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辱之          众:当众         
              B.信由此日夜怨                      望:盼望

              C.有能生得者 千金              购:悬赏,征求   
              D.不伐己功,不 其能              矜:夸耀
            • 2.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奉璧 秦王          奏:奏请    
              B.秦贪, 其强            负:依仗
              C.且以一璧之故 强秦之欢  逆:拂逆,触犯 
              D.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敬重,敬畏
            • 3.

              高石门传

              [明]丘云霄

              世之慕旷达者皆谓嵇、阮诸贤得醉乡之乐,为能养其真以成其名,丘子曰:醉乡之徒,乃其不羁以俯仰于时,不得直其志,乃托诸酒以自广焉耳。愚谓醉乡之徒,非真乐也。

              晋安石门子早善属词,不乐进士业,每谓文至牵饰比偶,犹之留须眉以傅脂粉,无足学也。遂洗意爵禄之门,而结霞上之居,自号霞仙。善画,善隶草,善八分书。家贫,性嗜酒,日以饮为事。由是孤洁一世,知名海内。

              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及醉,则虽寻常人家投之楮素,欢然挥墨,任意纵横,而结构峻古,意态突兀;醒则虽工意为之,皆所不逮。盖其适在酒而神在醉故邪。

              乡有宋子者,与之善,疟岁弗愈。一日造问之,宋强疾移榻就堂相见,因享之酒。酣,宋出素请画,遂染笔写菊数本,倒垂悬崖而掩映于江波之间,香姿隐隐有飘拂流动之状,宋子泠然疏爽。因再请,复写奇石,亭立双竹,凌空箫箫,数叶风韵,若有闻焉,宋跃起视之,毛发俱竦,是日疟不复发而就瘥焉。时为之语曰:“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其妙入神态有如此者。

              夫求乐而得所乐,乐在物也;乐所乐而忘所乐,乐不在物在我也。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

              岁癸卯,行年五十,疾革,梦有画舫载卮酒促其登舟者,遂呼家人进之酒,再饮而卒。先数月,武夷霞峰子卒,相去千里,不及有闻,没之日,曰:“霞峰子先我往矣,此人志在当时,不所欲,惜也!”闻者谓其谵语,而不知其前知如此。既没,闻者惜之。

              石门子姓高氏,名濲,字宗吕,居于石门山,贫以自耕,又自号曰庖羲谷老农氏云。

              (选自《止山集》,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 其不羁以俯仰于时   负:依仗            

              B.行年五十,疾          革:除去

              C.没之日               垂:接近

              D.不 所欲               酬:实现

            • 4.

              下列括号里对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立石于其墓之门,以 其所为(表扬)            使来者读之, 予志焉(悲痛,悲哀)

               闻大王有意督之,脱身独去(过错,过失)        会使辙交驰,北邀国者相见(掌管,主持)    

              B.旦日 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犒劳)              王无罪 ,斯天下之民至焉(年成,年景)

                请息交以绝(交往)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急促地呼吸)

              C.虽臣 之劳,不亏于此(奴隶)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 牧(修养,约束)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次江北(临时驻扎)      国无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被抛弃)

              D.王 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果真,假使)         倚南窗以寄傲, 容膝之易安(清楚,明白)

              君臣无事,可以尽游之乐(安乐,安逸)       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超过,超出)

            • 5.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本段教材中未选)

              (《劝学》节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节选)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B.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C.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D.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 6.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罟不入洿池          ②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②中通外 ,不蔓不枝

              C.①弃甲曳 而走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乃出

              D.①谷与鱼鳖不可 食      ②臣不 受恩感激
            • 7.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 至    毕:全、都       

              B.可乐也 信:实在

              C.列坐其     次:旁边        
              D.茂林 竹 修:修理
            • 8.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 惠于其臣加:增加
              B.治国不失 秉:同“柄”,权柄
              C.君若 而反之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 也比:并列
            • 9.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1,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1】太学辟雍:指国家设立的大学。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五言诗              善:擅长。
              B.禹锡与议禁中        引:拉着。
              C.播极远,猿狖所       宅:居住。
              D.生 三千余            徒:门徒。



            • 10.

              至邺,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自骄而功之,窃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高祖始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邺, 魏王令代晋鄙     矫:假托
              B.兵下令军中曰           勒:约束
              C.赵王扫 自迎             除:清除
              D.高祖始 少时              微:卑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