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儒”本来是亡国遗民宗教,所以富有亡国遗民柔顺以取容的人生观,所以“儒”的古义为柔懦。到了孔子,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一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在“周因于殷礼”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这个新运动的新精神,这不再是那个“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柔道所能包涵的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_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所以他把柔顺的儒和杀身成仁的武士合并在一块,造成了一种新的“儒行”。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可见,孔子提倡的儒道是刚毅勇敢,担负得起天下重任的人格。这是一个新的理想境界,绝不是那治丧相礼以为衣食之端的柔懦的儒的境界了。
                  《论语》记载了一次对话--于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又记着一条有趣的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观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的新精神,是古来柔道的儒所不曾梦见的新境界。
                  但柔道的人生观,在孔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
                  《中庸》中有子路问“强”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强”道。一个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鬼神害盈而福谦”,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但柔道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乡原”:只能柔而不能刚;只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阉然媚于世”,而不能有踽踽凉凉的特立独行。
                  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柔而能刚”,“恭而有礼”,要“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中庸》说的“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才是孔子要提倡的那种弘毅的新儒行。
              (选自胡适<说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灭殷之后,殷儒就成了亡国遗民,他们柔顺是为了取容于新的朝代。
              B.殷儒在周的主要职责是“治丧相礼”,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讨生活。
              C.孔子没有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这是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的规律。
              D.西周民族的新建设是在东部殷商文化特别是“殷礼”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子认为刚毅的人格是担当重任、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条件。
              B.孔子长期深受武士风气的影响,这使他的新儒主张也具有了武士的色彩。
              C.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君子“三道”,而子贡却认为这些品质正是老师的写照。
              D.无论是门徒还是时人,孔予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刚毅勇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子的自信可能也影响了孔门学者的思想:一个人自信心强,遇事往往能刚毅坚忍。
              B.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与孔门“柔道是一种‘强’道”的看法有一致性。
              C.孔子具有变革精神,他“振衰起儒”,使柔顺取容的殷儒发展成为弘毅进取的新儒。
              D.孔子提倡的新儒人格的内涵,既包括柔懦、谦卑、虚心,也包括刚毅、勇敢、进取。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格调” 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合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英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 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照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 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 ,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啐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
              B.论述诗歌时,刚开始“格”“调”是分开用的,后来两个字连用正式出现了格调论,但其含义不同定,有时偏于“格”,有时偏于“调”。
              C.欧陌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铬”的“格”指诗的总体风格。
                 D.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比较粗疏宽泛的论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就要偏重于境界方面。
              B.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时,“格’’指诗的格局、体制问题,指代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节声调,关乎情绪和感觉。
              C.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其不仅具有形式美、音乐美,而且在兴寄、诗教上要比唐诗好。
              D.现当代学者论述“格调”时,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涉及精神境界、外在风范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内容上讨论其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形式上体会诗人的随性。
              B.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文法都在此范畴。
              C.格调论除讨论讨论的崇古与创新、重内容与重形式、主情与主理的问题,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
              D.古代很多人重视文章的传统道德与艺术品位,要求文章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健全情志,而且要使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当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己的幻想罢了。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有社会的成分。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同情心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说:“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儿童在沙滩上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表现”而尤在“传达”。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砂中炼出纯金来。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儿童游戏躲在成人的背后是怕旁人看见,儿童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不必要有美丑的分别。
              B.儿童与同年的小伴侣玩,他把小伴侣不过只是看作猫狗、玩具一样,借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幻想,每个人仍然只顾到自己。
              C.儿童游戏的动机中社会成分较少,之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或多或少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D.艺术家非要把见到一种意境或感到一种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或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踏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可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精神集中,幻想浓密,兴致勃勃。
              B.儿童在游戏中假扮店主,如果他的弟弟假扮主顾,那么他的弟弟就不再是他弟弟,倘若他弟弟不在,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C.儿童个人高兴时认为鸟兽草木器皿等甚至是人也与自己一样高兴,因此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自然也就没有。
              D.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分享旁人的痛苦与快乐,要把自我伸张得很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作者认为: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要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B.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是游戏只是消遣,达到目的即可,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C.艺术和游戏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有所谓“表现”,不过艺术有社会性,它的任务主要在“传达”。
              D.游戏离不开艺术,且关系紧密,艺术冲动是从游戏冲动中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游戏杂,不加选择,艺术却像从砂中提炼出的纯金。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______
              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B.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C.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规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C.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D.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B.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C.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D.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C.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D.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还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
