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②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1)本诗题咏台城,也有凭吊六朝古迹之意,诗中“六朝如梦鸟空啼”一句含义隽永,此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 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
              (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
              (3)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
            • 4. 阅读杜甫的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泅流。
              (1)赏析诗中颔联“坼”“浮”两字的表达效果。
              (2)结合尾联,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5.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①~③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释:①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
              ①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州即彭城,本词首句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B.“想铁甲重瞳”一句,以“想”字领起,描写了当年铁甲重瞳的项羽,骑着乌骓汗血宝马,军帐连空,盛极一时的气势。
              C.“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一句,用西汉张敞为妻画眉和唐代张愔与关盼盼的爱情故事两个典故,暗示历史风流已为陈迹。
              D.“人生百年如寄”抒发了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的感慨,“且开怀,一饮尽千钟”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豪迈旷达的情怀。
              ②“禾黍”词出《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下面诗句与本词“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中“禾黍”寓意相同的两项是    
              A.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宋•欧阳修《初冬归襄城弊居》)
              B.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宋•汪元量《阿房宫故基》)
              C.沛然时雨来,芃芃禾黍起。(明•吴兆《喜雨》)
              D.禾黍秋风周洛邑,山河残照汉咸阳。(明•宋讷《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E.桑边禾黍水重围,时有秋虫上客衣。(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八十七)》)
              ③请简要赏析词的结尾句“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 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郁孤台:距造口百余里。南渡之初,金兵追隆祐太后至造口,不及而还。②长安:此处借指北宋都城汴京。③鹧鸪:一种禽鸟,叫声悲戚。
              (1)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B.三、四句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已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
              C.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毕竟”二字使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
              D.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丰厚蕴藉,沉郁顿挫,颇有“老杜”之风。
              (2)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结二句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请结合全词,简述结尾二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杏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寒山是唐朝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山水,奠定了什么基调?请简要分析。
              (2)整首诗中叠词的使用有何特点和作用?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注】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父蒋兴祖,靖康时住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妻及长子相继以死,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辘辘车声如水去”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2)本词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抒情方式上侧重点不同,请以“月照孤村三两家”和“万结愁肠无昼夜”为例作简要分析。
            • 9.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①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②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几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