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儒”本来是亡国遗民宗教,所以富有亡国遗民柔顺以取容的人生观,所以“儒”的古义为柔懦。到了孔子,他对自己有绝大信心,对他领导的文化教育运动也有绝大信心,他又认清了那六百年殷周民族同化的历史实在是东部古文化同化了西周新民族的历史-一西周民族的新建设也都建立在“周因于殷礼”的基础之上--所以他自己没有那种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这个新运动的新精神,这不再是那个“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柔道所能包涵的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_我颇疑心孔子受了那几百年来封建社会中的武士风气的影响,所以他把柔顺的儒和杀身成仁的武士合并在一块,造成了一种新的“儒行”。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可见,孔子提倡的儒道是刚毅勇敢,担负得起天下重任的人格。这是一个新的理想境界,绝不是那治丧相礼以为衣食之端的柔懦的儒的境界了。
                  《论语》记载了一次对话--于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又记着一条有趣的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这便是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观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的新精神,是古来柔道的儒所不曾梦见的新境界。
                  但柔道的人生观,在孔门也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那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从来不曾抹煞这一套,他只是不承认这一套是最后的境界,也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境界罢了。
                  《中庸》中有子路问“强”一节,这里说的话,无论是不是孔子的话,至少可以表示孔门学者认清了当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又可以表示他们并不菲薄那“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他们看准了这种柔道也正是一种“强”道。一个人自信甚强,自然可以不计较外来的侮辱;或者他有很强的宗教信心,深信“鬼神害盈而福谦”,他也可以不计较偶然的横暴。“谦卑柔逊之中含有一种坚忍的信心,所以可说是一种君子之强。但柔道也有流弊,过度的柔逊恭顺,就成了懦弱者的百依百顺,没有独立的是非好恶之心了。这种人就成了孔子最痛恨的“乡原”:只能柔而不能刚;只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阉然媚于世”,而不能有踽踽凉凉的特立独行。
                  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柔而能刚”,“恭而有礼”,要“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中庸》说的“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才是孔子要提倡的那种弘毅的新儒行。
              (选自胡适<说儒》,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灭殷之后,殷儒就成了亡国遗民,他们柔顺是为了取容于新的朝代。
              B.殷儒在周的主要职责是“治丧相礼”,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讨生活。
              C.孔子没有亡国遗民的柔逊取容的心理,这是因为他洞察了历史的规律。
              D.西周民族的新建设是在东部殷商文化特别是“殷礼”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子认为刚毅的人格是担当重任、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条件。
              B.孔子长期深受武士风气的影响,这使他的新儒主张也具有了武士的色彩。
              C.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君子“三道”,而子贡却认为这些品质正是老师的写照。
              D.无论是门徒还是时人,孔予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刚毅勇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孔子的自信可能也影响了孔门学者的思想:一个人自信心强,遇事往往能刚毅坚忍。
              B.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与孔门“柔道是一种‘强’道”的看法有一致性。
              C.孔子具有变革精神,他“振衰起儒”,使柔顺取容的殷儒发展成为弘毅进取的新儒。
              D.孔子提倡的新儒人格的内涵,既包括柔懦、谦卑、虚心,也包括刚毅、勇敢、进取。
            • 2.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林语堂《苏东坡传》阅读测试题

              (1)下列不正确表述是(  )

              A.“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中“苏老泉”是指苏洵,因选“老翁泉”作为苏家茔地,故以此取字。

              B.为避尊者名讳,苏轼所有作品中的“序”,都改称“引”;司马迁的作品中也找不到一个“谈”字。

              C.子瞻在密州时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子由为其兄写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从中可见苏轼兄弟二人感情至深。

              D.“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林语堂引用苏轼的手稿来阐释王安石阵营在其失势时的内部失和。

              (2)下列不正确表述是(  )。

              A.“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是因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东坡,在获释后走出牢狱当天所写的一首诗。其中用到的“塞翁失马”的典故,出自《淮南鸿烈》,在此表示命运难测。

              B.“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是秦观化用了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的句子,表达对曾任徐州通判的苏轼的仰慕之情。

              C.苏轼殿试时写的寓言《日喻》讽刺当时学者盲从王安石的《三经新论》,爱因斯坦也用来说明一般人对相对论的看法。

              D.苏轼在密州时,最难过沮丧,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歌;在被贬黄州时发现了词,并写出最负盛名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 4.
              19.请你结合示例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副对联,要求能概括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命运或形象特点。

              示例:《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

              上联:聪明伶俐处处留心,

              下联:小心谨慎时时在意。

              《祝福》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与海》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我们在诗文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3分)

              橘子洲    雨巷   易水   鸿门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剃  头 

              周海亮

              ①春节前,下了大雪。我和满仓缩在屋角,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②我说,满仓回家过年吗?满仓抱一本没头没尾的书边看边说,国外有个人,竟拿菜刀给自己做了阑尾炎手术。我说,满仓,我问你过年回不回家?满仓说,这家伙还没打麻药,只是嘴里咬一根雪茄。我说,满仓!满仓抬起头。额前的抬头纹张牙舞爪。我说,你过年回不回家?满仓好奇地盯着我,回家?这模样能回家?我说,这模样怎么不能回家?

