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三登乐
              范成大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引冰壶、素空似洗。卷帘中、攲枕上,月星浮水。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六年前、转头未几。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注】①岫幌:山洞居室的窗户,也泛指窗子。②冰壶:指月亮或月光;下文的“天镜”也指明月。③篘(chōu):一种竹制的滤酒器具,也指过滤酒;蚁:新酒上的浮渣。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 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苏轼时任水曹郎黄州团练副使,领取的薪俸用朝廷造酒后废弃的压酒囊折抵。
              (1)首联中“为口忙”有双关义,即
              (2)“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简析颔联两句中的第五字。
              (3)本诗通过议论来表达情怀,从这一角度赏析。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注释】①鹿门: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②渔梁:地名,在河北省襄阳东。③: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1)根据诗歌韵律,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歌的体裁是    
              (2)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
              B、三四句述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透露出世人与自己同样的心情,不同的归途。
              C、五六句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
              D、隐逸诗的尾句往往颇有蕴蓄。
              (3)结合全诗,分析“唯有幽人独来去”一句的内涵。
            • 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作。  ②欸(ǎi)乃:拟声词,摇橹声。:
              (1)“清湘”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    
              (2)对本诗解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晨雾消散旭日初升,渔翁也没见着一个人,表明其孤单之至。
              B.日出以后,渔翁回首骋目,渔船已入中流,诗境极其悠闲恬淡。
              C.末句化用“云无心以出岫”,可知渔翁很享受这样的隐居生活。
              D.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
              (3)“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写法反常但颇有奇趣,请作简要赏析。
            • 6.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登单于台
              唐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注】①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军登临此台。②阴关:阴山山脉中的关隘。阴山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屏障。
              (1)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    诗。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刻画出边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登高眺望、孤独思乡的形象。
              B.颔联“白日”“黄河”对举,写尽了边塞的寥廓苍茫和壮丽多彩。
              C.尾联写诗人盼望越过阴山关隘,虽然分明知晓关隘不会向他开放。
              D.全诗语言质朴淡雅;了无春色的春日,使诗意境荒凉,风格雄阔。
              (3)试从一个角度赏析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 7.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南宋)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商略:商量。②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其生前隐居之地,即是吴松。
              (1)“点绛唇”是这首词的    
              (2)下面对本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从燕雁随季节而飞的无心,可见诗人心境的纯朴天然。
              B.诗人打算追随陆龟蒙一起到天涯,实现自己的救国梦。
              C.“残柳参差舞”象征南宋衰落但又包含不甘灭亡的意味。
              D.全词委婉表达了词人凭栏怀古的复杂心情,苍凉悲壮。
              (3)任选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 8.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①碛,沙漠。②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太华:华山。②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l)“红叶晚萧萧”句透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意绪?
              (2)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颈联。
              (3)“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1)首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这首诗的第三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