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中“得”的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安得使予多暇日
              B.又北向,不能得日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而使秦人得出于入其间
            • 2.
              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圣心备焉”中的“备”相同的一项是(  )
              A.德才兼备
              B.有备无患
              C.攻其不备
              D.求全责备
            • 3.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 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           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仍 岭南采访使                 充:代理
              B.庆礼 至其境                躬:亲自
              C.遂 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 方                    乖:背离
            • 4.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予自度不得脱   物换星移几
              B.夜则 兵围所寓舍  翌日, 资政殿学士行
              C.使遇哨,无不死  有志者事
              D.然 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 5.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 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 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予官职  
              B.缙绅、大夫、士 于左丞相府  萃:会集
              C.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数落      
              D.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料想
            • 6.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验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 文            属:连缀
              B. 连 公府不就         辟:通“避”,逃避
              C. 衡不 当世            慕:趋附
              D.  为河间相            出:离开(朝廷)

            • 7.

              呜呼!予之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节选自《指南录后序》)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的几项是(    )

              例句: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②将请罪 于君      ③死生,昼夜事也  

              ④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⑤恐年岁之不吾与  ⑥洎牧以谗诛    

              (4)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之 于死者            及:碰到、濒临
              B.大酋当死              诋:辱骂
              C.真州 之城门外            逐:追逐
              D.海安、如皋            道:经过、取道
            • 8.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泾:直
              B.于是焉河伯始 其面目   旋:掉转,这里指改变
              C.闻道百,以为莫己 者 若:像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矣 殆:危险
            • 9.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国之民不 少,寡人之民不 多,何也?    加:更,更加  

              B.谨庠序之教, 之以孝悌之义。 申:重复

              C.直不百步耳,是亦 也。 走:逃跑

              D.不 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违:耽误
            • 10.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 学者必有师              
              B.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C.行李之往来                      
              D.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