对单面的畸形教育的挑战。实际上,这种不满是许多人都有的,大家只是说说就算了,可贵的是他就敢把这种不满化为行动,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施。如果这种做法作为象征性的行动是值得张扬的,但对他的博士生人文素质提高有多少帮助、对整个教育中的人文教养的缺欠有多大补益是值得推敲的。
              (1)下列有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中国的教育是畸形的,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现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真正符合马克思教育观的。
              B.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是短时间的事,也不是少数人的事,全社会都有责任,但家庭应该首先担负起责任来。
              C.上世纪50年代起,为适应院系调整和全国统一高考而实行的文理分科教育,弊病颇多,作者是有亲身体验的。
              D.作者认为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应该把“大一国文”作为大学开设的必修课,这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觉得杨叔子院士就是一位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老教授,而与众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行动者。
              B.杨叔子院士要求自己的博士生,除了学好他们自身的专业外,还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要求他们背诵国学经典。
              C.杨叔子院士要求博士生答辩前,先过《老子》《论语》关的做法,是对当今教育的一种补救,但在作者看来,实效可能不大。
              D.作者赞同人文教育,认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一定要口诵、默写,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文素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一切向苏联学习,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院系调整,这措施伤筋动骨,使得有些院校至今没有缓过劲来。
              B.文理分科之后,从高中到大学都剥夺了学理工的同学接触人文学科的机会,再也感受不到人文的气息,培养了许许多多“单面人”。
              C.建国五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时学生的人文素质降低了。
              D.提高人文素质,中小学教育很关键,五十多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文科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性过强,上成了“政治课”。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
              (2011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拿得起”,道讲“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  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  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  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
              (3)根据 原文内容 ,下列 理解和分析 有误的一项是    
              A.  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
              C.  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
              D.  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
            • 10.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1)    、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    也可。
              (2)下列解说不是用来说明微电影“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的一项是    
              A.《大雨》融入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定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