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原,令顺民心。"故论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1) 解释下列字词。

              ①称_______________; ②服_______________; ③之_______________;

              ④卑_______________; ⑤信_______________; ⑥与_______________;

              ⑦小_______________; ⑧将_______________;

              (2) 古代文学常识填空。
              ⑴古代农历纪日中,一些日子有特定说法,每月初一为___①___,十五为___②___,十六位___③___,每月的最后一天为___④___
              ⑵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___⑤___的倡导者,宋代___⑥______⑦___为“文起八代之衰”。

              ⑶《史记》共130篇,包括___⑧___、三十世家、___⑨______⑩___、八书。(填“数目+体例”)

            • 2.

              (材料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材料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1) 《弟子规》中“首孝弟”是对《论语•学而》中章句的化用,请写出它的原句。

                                                                                  

              (2) 结合材料一、二,试从不同角度阐释“仁”的具体内涵。

            • 3.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遺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挦撦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

              [注]①挦撦:摘取。

              (1)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 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____   _____    _

              (3)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

            • 4.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

              (选自《沧浪诗话),有删改)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 《沧浪诗话》是____(朝代)的____(作者)的作品。

              (3) 作者对近代诸公评价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 5.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 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 咏 之 间 吐 纳 珠 玉 之 声 眉 睫 之 前 卷 舒 风 云 之 色 其 思 理 之 致 乎 故 思 理 为 妙 神 与 物 游。    (《文心雕龙》)

              (1)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2)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学者?(2分)

                                                                                       

              (3)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创作观?(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