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 解其缚    生 与哙等为伍             
              B.信与张耳 兵数万    欲发 袭吕后、太子
              C.斩 长乐钟室    人言公 畔                 
              D.淮阴人 余言    乃 儿女子所诈
            • 2.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刑馀之人不可           ②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⑥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4) 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 见        阴:暗中
              B.田忌一不胜而 胜     再: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 待之    客:客气
              D.明日为五万灶       明日:明天

            • 3.

              下列每组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C.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D.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4.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①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②,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④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与诸侯盟。                            (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注:①包茅:裹成捆的菁茅。茅,菁茅,楚国的特产,用它滤酒。②缩酒:渗酒,滤酒。③不谷,又作“不榖”,“不榖”的本意是不结果实。水稻不灌浆就不会有稻米产生,这个叫“不榖”、“不谷”。对人来说,就是没有子女。和孤、寡意思相并列。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谦。④徼福:jiǎo fú,祈福。

              (1) 对下列四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 君之涉吾地也             虞:忧虑
              B.师进, 于陉                 次:临时驻扎
              C.楚子使屈完如师         如:往,到……去
              D.屈完与诸侯           盟:订立盟约
            • 5.

              选出加下划线字的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划横线的字完全相同的一项 ( )

              例:国以礼

              A.由也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C.愿 小相焉
              D.击破沛公军
            • 6.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归类相同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    
              ②爪牙之利    
              ③未之有也    
              ④废选王之道    

              ⑤今之众人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⑦均之二策   
              ⑧蔺相如固止之     

              ⑨鸡豚狗彘之畜 

              ⑩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①⑥⑧      
              B.②④⑦       
              C.③⑥⑦       
              D.⑤⑨⑩
            • 7.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 惠于其臣加:增加
              B.治国不失 秉:同“柄”,权柄
              C.君若 而反之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 也比:并列
            • 8.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1,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1】太学辟雍:指国家设立的大学。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五言诗              善:擅长。
              B.禹锡与议禁中        引:拉着。
              C.播极远,猿狖所       宅:居住。
              D.生 三千余            徒:门徒。



            • 9.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2) 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 ______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①数上赋颂, 高自称道        ②不如而厚遇之

              B.①召入, 时白已醉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 忍弃之      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            ②乃设九宾礼
            • 10.

              至邺,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自骄而功之,窃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高祖始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邺, 魏王令代晋鄙     矫:假托
              B.兵下令军中曰           勒:约束
              C.赵王扫 自迎             除:清除
              D.高祖始 少时              微:卑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