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______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代测绘事业的开拓者夏坚白
              徐兴沛

                  1921年早春二月,东方大都市上海。又逢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上海中华公学新考取了一个从农村来的17岁的初一插班生,在学生登记簿上,他工整地写下了姓名--夏坚白。
                  他出身贫寒,家庭穷苦潦倒的生活及四邻贫雇农更凄惨的遭遇,已使他刻骨铭心;做学徒时又屡见列强兵舰在长江撞翻中国渔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更令他忿忿不平!他在繁重劳作之余,挤时间学了一些中学课程,不愿走父兄从事竹木行业小生意的老路,而是想走出去求真知,救国济民平天下;他曾熟读《论语》,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于是在报考中华公学时就以“坚白”为名,以免勉励。
                  28岁血气方刚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夏坚白。他看到当时我国大学所用的理工教材主要是外国的外文教本,而极少有中文版的本国教科书,深感不安;依据国外相关教科书并结合中国实际编著了我国现代第一部《应用天文学》专著,以弥补我国大学没有本国理工教科书之空白。但是日寇“一、二八”侵略炮火焚劫了商务印书馆和他的书稿,他深感“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痛原稿之不存”,为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又凭记忆重著了该书!专家称赞该书:“实属国内此学之杰作”1933年8月,夏坚白由助教晋升为教员,数年工作实践和社会考察,他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决定投考公费留学,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科教救国”。学成之后,他迅即离开战火一触即发的德国,抢在航道被第二次世界大战阻断之前,远渡重洋返回祖国抗日大后方云南昆明,与同胞们共赴国难。
                  夏坚白归国后被转辗内迁至云南昆明的同济大学聘为副教授,当随校千里流亡至昆明的同济测量系莘莘学子怀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聆听夏坚白这位久闻其名的留德博士讲课时,听到的竟是略带常熟口音的国语!黑板上书写的竟是中文!这让学生们大为震惊。
                  1943年7月,夏坚白受聘任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授兼少将教务处长。时适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不少国民党官吏乘机利用职务发国难财;他,却出污泥而不染,清正廉洁,致力于该校的教育改革。那时中央测校教职员的待遇都不高,当年曾追随他去该校任讲师的高时浏先生回忆:其收入仅勉强够自己一个人用,而夏先生却要养活一家四口人;多次看到夏先生为生计不得不上街摆地摊,卖他在国外留学时的衣物。
                  在1953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中,他被诬陷贪污,受到68天隔离审查,后经查证罪名全是莫须有;不久,他被任命为同济大学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他不计个人恩怨,在此后20余年里,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同济党委和武测党委合作得很好。1957年大鸣大放,一些教师找他重提此事,说遭到不公司审查应当鸣放;他坦然回答:“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要向前看。”
                  在“文化大革命”大浩劫中,夏坚白虽遭到种种磨难,仍密切注视着国际上测绘科技的动态,条件稍有改善即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测绘问题。他十分痛心地看到,在我国内乱之际,世界上测绘科技与教育已突飞猛进,拉大了与我国的距离。为此,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书写《致周恩来总理的信》,最终国家测绘总局和两个测绘科学研究所得以恢复。从此,我国测绘科教事业得以复兴。
                  1977年10月,夏坚白在琥昌与世长辞。临终之前,他为自己即将诞生的孙女取名为“正华”,希望孙女继承爷爷的遗志,做正直的人,振兴中华!
