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 惠于其臣加:增加
              B.治国不失 秉:同“柄”,权柄
              C.君若 而反之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 也比:并列
            • 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 下列选项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 立      却:后退几步

              B.大王必欲 臣  急:急迫,危急

              C.唯大王与群臣 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D.左右或欲 相如去  引:牵、拉

            • 3.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 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从:使……跟从

              B.大王诚能出 数万斤金          捐:捐赠          

              C.见楚使, 惊曰                 详:通“佯”,假装

              D.以恶草具进楚使              更:换
            • 4.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请
              B.女之耽兮,不可 也      说:同“悦”
              C.日月忽其不 兮          淹:久留
              D.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于是
            • 5.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  岁亦莫止    
              B.箱帘六七十  犹可说也

              C.匪来贸丝  蒲苇纫如丝      
              D.屈心而抑志兮  登即相许和
            • 6.

              (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二)

              程子曰:“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又曰:“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故《春秋》以尊周为。至孟子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当是时,诸侯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

              (选自《孟子集注》)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 ,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 
              B.不百步耳            直:只是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检查
              D.故《春秋》以尊周为   本:根本
            • 7.

              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举进士,授郪县主簿。吴曦畔,乞解官养母,曦诛,摄府事以忠孝两全荐之,调中江县丞。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前是,酒酤贷秫于商人,定子给钱以籴,且宽 榷酤,民以为便。麻菽旧有征,定子悉弛之。会水潦洊饥,贫民竞诉无所于籴,定子曰:“女毋忧,女 持钱往常所籴家以俟。” 乃发县廪给诸富家,俾以时价粜,至秋而偿,须臾米溢于市。邻邑有争田十余年不决,部使者以 定子,定子察知伪为 质剂,其人不伏。定子曰:“嘉定 改元诏三月始至县,安得有嘉定元年正月文书邪?”两造遂决。四川总领所辟主管文字,同幕有以趣办为能迫促诸郡者,定子白使者斥去之。总领所治利州,倚酒榷以佐军用,吏奸盘错,定子躬自究诘,酒政遂平。 制置使郑损强愎自用,误谓总领所擅十一州小会子之利,奏请废之,令下,民疑而罢市。定子力争,乃得存其半。损又欲增总领所 盐课,取旧贷军费,定子辨其颠末,损乃释然。 顷之,召入奏事,吏民追送,莫不流涕;邻郡闻定子至,焚香夹道,举手加额曰:“微公,吾属涂炭久矣。”定子之未去郡也,伯兄上印而归,了翁亦至自靖州, 定子于绵,定子为筑棣鄂堂,饮酒赋诗为乐,一时以为美谈。入对,极言时敝。时史弥远执国柄久,故有曰:“陛下优礼元勋,俾得以弛繁机而养静寿,朝廷得以新百度而革因循,不亦善乎?”既对,人为定子 之,定子曰:“乖逢得丧,是有命焉,吾得尽言,乃报君职分也。” 弥远没,言之者纷然,识者谓定子先事有言,视诸人为难。 寻兼权参知政事。因请致仕,不许,力辞,退居吴中,深衣大带,日以著述自娱。以资政殿学士转一官致仕,卒,赠少保。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 持钱往常所籴家以     第:只管

              B.部使者以 定子 属:通“嘱”,告诫

              C.定子于绵 过:拜访

              D.人为定子 之 危:担心


            • 8.

              下列句子中只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主辱,臣死有余僇 /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亦曷故哉 / 终苟免而不怀仁
              D.敢以烦执事 / 敛赀财以送其行
            • 9.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 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 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 也   藏:宝藏 
              D.山川相 ,郁乎苍苍    缪:同“缭”,连结,盘绕
            • 10.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④于吾言无所不说 ⑤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⑦士不可以不弘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