              ③那天正好是年三十,我说,满仓咱俩还出去吗?满仓说,不出去了。我说,明天呢?满仓想了想,他说,明天再说。

              ④我们掏出所有的钱,满仓算了算,说,有酒有肉,挺丰富。我揣着钱往外走,却被满仓喊住。他说你买了酒菜早点回来,给我剃个头。我说,这是理发店的事吧?满仓说,我还有钱去理发店吗?我说,可是我不会剃啊,在农村我连羊毛都没剪过。满仓说,很简单,横平竖直就行了。我说,我怕手一哆嗦,连你的脑袋都剃下来。满仓说,你可真啰嗦。快去快回,给我剃头!

              ⑤我没有快去快回。我把钱分成三份。一份买了几瓶白酒,一份买了一些酒菜,一份买了半只烧鸡。回去的时候,天已擦黑,街上响起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我提着两个方便袋,推开门,就看到一只怪物。

              怪物长着满仓的样子,脑袋像一个足球,像一只绿毛龟,像一堆牛粪团,像被剥皮的土豆,像被摔烂的茄子或冬瓜。怪物手持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剪刀上至少粘了两处头皮。

              ⑦屋子里只挂了一只十五瓦的灯泡。仅靠这点微弱光芒,我想即使削不掉他的脑袋,至少也能削下他半斤瘦肉。

              ⑧满仓一手操剪刀,一手举一块碎玻璃,仔细并笨拙地给自己剃头。那块当成镜子的玻璃片好像毫无用处,因为他不断把剪刀捅上自己的头皮。他剪几剪子,转头问我,怎么样?我说,左边长了。他就剪左边,呲牙咧嘴,痛苦不堪。过一会儿,再问我,这回怎么样?我说,好像右边又长了。他就再剪右边,咬牙切齿,碎发纷飞。我说别剪了满仓,你快成葫芦瓢了。满仓顽固地说,必须剪完!

              ⑨很晚了,我和满仓才开始吃年夜饭。我们开着那台捡来的黑白电视机,可是屏幕上雪花飞舞,根本看不清任何影像。满仓骂一声娘。他的脑袋不停地晃。那上面,伤痕累累。

              ⑩酒喝到兴头上,满仓非要和我划拳。他总是输,就不停地喝。后来他喝高了,偶尔赢一把,也喝。满仓低着头,一边展示他的劳动成果一边说,你说我和那个割自己阑尾炎的巴西人,谁厉害?

              ⑪我站起来,握起拳头猛砸那台可恶的黑白电视机。我说,你厉害,因为你还得考虑美观。可是我搞不懂,你为什么非要在今天剃头呢?满仓听了我的话,抬头看我。那是电视机正好显出影像,我看到赵忠祥手持麦克风恋恋不舍地说,明年除夕,我们再见。

              ⑫满仓向赵忠祥挥挥手。他低着声音说,记得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时,没好吃的,也没好穿的,爹领我去剃个头,就算过年了。说话时,38岁的满仓就坐在我对面,可是他的声音似乎飘到很远。飘到很远的声音遇到腾空而起的烟花,被炸得粉碎。(有删改)

              (1)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含意。


              (2) 小说在文末写到了“看电视”,有哪些作用?


              (3) 如何理解满仓的“剃头”行为?


              (4)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满仓,请结合全文探究故事中“我”这个人物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20世纪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到中国,他满心赞叹又充满困惑。放眼今日中国,一轮新的科技创新热潮正席卷神州大地……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中国天眼”拓宽了“中国维度”。【乙】而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更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还有已经领先全球的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出现。
                  从基础建设到消费方式,从商业理念到经济业态,“新四大发明”折射出“中国式”创新的澎湃动能。这种动能正,它让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飞驰,令“墨子号”量子卫星腾飞。【丙】如今,越来越多的“发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备受青睐,带来久违的感觉,独特的味道。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考察       B.然而        C.如火如荼        D.方兴未艾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甲        B.乙       C.丙
            • 8.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翻译下面两句话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物质的窘迫羁绊不住庄子精神的自由逍遥,生活的困顿阻挡不了陶渊明把酒东篱的情趣……有些人,他们的生活也许并不富有,但他们却缔造了独属于自己的富有的精神王国。

              当今世界,“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有人说:“能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是我们尚未拥有的;关键在于你的眼光和态度。也有人说:“在最精彩的时光里让生命熠熠生辉就是一种富有”

              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富有”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