              (摘编自徐兴沛《夏坚白传》)(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由于生活的贫困和列强的入侵,夏坚白早年就有了救国济民的理想,这也直接使他在报考中华公学时,将名字改为“坚白”。
              B.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期间,由于使用的理工教材大多是外国的外文教本,这让他下决心编著了我国现代第一部《运用天文学》专著。
              C.在云南给同济大学的学子上课时,夏坚白虽是留德博士,但说的是国语,写的是中文,既传授知识,又传递了民族自强的精神。
              D.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夏坚白虽然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他不计个人恩怨,没有就此事大鸣大放,始终与党组织合作得很好。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夏坚白在升任教员之后,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走“科教教国”之路。
              B.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不少国民党官吏乘机利用职务发国难财的现状,夏坚白虽然生活很艰难,却不为所动。
              C.夏坚白在清华人才进用到到时主,年轻有为,从助教一直升职到副教授,后又受任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授兼少将教育处长。
              D.文革期间,我国测绘科技与教育发展缓慢,夏坚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敢于谏言,最终使我国测绘科教事业得以复兴。
              E.夏坚白将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测绘科教事业,在临终前还为即将诞生的孙女起名“正华”,希望她完成自己的事业。

            •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战狼Ⅱ》2017年7月27日晚8点01分正式上映:上映4个小时过亿,25小时过3亿,46小时过5亿,上映5天突破12亿人民币。上映笫一周周末以合计1.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票房榜的冠军影片。仅7月30日一天,就拿下3.597亿,刷新了华语影史单日票房第一的纪录。8月6日15时50分,票房已达30.06亿元。8月7日22时15分,综合票房超33.92亿元。8月8日,第12天观影人次突破一亿,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自1998年以来的观影人次新高。8月11日凌晨,票房(含服务费)突破40亿元,打破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3D喜剧电影《美人鱼》此前创下的33.92亿元记录,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截至8月18日,《战狼Ⅱ》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1.4亿,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截至8月19日16点10分,国内累计票房已经破了50亿大关。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房成功跻身全球T0P100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该榜的垄断。(百度) 材料二:   吴京说,影片一开始那一场一镜到底的海中打戏,他差点淹死在海水中。因为他来海南多次,每次潜水都是带着氧气下潜的,但这次拍戏不能带氧气,为了下沉快,他还背了4公斤铅块,“沉倒是沉得快,可想换口气时却上不到海平面上,差点淹死!”单这一个镜头,就拍摄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吴京总共跳水26次。在第一次尝试“水下一镜到底”的拍摄时,他泡了13个小时没上岸。而整片最不允许错过的就是“坦克漂移”。这项技术没有什么技术资料可查,坦克从小斜坡90度旋转并且猛烈撞击,吴京从坦克里滚出来。无论是对手戏还是悬念紧张感,迅疾有力的视觉让镜头有了层次感。而且还听说,吴京为了让观众体会生死之战的惊险,有很多可以用替身的镜头都亲自挨了打。会打戏的导演是有的,敢亲自豁命打的不多!为了让爆炸现场真实,最近的时候,吴京距离炸药只有1米。在拍摄过程中,吴京流血、受伤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被钢板砸伤手臂,在高空管道上不慎摔倒,被碎石擦伤眼睛,手腕被卷进铁链……对于像《战狼Ⅱ》这样一部动作戏而言,无论做多少防护还是难免会受伤,但吴京坚持全部亲自上阵。吴京说他喜欢真实地拍,先爆炸,然后这边拿着吹风机一吹,那种感觉眼睛里露出来的无论是惊慌还是专注,是不一样的。这种真实的东西是比较难弄,这么多年中国观众被好莱坞的大片给堆积起来了观影经验,观众可是骗不了的,还是要用诚意,用真实来打动。(搜狐)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袓国!”影片结尾,在镜头缓缓推近的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这样一段话。支撑这段话的,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振奋人心的故事:2010年,海地地震,中国政府包机将48名同胞安全送回袓国;2011年,利比亚动乱,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短短8天,35860名同胞全部安全撤离;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派出3艘军舰,撤出中国公民613人……令世界惊叹不已的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成为中国国力增强的有力印证。一位澳大利亚友在某电影评分站中给《战狼II》留言写道:“令我震撼的是,中国军人不仅救走了中国公民,还同时救走了那些没有人理会、习惯了受人排挤的非洲人。”这份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样有其现实依托。在也门撤离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国公民225人平安撤离。护佑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言。(人民日报评《战狼Ⅱ》: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已超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材料四:   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滾、鹰击长空,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现向世界一流军队逬发的强大气势。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Ⅱ》也正是以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从实战的沙场,到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竒。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撖离战区。燃烧的热血,最让人沸腾。《战狼Ⅱ》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人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撼荧幕!我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人民日报:《战狼Ⅱ》为啥火得“不像话”) 《战狼Ⅱ》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该片好就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拥。(凤凰评)   袓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个民族自豪感、爱国的这种情绪,这把干柴在每个人心里面已经晒得透透的,我只是往里扔了一些火柴,然后就是漫天的大火。所有的观众的爱国情绪才是这部戏真正的成功之处。(吴京)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所用数据十分具体、丰富、精确,突出了《战狼Ⅱ》创票房新高的事实,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B.材料二报道吴京面对危险、伤痛也都坚持亲自上阵的动人故事,体现一个电影人对电影的执着、对观众的诚意。
              C.材料三列举中国多次从险境中成功撤离中国公民和其他国家公民的故事,表现了民族自豪感和中国军人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
              D.材料四写朱日和阅兵,反衬《战狼Ⅱ》刚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呼唤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 4.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 60周年。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来源:新华网2013/2015/2017材料二    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
                  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5材料三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支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年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7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7.5(1)阅读材料三,找出下列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______
              A.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B.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播。
              C.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
              D. 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精华的认可和接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