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总共一百三十卷,全书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构成。
              B.《史记》中,“太史公曰”的文字,是司马迁仿《左传》的“君子曰”而创造的史论形式,习惯上称之为“赞”。《史记》106篇有“赞”,“赞”常常是司马迁褒贬历史人物、述“一家之言”的重要内容。
              C.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D.“五经”是指儒家的五种经典,具体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 2.

              下列关于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传,一种文体格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即替经书作注的著作,如《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就是指左丘明为《春秋》一书作注的著作。
              B.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荆轲刺秦王》中的“诸郎中执兵”指宫廷侍卫。
              C.为寿,祝颂之辞,意思是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鸿门宴》中的“沛公奉卮酒为寿”与“庄则入为寿”就是这个意思。
              D.古代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杜牧,字牧之,他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B.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散文家。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C.“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春秋》《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 4.
              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著名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自号“________”。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 《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散文。《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文章篇幅较长,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C.古人把阴历每月第一天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叫“晦”。如苏轼《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即指阴历七月十六日。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通俗派诗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继承者。
            • 7.

              下列对联所指的人物,依次是 ( )

               (1)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3)猛士去国,为报知己恩,易水风寒波恸容;侠客赴机,欲抗虎狼秦,关山月冷筑衔悲。

              (4)何事妨心情?问丁香无语,时来多愁雨巷;谁人当风景?挽片云难留,不期再别康桥

              (5)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如冰晚节映太阳。

              A.巴金 孔子 荆轲  戴望舒、徐志摩 鲁迅
              B.鲁迅 孟子 樊哙  徐志摩、戴望舒 鲁迅
              C.鲁迅 孔子 荆轲  戴望舒、徐志摩 巴金
              D.巴金 孟子 樊哙  徐志摩、戴望舒 巴金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1905-1950)创作的诗歌,数量不多,影响很大。1927年,《雨巷》的发表为他赢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B.《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的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
              D.《再别康桥》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B.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宴席中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项王、项伯东向坐”,体现了项羽、项伯尊贵的地位。
              C.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腊月最后一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B.【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

              C.【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D.【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如《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