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错 误
              --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张晓风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枝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此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尽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里还灌了铜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六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
              《小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是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出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
                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行政上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截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
                这一段段美丽的错误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的依时开花.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惠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持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订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缴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叉路.叉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的可以“通幽”.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何妨采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让叉路可以是另一条在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
                                                                                          (有删节)
              (1)文章的开头引用郑愁予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作者选择的中国故事中一共写到了几个“错误”?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文中“错误”的含义.
              (3)结合文意,鉴赏画线的语句.
              (4)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这一句中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画面感.
              B.“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说明善意而美丽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普遍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美丽的故事.
              C.文章说“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方式”指的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的错误.
              D.倒数第二段从故事中的错误写到生活中的错误,说明故事中的精彩在生活中也有,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E.这篇文章开头说“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结尾又说“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首尾呼应,旨在告诉人们,不但要有容错的胸怀,还要有犯错的勇气.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郡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
                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5日14版,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离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加了,千里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D.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人体和手,手机也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甚至会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难题.
              B.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D.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骨文中的“马”是最好辨认的字之一.它写出来是马的侧面像,长脸,尖耳,两条腿,背上还有鬃毛,一条长马尾.后来金文、大篆、小篆一路演变,“马”字慢慢变成了四条腿,头背融合,等到隶书时,基本固定成了“馬”.从中可见国人驯化马的历史相当早.在商后期的安阳殷墟、西安老牛坡、山东前掌大等地发现了大量的马车坑、马殉葬坑等,但在晚商之前的考古挖掘中却极少看到马的踪迹.没有铺垫,也找不到过渡环节,骏马们就这么突然之间横空出世,踏入中华民族的世界.
                最早的关于马匹驯养的记载,应该是《易经》.以传说而论,中国第一匹著名的马当属龙马,是伏羲在孟河遇到的.它是马的形象,浑身披挂龙鳞,赤纹绿色,还有一对翅膀.周代终于有了确凿无疑关于马文化的记载.马车和车战的兴起,让养马产业得到发展,马成了身份的象征.周穆王的八骏不仅拥有各自帅气的名字,还无不高端大气上档次.《水经注》记载,它们是夸父山桃林里的野马,被相马高手造父慧眼识珠调教成了精英.义山曾诗云:“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秦始皇要比美周穆王,《古今注》说始皇养了七匹骏马.伯乐《相马经》里曾介绍好马标准说:一匹好马,头要像兔子,耳朵像狐狸,眼睛和脖颈像鸟,脊背像鱼鳍.因此,始皇七骏中出了一匹头像兔子的纯白骏马,名叫“白兔”.吕温侯、关老爷的坐骑赤兔,意思就是头似兔子的红毛骏马.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跨下又出现了精壮擅于奔驰的名马乌骓.“骓”本意为苍白毛杂色的马,前面冠以一个“乌”字,即指通体黑毛但有杂色的马.严格来说,乌骓不是具体某匹马的名字,而是一类马的统称.到汉文帝时经济复兴,共有九匹骏马,号九逸.
                汉武帝时从大宛国横空出世了一种名马--汗血宝马.根据史料记载,张骞通西域以后,回报说乌孙和大宛国有一种汗血宝马,是天马后裔.这些天马天生神骏,而且一跑起来浑身流的汗如血色一般.武帝听说后,派人攻打大宛.大宛王撑不住了,为表示臣服,每年向中原进贡两匹汗血宝马.汉武帝把乌孙马称为西极马,把大宛马称为天马,并为此特意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此,汗血宝马就成了中国最高等级骏马的代名词.那时的出土文物上,秦与西汉初年的马个头矮,四肢短,脖子粗.而从汉武帝开始,马的形象优美起来,高头曲颈,宽胸壮腹,四腿修长.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了一批青铜马,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叫“马踏飞燕”.这个铜马的形象,应该是典型的大宛血统.隋文帝的狮子骢,也有汗血血统,十分神骏,可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唐太宗的十匹骏马号为十骥,昭陵六骏的浮雕仍可见其当年风姿.