            • 7.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以及性格气节和精神魂魄。
              B.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体现了主体人格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进取精神的高扬,是中国人能够达到的人格。
              C.传统哲学包含着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断批判“小我”“自我”,努力实现“本我”“真我”“大我”。
              D.“和”的哲学理念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深刻反映出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点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性格的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具体的阐释。
              B.文章以主体为切入点,以儒家思想为论据,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入世、批判、和谐的哲学性格。
              C.文章在论证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其哲学性格,并彰显该哲学性格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D.对于“和”的哲学理念,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强调了个人的修身立德和国家间的大同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世、主体自我认知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人格特质,能有效地激发主体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C.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烈批判精神,深刻反省人性本真,成就“本我”“真我”和“大我”,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这种理念有利于人们坚守内心的安宁,减少对立,促进相互交融。
            • 8. 论述类文本阅读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戋。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泰代瓦当上,图象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的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
              (1)下列关于“秦砖汉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砖汉瓦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秦代制陶技艺高超,秦砖汉瓦多印有图案,或刻文字,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与美好愿景。
              B.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的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C.汉代,在砖上印画、施彩已经成为一种艺术,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画像”的内容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
              D.汉代“画像砖”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画风疏朗简约,无论是静态的人物画像还是灵动的飞禽都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瓦当图案的艺术发展到汉代抵达顶峰,当代出土的东汉文字瓦当,其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当今的篆刻书法名家自愧不如。
              B.秦代制陶技术高超,精美的陶瓦兼具建筑与装饰的双重作用,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修建。
              C.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代表了汉代瓦当高超的艺术成就。
              D.因“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简洁的造型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很具有艺术表现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也是图案瓦当的主流,它表达出了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普遍愿望。
              B.存留下来的大量金石文字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文字瓦当也是很好的补充。
              C.两汉时期在砖上印画,施彩发展成为一种艺术,“面像砖”不仅仅用作单纯的建筑材料,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丰富的面像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D.秦汉宫阙消失,秦砖汉瓦留存,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到唐宋时已经蔚然成风,文人雅士的书斋常见砖瓦砚身影。
            • 9.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成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学习时报》)‍(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B.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2)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C.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的活跃,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极广。此语溯源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的“正始”条,其本意是指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沉沦,即使普通民众都应当奋起救赎。顾炎武区分了两种情形:亡国和亡天下。他认为前者不过是改朝换代,后者则是如孟子所说,仁义之途被堵塞,社会沦落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境况。文中以嵇康之子嵇绍为例,表面上批判的是魏晋人清谈亡天下,实际上是以史为鉴,反映出对当时知识界空谈误国又屈膝事清的愤懑。。
                  1915年,梁启超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写下《痛定罪言》一文,旨在唤醒人们在指责政府无能的同时也当作深入的自我检讨。文章题目表明不仅是痛定思痛,而且是在自我反省。他认为欲雪国耻,关键在于“我辈之自新”:“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显然,梁启超对顾炎武的观点作了创造性地发挥,由于概括精炼且赋予新的内涵而得到广泛传播。不同于顾炎武,梁启超这里所讲的“天下”实指国家,“兴亡”也是指国家的振兴与危倾;“匹夫”主要指习惯称为“士大夫”的知识界;“责任”是通过政治上的社会改良以救亡图存,包括整军、理财、劝工、兴学和议政等。他在变法维新时的战友谭嗣同当是从己做起、责任不诿他人的典型。
                  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典籍,不过以孟子之学最为集中。顾、梁二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尊崇孟子的思想并直接援引孟子的言论,这绝非巧合。究其原因,主要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天下情怀。孟子认为任何个体既然居天下之广居,就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既关乎道德,也关乎政治。其次是民本思想。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振聋发聩。再次是主人意识。孟子肯定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他认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甚至直言“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最后是以正心为本。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还以史为鉴,指出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其民,而之所以失其民在于失其心。
                  时代在发展,人们可以,也应该赋予这一命题更宽广的含义。限于历史条件,在孟子的时代,“普天之下”与“四海之内”几乎是同义词,但先哲毕竟意识到“天下”包括不同的“国家”。今天,地球可以看成是一个村落,我们有理由以“天下”指称人类生存的世界;“兴亡”兼涉从个体道德修养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兴衰;“匹夫”当指生活于其间的每一一个人,无论其地位的高低;“有责”即要求每一个人秉持主人公态度,从我做起,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节选自胡家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最早见于顾炎武的《日知录》,其本意是指,即便是普通民众,在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沉沦时也要奋起救赎。
              B.顾炎武把“亡国”和“亡天下”加以区分,认为“亡国”只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则意味着社会沦落到“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境况。
              C.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梁启超为了唤醒人们在指责政府的同时能作深入的自我检讨,写下《痛定罪言》一文。
              D.梁启超创造性地发挥了顾炎武的观点,赋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新的内涵,他在变法维新时的战友谭嗣同深受影响并身体力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思想渊源,可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先秦典籍,在孟子学说中表现尤为集中。
              B.顾亭林、梁启超二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直接引用了孟子的言论,体现出对孟子思想的尊崇,这绝不是巧合。
              C.孟子的“天下情怀”和“民本思想”,既关乎道德,也关乎政治,能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振聋发聩。
              D.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甚至提出尧舜和常人也没什么不同的看法,这体现了一种“主人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B.顾炎武、梁启超都非常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他们都能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做出富有积极意义的阐释。
              C.作者虽然认为古人不应把“普天之下”几乎等同于“四海之内”,但对先哲能够意识到“天下”包括不同的“国家”又予以肯定。
              D.梁启超和本文作者都赋予“天下”“兴亡”“匹夫”“责任”以新的内涵,将来人们还可能赋予这一命题更宽广的含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