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作业。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这首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诗歌意境的?请做简要分析。
            • 2.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川陕宣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身着戒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首词。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
              (2)这首词的下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上京即事
              (元)萨都剌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代出自蓟北门行(节选)
              (南北朝)鲍照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注】①上京即上都。元代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此诗写于萨都剌在元顺帝元年赴上都公干时。②蝟:刺猬。
              (1)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边塞场景有什么不同?分别展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请简要分析《代出自蓟北门行》最后四句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
            • 4. 送彭将军
              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注】①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②双旌:仪仗用的旌旗。③长河:黄河。④天骄:《汉书•匈奴传》载有“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1)诗歌首联赞扬了哪位历史人物?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简要分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3)简要概括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5.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称蓟门关,今北京市西直门北。 ②三边:古指“幽、并、凉”三州,此处代指边关。 ③危旌:高挂的旌旗。 ④投笔吏:指汉人班超。班超尝为官府抄书谋生,后投笔从戎,以功封定远侯。 ⑤请长缨:汉时书生终军向汉武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下奇功。后以“请缨”指自愿从军。
              (1)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试作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6.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陈子昂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1)诗中三、四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虚实结合是本诗的重要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上 闻 笛
              张 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夜 笛 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1)第一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请联系已学诗词,简要分析第二首诗中的“西楼”意象的作用。
              (3)两首诗在描写笛声的艺术技巧上有何异同?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根据诗中的描述,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在诗中有何作用?
            • 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下列各题
              塞上曲
              谢榛
              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
              落日半山追黠虏,弯弓直过李陵台。
              (1)一、二句是如何描写战场气氛的?请简要分析。
              (2)诗的后两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士形象?请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 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 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0/40

            进入组卷