                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紧密相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骑兵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正是由于马与军事的这种联系,关系到了国家的兴衰荣辱,这种动物才会被人类视为珍宝,用人类最伟大的艺术--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工艺来呈现.
                                                                 (摘编自马伯庸《大话中国马》,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国马”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穆王八骏都是出自夸父山桃林里的野马,但最终被造父调教成了能够“日行三万里”的精英,还各自得到了帅气的名字.
              B.无论是秦始皇七骏之一的“白兔”,还是关羽的赤兔马,都是头像兔子的骏马,这可以以伯乐《相马经》里对好马标准的记载为佐证.
              C.乌骓马是指通体黑毛但又有杂色的马,是一类马的统称;也指西楚霸王项羽那匹既精壮而又擅于奔驰的名马乌骓.
              D.天生神骏且一跑起来浑身就流出血色般汗水的汗血宝马全部出自大宛,它们在汉武帝时成了我国最高等级骏马的代名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字从甲骨文到后来金文、大篆和小篆的一路演变,直到隶书时基本固定成形,可见我国驯化马匹的历史相当早.
              B.在传说中,我国第一匹著名的马是伏羲在孟河遇到的龙马.它具有马的形象,却浑身披挂着龙鳞,赤纹绿色,还有一对翅膀.
              C.我国在周代才有了关于马文化的确凿记载,此时马车和车战刚兴起,养马产业得到发展,马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D.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而派人攻打大宛,还为乌孙马和大宛马特意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的诗,足见武帝对宝马的喜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中的“马”字是马的侧面形象,它们脸长耳尖尾长,背上还有鬃毛,是非常生动形象的象形字,所以能被人很好地辨认出来.
              B.综观我国晚商之前与商后期的考古挖掘与发现,我国的马匹驯化技能似乎是在商代后期才突然开窍,然后极其突兀地兴盛起来.
              C.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马是典型的汗血宝马,它的形象优美,高头曲颈,宽胸壮腹,四腿修长,十分神骏.
              D.古代骑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马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紧密相连,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国家兴衰荣辱.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何谓“担当”?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其基本意思都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它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忧患意识.检索《四库全书》,“担当”这个词直到宋代才出现,但有关“担当”意识在先秦时期就有较为充分的表达.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非常多,而君子必须具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那样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健气势,顽强奋斗,永不停止.《易传》还引孔子的话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论语》中也有关于担当的思想,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屈原《离骚》中有“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都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也正是在这种担当观的影响下,出现了《吕氏春秋》所描写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的现象.典型的例子,如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时,李膺“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后汉书•李膺传》,陈蕃、范滂也“有澄清天下之志”,后都慷慨赴难.
                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风气败坏,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宋代建立后,为了改变这种社会及政治上之颓风,倡导、重视气节,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也进一步充实、完善.理学大师们都有很强烈的担当意识.如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程颢、程颐重视忠孝节义的气节观.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这个词的,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其中“担当”的意思就是“承担,并负责任”.朱熹使用“担当”最为频繁,《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出现“担当”一词. 从文献看,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如名臣李纲在信中就提到:“万一急缺,虽无指挥,亦须担当.”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元明时期“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陈继儒更以“担当”为视角对人进行观察、评判,说“大事难事看担当.”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总体来说,宋代以来,尤其是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以来,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儒家担当观因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倡行君子人格、勇于奉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促进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与借鉴.
                                                    (节选自《谈儒家担当观》,2015年6月3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词典,“担当”的基本意思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它包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忧患意识.
              B.“担当”这个词的出现远远晚于有关“担当”的思想意识前者出现在宋代,而后者在先秦时期就表达得比较充分.
              C.按照懦家观点,“担当”意识的有无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为君子的重要依据,缺乏“担当”意识的人肯定不配称君子.
