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临江仙 送王叔济

              [宋]张元幹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1)“冰壶”在词中比喻什么?这个词语让你想起了王昌龄的哪一句诗?

              (2)“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写法精妙,请作简要分析。

            • 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

              (1)南乡子:词牌名。

              (2)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3)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1) “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杜甫的哪联诗句?此句在本词中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①化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哪一句与本词赞美的是同一历史人物?本词中,词人通过赞美历史人物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 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首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楚水吴山道路难”暗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三、四两句与王维《渭城曲》中的哪两句诗意相似?

            • 4.
              (三)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浣溪沙》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对偶工巧流丽,真挚自然地表现出词人伤春惜春、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______ , 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4)“ ______ , ______ ”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 5.
              (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 , ____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______ , ______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______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 6.
              名句名篇默写,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______ , ______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______ , ______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4)《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______ , ______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
            • 7.
              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如“ ______ ”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猛势。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怅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______ ? ______ 。
              (3)《虞美人》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况在《劝学》中提出,要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错误的人,就应做到“ ______ ”。
              (2)杜甫《登高》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富壮词以寄之》中 “ ______ , ______ ”两句,表现了战况的激烈,画面感很强,。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以桑树起兴,从主人公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其中用来比喻女子容貌靓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也绝不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态。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述的那些村民,自称祖上为躲避时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也没有离开过,于是就与外人隔绝了。

            • 10.

              书湖阴先生①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á ):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a《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b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