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5年浙江卷)
              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 2. 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何其芳的《欢乐》洋溢着一种青春的热情,感受敏锐独特,格调明朗活泼,用词精致朴素,富于色彩感和音乐感。
              B.戴望舒的《雨巷》有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的痕迹,善于用象征手法抒情,追求诗的意象的清晰和含蓄。
              C.《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的写作手法实虚相间,整体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歌的语言特点自然清新、亲切生动。
              D.《山民》中的“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
            • 3. 关于“意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是主客观融合的产物,是诗人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能为读者所感知的具象。
              B.创造意象时,要尽量少用陈述语、推导语,而尽量多用意象语,即具有具象感、新颖感的语言。
              C.写作诗歌要尽量避免通用意象,多用独创意象或非独创意象。
              D.大景与宏伟的意象搭配,小景与渺小的意象搭配;乐景与甜美的意象映衬,哀景与忧伤的意象映衬。
            • 4. 下列关于略读部分四首诗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也许——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婉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
              B.《一个小农家的暮》语言质朴无华而富有变化。在写女主人公时运用色彩的变化来映衬她的勤劳、娴淑和美丽。“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嫣红”和“青布”是颜色的鲜明对比,动词“闪”逼真地写出了火光闪动的画面,生动地描写了农家生活中最细腻的厨房场景。
              C.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最忌讳词语重复,《秋歌— 给暖暖》却出现了五个“暖暖”(题目中一个,诗中四个),十个“暖”,可称白璧微瑕。
              D.江非的《妈妈》选取的意象是现代化文明的产物,而不是妈妈身边的事物,这些在都市里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一个偏远农村的妇女来说是那么遥远和陌生,暗示现代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距离。
            • 5.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朵小花”含义丰富,既可以实指眼前“夹在书里被遗忘的小花”,也可以虚指“像这朵无人知晓的小花”的“那个他或她”,还可以指一段感情、一种经历,至生命、人生。   
              B.在《爱》中,阿赫玛托娃很少直接说我快乐、我忧伤、我赞美、我痛苦玄类的话而是以物开题,借景抒情,用自己丰富而又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活画出爱情的魔力其中也不乏生活的哲理。     
              C.“有时在晶莹的霜花里一闪,/有时又沉在紫罗兰的梦境……”,这里的“紫罗兰的梦境”运用了比喻修辞,写出了爱的神奇和朦胧。     
              D.叶芝的《当你老了》首创“将来过去时”的方式,营造了梦幻般的氛围,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使用,便于形成对话,易于直接抒情。
            • 6.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 7. 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是“我”听到牧羊女的诉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B.牧羊女 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判断“我的梦”也是“有关恋情的”。正是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沉重、寒冷、忧郁的。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 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捷而又有蕴藉。
            • 8. 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关系)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许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游览,诗人回忆往昔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D.“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声明告诉我们:“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
            • 9.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再别康桥》第一节的末句。云彩本是无情物,作者将其诗化,“轻轻的招手”和它话别,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
              B.“丁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她象征的是淡雅、美丽、忧愁。《雨巷》中诗人用丁香来比喻姑娘的美丽和忧愁。
              C.“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暗示了诗人想要寻找机会再回到康桥。
              D.“万类霜天竞自由”,万事万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长发展着,写出了秋天的勃勃生机。
            • 10. 下列对《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内容和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寓抒情于叙事,展示了大堰河一生的苦难命运,真切感人。
              B.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抒发对劳动人民的敬爱和对旧制度的诅咒。
              C.诗行排列参差不齐,不讲究押韵,形式灵活自由,有散文美。
              D.诗中主要运用了对比、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