              D.虽然在文献中程颗、程颐最早使用“担当”这个词,但朱熹却是使用得最多,在其《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使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懦家担当观形成于先秦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这一点,从懦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中可以看出.
              B.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这些都属于懦家担当观的内涵.
              C.宋代建立后,随着理学的兴起,懦家担当观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担当意识的理学大师.
              D.懦家担当观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因而值得我们传承与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在懦家担当观的影响下,历史上多次出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现象,东汉末年的李膺、陈蕃、范滂等都是典型例子.
              B.在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士大夫的担当意识肯定会有所弱化.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C.到了南宋,“担当”一词已为一般士人和大臣广泛使用,如李纲在信中、文天祥在奏折中都曾提及元明时使用则更为普遍.
              D.明朝末年,不少士大夫具有担当意识,如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顾宪成、高攀龙,以“担当”为观察、评判人才视角的陈继懦.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文的意义
                                            楼宇烈
                ①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技术手段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舒适,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很多问题.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当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机械工业时代,人们就提出来:人不要沦为机器的奴隶.现时我们已经跨越了机械时代,到了信息时代,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危机,就是我们很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这一切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异化”.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和创造物所制约,而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异化”总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促使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以史为鉴”并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根本的问题是要把握人类的精神.
                ②科学家的人文修养对他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者,首先要有很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还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讲,最大的束缚就是名缰利锁.如果能够冲破名缰利锁,他就能够眼界开阔,心胸豁达,也能和别人合作默契.北大校长马寅初曾撰联:“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开阔的胸襟,必定要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底蕴才有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
                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教育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的治学态度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瞧,我知识多广博,我多能耐”.这就是所谓“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最根本的当然是“为己之学”,实际上也就是“为人之道”.人如何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完美的人,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关键是看你自己,关键是修养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外因还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④我觉得素质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文学科的内容.人文学科主要指文、史、哲.文既包括文学,也包括艺术,甚至还包括语言;史当然是指历史了;哲,广义上讲也包含了宗教.所以,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都属于人文学科,是以培养做人为目的.我们现在加强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内容,这不仅仅是现象上的东西.人文的意义不是要人们多学一点历史知识,会背诵几句唐诗、宋词,而是要从中体味人生,陶冶性情.人生既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生命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人类就是这么一个矛盾体.我们可以改造世界、创造未来,可以把人送上天;可是自然一发威,我们又无法抵御.所以我们要通过人文来体味人类的伟大与渺小,体会人生的短暂与永恒,树立与天地共生共存、与古代圣贤并肩并进的志气,这才是根本的.
              (1)下列观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可能面临非常大的危机,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要把握住人类的精神.
              B.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异化”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促使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
              C.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异化”使得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和创造物所制约,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D.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很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这一切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异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只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就一定能和别人合作默契.
              B.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不同的,古之学者为了别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今之学者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
              C.自然科学的研究者,要想冲破名缰利锁,人文修养对他的科学研究也是有一点帮助的.
              D.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完美的人,虽然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关键,但也离不开外因的作用.
              (3)纵观全文,为什么“我觉得素质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文学科的内容”?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当时的登记人口是以人丁为计量单位,目的是征集兵丁组建军队.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
              秦朝户籍管理更加严格和完备,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檀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做出了迁徒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汉代的户籍管理实行“编户齐民”,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20世纪20年代出土的张掖郡居延汉简记载这样的一个户籍信息:“徐宗,年五十;妻一人;子男(户主儿子)一人;男同产(户主兄弟)二人;女同产(户主姐妹)二人.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内容已经相当详备.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因此,唐代的户籍档案通常还记录有人户的体貌特征.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籍帐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破,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这些对体貌特征的描述相当于今天户籍中的照片,可以防止作伪,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索.另外,在唐代“贱民”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只能依附于“良民”.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因此全国人口增长迅速,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户数为309万户,大观四年(1110年)则达到峰值2088万户.当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如此膨胀,但是它却从另外一方面表明户口统计更加完整(少数民族因为政府的“羁磨之策”也不断被编入户).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区分“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乡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
                宋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流动性强.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难记”.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且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籍.
                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沿袭元朝做法,明政府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
                清初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在黄册之外,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由于康熙和雍正两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因此户籍管理相比明朝宽松.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保证了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管理办法的一项是    
              A.殷商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
              人”字样.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B.汉代实行“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办法,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人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C.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团貌”相当于今天户籍上的照片.
              D.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并沿袭元朝,将人民按照职业分工划分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
              (2)下列不属于宋代开宝九年至大观四年人口激增原因的一项是    
              A.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国家进人一个休养生息的和平稳定时期,因此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B.宋代户籍管理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过去的“贱民”也可拥有户籍,因此人口有大幅的增长.
              C.宋代户籍管理日趋成熟,统计技术更加科学,加上商品经济繁荣,因此出现了短时期内人口的激增.
              D.宋代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不少过去属于“羁摩”之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被编人户籍,因此人口大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由此可以推知,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有人口管理制度的雏形了.
              B.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城、乡户籍管理,并根据有无田产和财产多少来进行户籍登
              记,完成了税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的转变.
              C.明朝以“黄册”和“鱼鳞册”来分别登记人口和土地,标志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相对成熟.明政府沿袭元朝将户口按职业划分,不容更改.
              D.清朝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是因为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纳税服役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比如,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2015年4期)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
              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对汉字美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美学要注重研究汉字构造的原则,即研究汉字美学就要关注汉字的这种独特的美学创造体现的智慧,要从美学的思维层面来探索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美学的真正起点蕴涵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也就是说,汉字的这种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构造原理使汉字蕴涵了美学要素.
              C.汉字美学的一个深刻方面体现在汉字在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方面,比如人们探讨汉字的字音、字形时,这种分析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史的内容.
              D.汉字美学的中国文化蕴涵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在美学领域有着充分的具体体现,与其他美学相比,汉字美学是自成一体的,是其它美学无法比拟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汉字造字原理“六书”说十分的经典,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归纳和补正,不然就不能够揭示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造字的美学探究与不同书体的变易以及汉字最终的方块字的形态、书写的物质变迁和技术要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最重要的是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问题.
              C.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并不单是为了“识字”,从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中可以透视出汉字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即汉字中的美学内容蕴涵在汉字的训释之中.
              D.许慎认为古代的包羲氏治理天下时,用“仰俯”来“观象”、“观法”,并“近取诸身”,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作者认为这个过程现如今还在汉字之中凝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造字原理在甲骨文方面体现得比较复杂,因为在原初的汉字形态甲骨文中体现了远古的蛮荒气息、野性思维,让人们更容易从美学思维层面探究.
              B.深入探讨汉字蕴涵的美学、汉字体现的文化精神需要从汉字造字原理、原则切入,因为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息息相关的.
              C.无论从造字原则还是从“文”的角度分析,汉字、西方文字都蕴涵着文化特点,都有审美化的重要体现,不过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美学表现方式不同.
              D.汉字偏旁的构成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汉字能够长久对应物质世界的变迁,并且灵活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与汉字美学等有密切关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休闲阅读是人在闲暇时间里,于内心之爱驱动下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阅读赋予休闲以文化内涵,提升了休闲的文化品位;休闲赋予阅读以审美乐生的内涵.
              宋代陆九渊提出优游阅读,主张以悠然闲适的心态去读书.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②休闲阅读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读书内容、方式、地点等,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限制和约束.休闲读书是随兴而为,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获得内心的丰盈与适意.它还具有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趣味性高意味着吸引力大,进入门槛低意味着休闲机会的易得性与可达性高,这些均十分有利于让阅读进入休闲,让闲暇接纳阅读,从而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与其他休闲活动相比,休闲阅读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
                ③休闲阅读不但能起到消遣放松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识水平,陶冶气质情操,具有重要的养心益智功能.尤其是,休闲阅读的派生价值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均较有益.宋代朱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是智慧之乐、心灵之乐与和美之乐.明朝李贽说,“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休闲阅读有助于克服内在贫乏对休闲的制约.内在贫乏主要指精神世界的贫乏.休闲阅读对充实精神空间,建构休闲生存智慧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闲暇管理的要义,是用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填充闲暇时间,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西方休闲理论认为,闲暇是以时间形态的社会资源.它的特点一是无法以真空的状态存在,如果不积极占用,便可能导致消极占用;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亚是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闲暇管理对于个体幸福和城邦和平的重要性,认为闲暇越多,越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罗素强调,明智用闲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后考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闲暇时间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闲暇时间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空间.如何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⑤休闲选择和闲暇时间的利用与人成为人有着直接的与内在的关联.人成为人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格的健全,意味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多方面的生命体验的获得,意味着包括审美在内的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全面性和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休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契机.自从分工出现以来,专业化的繁忙劳作易使人版面发展,而闲暇时间的增加将使人有机会弥补和打破分工对于自己发展空间的限制.分工越细,闲暇时间和休闲活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越重要.在工作专业化与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休闲阅读对于弥补实用阅读和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空间的限制,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专业分化越细,休闲阅读对人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对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越重要.
                                                                       (节选自王景全《论休闲阅读》)
              (1)下列关于“休闲阅读”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休闲阅读是人们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它把阅读与休闲结合起来,并赋予阅读与休闲以新的统一内涵.
              B.休闲阅读在阅读内容、方式、地点等方面具有自主选择性,读者在阅读中随兴而为,没有阅读目标,也没有阅读任务.
              C.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与休闲的结合,而且还有利于休闲阅读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D.内在贫乏就是指精神世界的贫乏,它对休闲具有制约作用,而休闲阅读能够充实精神空间,有助于克服这一制约作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先介绍什么是休闲阅读,接着指出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再引用陆九渊的观点和鲁迅的主张,意在让读者了解休闲阅读的心态和阅读范围.
              B.②段阐述休闲阅读具有自主性强、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资源消耗低等特点,③段分析休闲阅读所起到的多方面作用,②③两段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
              C.④段拓展笔墨,引入“闲暇管理”这个概念,丰富的引用让文章在更宽的视野下讨论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为下文深入探讨作铺热.
              D.⑤段承④段,探讨休闲阅读的现代意义,认为休闲选择与“人成为人”有密切联系,休闲阅读有利于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闲阅读能消遣放松,养心益智,它的派生价值既有益于个体成长,也有益于社会发展,朱熹所说的读书之乐主要是就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言的.
              B.“闲暇”以时间形态存在,它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闲暇管理不仅关系到生命个体的幸福与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C.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生命个体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照里士多德、罗索的观点,对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具有启发意义.
              D.专业化繁忙劳作使人片面发展,不断增加的闲暇时间打破了分工对于个体发展空间的限制,休闲阅读及其它各种休闲活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的弃老习俗
                ①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②徐永安副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③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④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惠介拍摄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⑤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1)与“弃老习俗”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中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在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或自身生存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为然.
              D.从各地弃老习俗来看,六十岁是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遗弃年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六十岁已基本丧失劳动或繁衍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的传说,古时曾流行过不养老人的习俗,令其在弃老洞内自毙,并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B.第②段承接第①段,通过对大量寄死窑等的考察研究,诸多事实表明这种弃老遗俗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也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第③段探究野蛮的弃老习俗曾经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第④段与第③段构成并列关系,指出其他国家民族也有弃老习俗,并先后列举了日本、朝鲜和非洲的弃老习俗.
              D.第⑤段首先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接着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传统,这种敬老观念和习俗的形成,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B.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C.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D.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